•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社科类,17篇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7 12:21:28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读者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下面提供的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的写作过程。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读者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的水平。下面提供的是一些经典的总结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的写作过程。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一

    理工类院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更应该进一步探讨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努力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英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创新。

    如何使该课程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新生英语能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定位,满足学生加速的信息、文化、专业等需求,已成为大学英语面临的最大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先后对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

    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但是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这种课程设置并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

    尤其是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所提供信息类型的要求是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对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时,要根据其自身特点,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知识的需要,又要尽量为其提供各类语言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英语从单纯的语言基础教育课程逐渐过渡为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等集于一身的综合性课程。

    一、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0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确定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理想崇高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会分析研究社会问题,能运用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并且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理工类大学是国家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英语则是大学教育众多课程当中,最能开拓学生知识领域,连接国内外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此,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与义务。

    理工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在传统上往往满足于最基础的语言教育。

    然而事实证明,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本专业的有限空间,他们把学习的触角伸向的国外各所著名高校。

    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互联网上收看国外高校对外开放的专业课程视频;越来越多的在读学生能够参加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或者干脆转学到国外高校就读;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

    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不仅局限于一般层次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应强化科技、文化等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能力。

    这也是一个大学办出特色和水平,走国际化办学的大循环,提高大学国际竞争能力所必需的。

    二、理工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行性。

    据各类调查,目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赞成大学期间继续学习语言知识的约占30%,支持进一步学习人文知识的约占60%,而理工类院校比例更高。

    比例如此之高,究其原因大致为以下几点:(1)可以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多了解国外的各类人文历史知识,弥补理工科的不足;(2)以应用为前提学习外语,比起只学习读写教程要更生动有趣,能够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3)能够更加立体地认识一门外语,而不是永远把它只当成是四六级的通关之路。

    和学生相比,大学英语教师在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提升方面也有着相似的需求。

    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师队伍素质已经大幅度地提高,过半数的教师都已取得硕士学位,博士的比例也在迅速增长。

    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教师们非常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教授学生们本专业所学到的人文历史类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专业教学领域实现更高的目标和发展。

    再看各个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现在大多数已基本实现分级教学,这为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其它大学英语选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级别,开设不同的大学英语选修课,丰富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关于课程设置改革的几点建议。

    从起,全国许多高校已陆续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开设的总课程种类近20门,大致可分为两种:语言技能类和语言文化类。

    其共同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先完成最基础类的语言学习,考查合格后允许学生选修其他类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针对理工类院校学生欠缺人文历史知识、语言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必修是指保证学生完成其所需要的语言学习时间,英语基础要首先达到大学英语的基本能力要求,才能有资格选择继续学习其他类大学英语选修课程。

    无法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话言基础,就不能保证其它提高课程的授课效果。

    因此,可以在大二的ab级学生中以及编入a级的大一学生中,实行大学英语选修课办法。

    2课堂面授与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教学相结合。

    大学英语的总学时毕竟有限,现在大多数院校仍然是仅能保证每周有4学时的大学英语的课堂学习时间。

    因此,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参与是毋庸置疑的。

    这样可以大大增加课堂面授的知识量,提高课堂面授的效率。

    3课程的设置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目前,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基本上分为兴趣型、实用型、应试型三种。

    因此,在设置具体课程的同时,应考虑以上三种类型,开设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圣经故事、希腊罗马神话、影视赏析等语言文化类课程;高级英语、英语阅读、演讲与辩论、英语写作、旅游英语、中高级口译、专业英语等语言技能类课程;四六级英语、考研英语等应试类课程。

    4处理好专业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有的学校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完全分开,专业英语由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教授;有的学校则鼓励大学英语老师积极参与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去。

    如何合理应用英语老师和专业课老师的教学资源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综合地看,两者可以实现联合教学,这样可以各取所长,以最合理的配置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结语。

    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今后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道路。

    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促进国际交流和出国留学深造等客观需求,使大学英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而不是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根据自身的特点尽快找到一条符合本校的教学道路,尽快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是每个理工类院校刻不容缓的责任与义务。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二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篇学位论文如果失去了规范性和可读性,将严重降低它的学术价值,有时甚至会使人怀疑它的研究成果是否可靠,甚至影响学校的声誉。有些研究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资料,却因没有掌握学位论文的写作要点和规范,感性认识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得论文的水平比较低。因此,学位论文是否规范是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首要标准,规范决定质量,规范影响创造。

    一学位论文的本质:学术文本。

    学位论文,首先是一个学术文本,这是它的本质所在。因此,要做到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就需要正确界定学术文本、非学术文本和准学术文本三个范畴,并且明确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学术文本,顾名思义,该文本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而且要追求自身的独创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和新理论,并且将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要有理有据。学术文本可以分为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非学术文本,内容无需具备学术价值,也无需具备创新性,既无学术规范要求,也无学术内涵要求,可以是记录日常活动的文章,比如工作总结、学习感想等。准学术文本,所涉内容具有知识特征,其中不乏新鲜立论,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所以,三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文本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论证的充分度和可信度,内容的原创性和前瞻性。

    学位论文,和一般的学术论文一样,作为一个学术文本,有着共同的规范和要求。首先,要有较强的学术性。学位论文用词要专业化和科学化,避免口语化和通俗化,尽量用学术名词和专业术语,文章要具备学术价值。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学位论文要追求独创性,要适度提出全新的方法和理论,是对创造性研究的总结和概括,而不仅仅是对事物作简单笼统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然后,要做到有理有据。学位论文要求行文严谨,言必有据,每一个论点都有论据的支撑,不作凭空的揣测和推断。最后,要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学位论文要求从概念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到最后得出结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

    二学位论文的规范性。

    作为学术文本,学位论文在规范性的要求上和一般的学术论文又是有区别的。学位论文的规范,在逻辑上可以由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和内容规范组成[1]。道德规范主要从学术态度上进行规范,比如尊重他人的学术著作等,主要是内化的规范,我们可以称之为隐形规范(也称为学术道德规范)。形式规范主要指可以脱离论文内容的形式、程式要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外在规范,外在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内容规范是指对论文内容的要求,包括研究路径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观点的论证等,我们可以称之为内在规范。外在规范和内在规范,可以合称为显性规范,即在评价一篇学位论文时,这两部分规范性将直接体现出来,成为衡量的标准,从而决定论文的质量(见图1)。

    笔者多年来从事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一直工作在抓学位论文质量的第一线,对学位论文规范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1)隐性规范(道德规范)是内化的写作规范,在评价和衡量一篇论文质量时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来,需要研究生自发地来执行,道德规范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是通过简单的外在的指导就可以加强的,而是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

    (2)形式规范是外化的写作规范,社科类专业都是相通的,这也是研究生工作者可以直接进行评判和衡量论文的标准。形式规范又可以分为结构规范和格式规范,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格式规范相关规定,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3)内容规范是内在的要求和规范,是论文内容的本身,包括具体研究路径、研究方法等。内容规范和专业非常相关,同属社科类的管理专业,社会公共管理类学位论文和经济管理类学位论文就存在一定的区别。

    (4)结构规范是形式规范的重点,结构规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内容规范,因此,对于学位论文来讲,结构规范对一篇学位论文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进行重点探讨。

    [nextpage]。

    三学位论文的结构规范。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2]。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2]。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例如,p.101[5]。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参考文献:

    [1]曾粤兴。规范决定质量――《学位论文基本结构与写作规范》述评[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2]陈晓端。英国大学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要求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3)。

    [3]barnessfulstudyfordegrees[m]。london:routledge,1995.

    [4]马庆国。管理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与评判参考标准[j]。高等教育研究,(1)。

    [5]马庆国。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评判参考标准[j]。管理世界,2004(12)。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三

    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寸了)就说:“我忘记带尺码了。”返回家去取尺寸。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四

    不光政策扶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开设的专业也越来越丰富,培养的方向也越来越广。

    不仅传统的技术类专业(比如机械、汽修、车床等)越来越完善,一些服务类相关专业也开始崛起,比如计算计、文秘、酒店、旅游等。

    而其中酒店旅游又是直面客户的典型第三产业,它在职业学校教学中显然面临着新的巨大挑战,而其中最刻不容缓的我认为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情商”人才;人文素养。

    其实人文素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百度百科上解释为确“人文”指“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

    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其中我们能看出人文素养是一种潜在的个人修养,有很大程度上的隐蔽性,所以在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教育中很容易被忽略。

    因为之前的职业学校一直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定位为主要培养目标。

    虽然在技能培养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相对应的对学生潜在的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则相对较弱,学生整体素质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态。

    还要求学生掌握尽量多的人文、地理、历史、风俗民情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我们从教者而言就显得任重而道远。

    除了职业学校的学校特性,学校老师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是很大方面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一提再提,特别是对于“重灾区”的职业学校,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国家一直在不断重申,但是受教育团队长期以来固有培养模式、开设课程、上课方式等的影响,教育实施者教师也没有很好地转变思想,对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一直处于比较轻视的状态。

    人文课程变成空洞的摆设课程,无用课程。

    “考得上高中谁还来上技校、中专”,“考的上好大学,谁会来上职业学校”是这个社会的普遍认知,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课成绩都有所差距,甚至很多学生被社会上的不部分人片面的定义为“渣子生”。

    这显然对学生造成了巨大伤害,使他们“望书生怯”,不愿意读书。

    学这些对我以后的就业有用吗?”但是这个社会是一个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综合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长期的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

    叠叠被子,摆摆碗筷这么简单,还牵扯到服务人员、大堂经理甚至是高级管理人才。

    丰富的知识,完善的人格,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而这些显然不是精准的职业技能培训所能满足的。

    简言之,酒店管理这个专业相应的要求从业者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而这些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增加其潜在的素质与修养,最终增加其竞争力。

    而开设的文学、历史、法律、美学、英语课程所占比重较少,相对重要的礼仪、心理学等课程也不多。

    而且这为数不多的课程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学生认为是“无用课程”,上课权当休息,真正对知识的摄取不足。

    而此类课程的老师也被边缘化,而且一般作为公共课老师的身份出现,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不足,所讲授内容无法很好地与酒店专业融合在一起,容易造成课程空洞无物,晦涩难懂,课堂教学沦为“鸡肋”,教学效果自然无法保障。

    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是对我们教师的巨大考验。

    其实可利用一些真实有效的职场案例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次还可以一些专业课我们也应该适时融入一些文化元素,例如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使其成为职业人文素养的重要渠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英语授课中,讲解各国不同的语言习惯、俚语等,让学生情景展示与各国客人的沟通;再比如在讲授酒店风格的时候,融入美学知识,让学生自己设计喜欢的酒店等。

    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融会贯通,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增加学生实践,并严化考核制度。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而且对于年轻的孩子们而言,他们自身也更喜欢动态的活动教学,对以后从事的职业也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期望值。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增加实践课程,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并且教师制定完整严格的考核制度,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知识的掌握。

    例如如何接待不同地域、性格的客人,调度整个酒店的运行,如何对大型宴会进行掌控与协调等等。

    让学生意识到酒店管理工作的整体性与复杂性,也加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同时也加强他们的责任心、协调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等。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表现,优点和缺点都完整的表现出来,老师严格把关,全方面提升学生能力。

    再次,光是教师和学生还远远不够,要在全校范围内增加校园活动,甚至真正的走入社会去参与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酒店管理相对其他传统技术专业而言,更多的考验的是人本身的技能与素质。

    所以作为学校而言,要建立良好的校园风气,陶冶学生情操。

    可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例如搞一些酒店项目调查、酒店科技文化服务、酒店管理专讲座等活动,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搞一些酒店勤工助学、学生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

    教育最终是人的教育,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学中不能仅仅是技能的培养,把人当成是会工作的机器,而是积极地全面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特别是人文素养方面的能力,争取把学生培养成高情商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走上“工匠大国”的道路,并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五

    学位论文一般可以分成3个大的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份和结尾部份。

    前置部份包括封面、题名页、独创性声明、致谢、摘要、目录等;主体部份包括引言(绪论)、正文、结论。

    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等。

    目前,这也是很多高校对学位论文的结构规定。

    具体来讲,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结构应该包括10个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含英文关键词)、目录、论文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社科类学位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正文的具体结构规范却是缺失的。

    规范的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由6个基本的部分组成:前言(introduction)、文献回顾(literaturereview)、研究方法(methodologyormethods)、研究结果(findingsorresults)、分析或讨论(analysisordiscussion)、结论或总结(conclusionorsummary),简称“六段论”。

    巴奈思(barnes,1995)在其所著的《为学位而成功学习》(successfulstudyfordegrees)一书中,更是将英国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细分成11个部分甚至相应标注了各部分应占全文的比重:目录、内容提要、前言(10%)、文献研究回顾(20%)、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15%)、研究的实施过程(15%)、数据与资料的分析与说明(20%)、研究结果的评论与评价(10%)、总结与结论(10%)、参考文献和附录[3]。

    早在,安小米就按照国际惯例,给出了我国社会科学学位论文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比例:前言(占全文的10%)、文献回述(占全文的20%)、研究方法(占全文的15%)、研究结果(占全文的22%)、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占全文的20%)、结论(占全文的12%)、参考资料(占全文的1%)和附录[4]。

    这对我国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的结构比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很好地按此规范执行。

    现对学位论文正文部分进行结构规范解读:。

    1.绪论(引言)规范。

    绪论是正文的开篇,要求能够独立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要尽量彰显论文的亮点。

    “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采用的资料、主要研究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

    在绪论中需要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文献综述在绪论中占到很大的一部分,所以,明确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并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细化和科学化学位论文引言规范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一定的篇幅,应紧紧围绕学位论文主题来展开论述。

    文献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其研究的不足。

    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在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关于绪论中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感到头疼的地方,也是研究生在写作过程中碰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研究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写出包含这部分内容的论文来。

    因此,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的与训练。

    比如,在莱斯特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课程中有60%的是研究方法的课程,而专业课程只有40%。

    而在我们中国,目前相对来讲开设此类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课程还不够,所以很多学生的学位论文方法部分都写得较差,甚至三五行字就草草了事。

    因此,就绪论部分,我们目前的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欠缺的就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数据的说明,而往往把重点都放在对结论性东西的详尽分析上。

    2.注释(引用)规范。

    大家已经普遍认为学位论文应当附有参考文献,而且高校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规范也已经比较一致,但对于论文中的注释(引用)规范,甚至对已注释的意义,许多人并不理解。

    笔者认为学位论文必须有注释,就如同必须有参考文献一样,这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

    一般学位论文必须加注释的范围通常包括:(1)直接引证的引文要说明其出处;(2)引用的数字和事实材料要说明资料来源;(3)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的别人的观点,也应加注交待其出处;(4)其他需要补充说明,又不便于在正文中说的,也可以加注释说明。

    学位论文由于篇幅比较大,需要的注释往往较多,文章跨度也很大,目前一般采用脚注的方式,即页下注的形式。

    我国传统的注释格式是在正文页下划一条半线,在线下依次为注释的顺序号、作者名、资料的篇名、发表的刊物名、出版年份和期号。

    如果是著作则应写明出版单位和出版年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正文中要按系统默认格式插入编号,编号从1、2、……开始连续编号,和脚注编号一一对应。

    但是,目前国际上人文社科类论文比较通行的做法则是,在正文中需要注释的地方加一括号,括号内只写所引证资料的作者名,出版年份和页码,资料全名则一律列入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中,不再另加注释。

    具体写作方法:(1)如果直接引用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通常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姓名(yyyy)的观点是……”。

    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

    (2)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一般是:“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p.×××)”,或:“姓名(yyyy,p.××-××)的观点是……”。

    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

    3.结论规范。

    国内人文社科类学位论文往往轻视结论部分,很多情况只是应景式的几句话就结束了,这是非常不规范的。

    学位论文一般应有结论,以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

    学位论文的结论应该占到一定的篇幅,从学理层面上看,结论是对所陈事实的重新认识,对所涉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回顾研究过程;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遇到的研究疑难。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果论文不可能导出结论,则应有必要的讨论,对研究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提出各种可能性供探讨,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等,启发与之相关的新课题。

    目前有些学位论文既没有结论或结语,也没有讨论,或虽冠以结论或结语,却写成不属学术研究范畴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展望。

    假如把一篇学位论文比喻成一个陶器,那么论文的写作规范就是这个陶器的外在形式,而论文的本身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就是这个陶器的内在质地。

    一个陶器光有好的质地,缺乏好的外在,那么也称不上一件上乘的艺术品,只能是一个器皿而已。

    只有当外在和内在、形式和质地都达到完美时,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价值的提升。

    严格的学术规范非但不应该成为学术创造的枷锁,反而是孕育学术创新的温床,是新的学术创造的模版,就如同以纪律为前提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一样。

    研究生应尽早掌握学位论文规范,最终可以从规范走向创造。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六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主要包括从大量阅读文献中确定选题,收集检索相关课题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拟定写作提纲,具体执笔撰写,反复检查修改六个步骤。

    正如本书第一章第二节所述,选题决定学术研究的基本领域、基本方向,锁定研究的基本问题。开展学术研究的选题之前,必须具备该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坚持长期地大量阅读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文献(包括最新最近文献和过往历史文献),对本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才能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焦点和前沿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学术上或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乎到论文的创新程度及水平高低。

    做好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选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学术研究的兴趣出发,寻找学术兴奋点。正如着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所言:“学业之旅是长程赛跑,那么,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就是兴趣。因为有兴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灵感。”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和文学诗歌创作一样,都需要兴趣和灵感,只有科研工作者自身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才能引起研究的兴奋和持久研究的热情。其次,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热点、焦点问题,从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选择研究课题。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论文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段时期某些经济、政治、社会、法律、教育、文化等问题会成为热点问题,研究者应尽早发觉和紧紧抓住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学科视角,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另外,在选题时还要注意研究的课题是否是自己研究能力范围内能触及的课题,对于超出自己研究能力的课题,即使是热点也最好不要去触碰。

    研究方向与论文课题是面与点的关系,研究方向限定了论文课题的范围,而论文课题体现和拓展了研究方向。

    在最新学术文献和相关学科知识中去挖掘和寻找研究方向和思路,再结合个人的相关兴趣点,以点代面,从大的研究方向出发,寻找细小的兴趣点,从而使得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选题更具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可以提供许多最新、最详细的文献资源。许多热点话题可以从学术期刊网上查找到成百上千篇文献。但是,同一个研究课题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解读方式、不同的逻辑思维可以源源不断地写出新意。而且,在学术期刊网上通过关键词检索某个选题,其研究进展一目了然,文献追溯也很系统。

    文献检索又称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是指文献的线索和文献中记录着的信息。学术论文写作巾的文献检索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方法,从已经组织好的大量文献集合中查找并获取特定的相关文献的过程。

    文献检索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手工检索,一种是计算机检索。手工文献检索是一种最传统、最古老的文献检索方法,主要是指利用翻阅、复制专业工具书、学术专着、学术期刊等实体性的书籍刊物来检索文献信息的一种检索方式。计算机检索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光学微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大量的文献信息都采取数字数据库的方式子以存储和传播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文献检索又分为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信息检索三种。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可供检索的文献根据出版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别,其中图书、期刊、报纸、档案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几种形式。

    我国最常见的中文文献检索平台有“cnki平台”“万方数据平台”“维普信息资源系统”等;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有“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等;外文检索平台有“ebsdcohost平台”“springerlink平台”“sciverse平台”以及“lexis法律数据库”等。

    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数据库平台被称作篇名数据库或索引数据库。篇名数据库往往只提供论文的题名、作者及出处,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但篇名数据库涉及面广,收录量大,便于作者广泛查阅本学科的相关信息。我国常见的篇名数据库主要有“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l)、“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以上数据库或检索平台都可以直接由各太高校图书馆信息平台登人并下载资源。除此之外,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也为人文社科类及其他学科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电子论文、古籍、丁具书、音视频、地方馆资源、少儿资源等电子信息资源检索的途径。

    文献综述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特殊写作步骤。有一种独立的论文形式是文献综述类论文,它是指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白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本节所指的文献综述专门指在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中置于正文之前的文字部分,是在收集、整理、阅读和分析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和展开评论,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归纳前人的学术观点和争论焦点,评述当前研究还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相关研究课题文献的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是撰写文献综述的前提和基础。一篇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求作者要对所搜集到和阅读过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陈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在不足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的方向。

    学术论文的文献综述文字要求简洁、简短,高度浓缩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在文字表述上一般也包括引言、内容和结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说明文献搜索的范围、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和意义。内容部分主要列举出相关课题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代表性人物及其观点、当前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指出相关课题研究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其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部分需要明确提出作者本人对该课题研究拟采取的新的思路或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出论文的正文部分。

    撰写文献综述要力求做到收集文献全面、综述文献典型、表述观点准确,归纳总结的观点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在正式动笔写作之前,应先拟定学术论文的框架,即论文提纲。论文提纲是论文的架构层次,规定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和内在的逻辑层次,是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阐述问题的思维路径。

    论文写作提纲主要分标题式提纲和要点式提纲两种。

    标题式提纲要用若干层级的标题来概括论文每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文字标注每个段落的写作要点。要点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不仅要列出若干层级的标题,还要在标题下简要写出每一个自然段将要阐述的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写作提纲的编写必须牢牢把握论文的中心论点,做到标题和要点编写简洁明了,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写作思路。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写作结构和格式可以参见《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丁7713-1987)》和《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t7714-2019)》。下面重点介绍标题和正文的写作注意事项。

    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要求标题新颖独到,能吸引读者的关注,并且好的标题可以引起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的注意,为顺利地发表论文奠定基础。面对同一篇论文的内容,采用什么措词来标识这篇论文的题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艺术。新颖、贴切、醒目是标题的具体要求。在编写或修改论文标题时,还必须了解拟投稿刊物对标题命名的要求。如果论文题目不足以表现论文所要研究的主旨,可以通过设立副标题来予以补充。论文的标题可以通过自主思考来确立,也可以通过对前人定论的批判来确立。

    拟定好标题后,就进入论文正文主题部分的撰写。具体而言,论文正文的写作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论文正文部分一般分为序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其核心部分是论点的拟定和论证。明确的论点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是学术论文成功的保证。在确凿有力的证据支持下,采取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方法对论点进行论证。正文的每章、每节都应包含一个主要论点,每个段落应该有个主题句。

    第二,从论文的内容上讲学术论文的开头要开门见山,要直接切入主题。论文开头一般应说明写作的背景、缘由,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乃至所得结论等,切忌说一些题外话或套话,绕来绕去,不能切入正题。论文结尾要做到意尽言至或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逻辑思辨决定学术论文的经络和创新程度。在学术论文写作前,研究者一开始的思想往往是模糊的,见解也是片断化、零星化的。但在梳理文献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论文的主要观点。在这一过程中,逻辑恩辨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不仅能引导研究者梳理白己的主要观点,而且能帮助研究者按最符合行文逻辑的文字叙述表述研究观点,并使论文的观点和见解条理化、清晰化、明朗化、系统化。但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一方面来源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总结提高,另一方面来源于研究者在多次的学术论文写作训练中逐步形成严谨、续密的学术思维习惯。

    论文初稿撰写完成之后,就应当开始着手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正论文的不足,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论文修改是论文写作的最后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论文是修改而成的。论文的修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论文的修改应从选题人手。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选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选题范围过宽、选题超出专业领域、观点缺乏创新性以及题目本身存在的结构或语病问题。选题的修改应当尊重客观性规律,反复推敲、琢磨,并参考核心期刊已发表的经典范文予以修正和改进。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献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要。譬如在史学类论文中,第一手材料运用的比例以及是否运用得当几乎关系着整篇论文的价值。如果某一论点的论据,也就是文献资料不够充分或论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说服力,这时就应当适当增加这一部分论点的文献材料子以佐证;如果某一材料已被多次引用,毫无新意,且并非经典材料,这类的文献则可以删减。此外,文献材料与论文主旨的关联性也决定了是否应当被增加或者删减。

    论文的结构是论文逻辑论证的展开,论文结构的调整和修改将直接关系到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进而影响到论文的优劣。论文的结构布局总体而言要求层次与思路清晰、有条理,语言顺序通畅。此外,论文结构还应达到完整、精练,主旨鲜明,结构严密。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文字性特征是其与其他学科论文的重要区别,在论文的修改中语言的锤炼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修改论文中语言的锤炼包括对字、词、句的正确运用和修改,对语言段落布局的重新审视,对文体风格的修订。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七

    【论文关键词】:

    【论文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就是其一。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人地关系就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20世纪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就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就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就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空间”和“地方”就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2)认识论。知识就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就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4)方法论。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人文地理学就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就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可喜的就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就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就是在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国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2]林珍铭.二十一世纪人文地理学的教学优化和创新[j].内江科技,,(8).。

    [4]赵建吉.试论人文地理学中的分析与综合[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8).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八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地理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是时欧美正涌动着人文主义思潮,它带动了对逻辑实证主义知识体系进行批判的一系列理论的出现,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一。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文地理学的含义与发展历程,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人地关系是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与自然地理学被并列为地理学的两大支柱。

    人文地理学包括的分支学科有经济、城市、人口、部落、旅游、社会、文化、政治、军事、民族、行为、感应地理学等等。

    人文地理学发端于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和拉采尔,当时称为人类地理学。

    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地对人的控制”,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环境决定论的泥坑。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韦达白兰士及其学生白吕纳提出“人地相关论”称其学说为人文地理学。

    他们的观点成为人文地理中“或然论”的理论基础。

    本世纪20年代始,地理学注意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科学,离开了单纯的地球科学,探讨地理学新起点的各种学说竞相争鸣。

    各种学说的共同点都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都抛弃了以往那种“自然为因,人生为果”的命题,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人地关系。

    3。1研究的主要内容[2]。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空间”和“地方”是人文地理学的两个核心论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空间、全球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文化、景观、发展和地缘政治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特征与地区差异之间的关系;(2)人类与其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不同空间尺度,包括世界、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演化特征与趋势;(4)与民族、种族、性别、年龄、阶级等因素相连的社会特征及其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尽管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趋明显,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可能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2研究的主要方法[3]。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以下的研究方法:(1)意识形态观念学。

    寻求知识的社会或政治的支持理由或目的。

    (2)认识论。

    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有关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假设(我们认识了些什么?我们是如何认识的?)(3)本体论。

    支持理论或观念体系的一系列特定的假设(什么可以被认识)。

    (4)方法论。

    一套可以应用于进行调查研究某种现象的计划和程序。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空间、地方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方法论。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高度综合表现为以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区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克服了以往拼盘式或形式综合的缺点,体现了当今地理学走向统一的趋势。

    4。2加强了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

    加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研究,并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商业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

    其中旅游地理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迄今为止,已在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旅游客源市场与游客行为、游客空间结构、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地形象设计与营销、生态旅游与持续发展、旅游影响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少数研究成果同国际水平相比已无明显差异,如旅游地综合个案研究、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旅游环境容量、国内旅游者行为规律、主题公园的研究等。

    4。3密切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4]。

    如对农村工业化的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高速增长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带动,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相关研究包括乡镇企业影响因素及环境,农村工业化差异,产业联系与农村工业发展,外向型农村工业的省际差异分析等。

    其它新兴领域还包括企业发展的地理学研究,农村乡、村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等。

    4。4理论研究逐渐加强。

    中国地理学的理论建树不多,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相比,理论研究又较为薄弱。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价值判断、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具有滋生新理论的土壤,但我们的理论建设却滞后了,这与重实践轻理论的大气候有关,也与人文地理学一开始就表现出与国土规划相结合的特点有关。

    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学者在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努力。

    4。5服务于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研究仍然是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支柱。

    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属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80年代以前,人文地理学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工业资源的开发、重大项目的选址等领域,随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的兴起,区域可持续发展调控与决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区域经济战略和区域政策,城市和农村发展等成为人文地理学应研究的热点。

    4。6研究技术的多样化。

    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都经历了从个别地理知识的记载到地理现象归纳解释,从定性文字描述到定量化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过程,从最初的多元统计与线性规划的应用,到后来系统科学、灰色描述在人地相互关系,社会发展因子相关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到今天gis技术在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应用,人文地理学研究技术手段的丰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认为当代人文地理学也正在从经验科学走向实验科学,从宏观进人微观。

    5。结束语。

    中国现代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论是在鸦x战争后通过传教士、外国学者和归国留学生传入中国的。

    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前苏联自然科学体系的影响,人文地理学逐渐被经济地理学取代,直到1979年才提出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空间最广阔的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经济也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原有的社会制度、历史遗存文化、社会结构形态等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国家的发展。

    中国需要发展人文地理学,而且中国也具备了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九

    一、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补充鲜活的社会、经济素材,弥补地理考察的不足

    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忧,当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考察缺失的现象。原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感悟到的鲜活的人文社会事项,却只能通过传统课本中的文字来“想象”。即便是在有限的地理考察中,由于地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宏观性较强,在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中所能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比如对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查,若能在发改委等宏观战略决策部门进行考察,并结合对区域内知名专家和决策者的访谈,则学习效果将大幅度提高。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考察根本无法在现实地理考察中实现。往往仅仅是在产业园区内乘车浏览或者在厂外大致参观一下,充其量可以参观一下产业园的展览馆,看一下宏观规划。这无疑使考察的深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借助多学科专家视角,拓展知识面

    由于目前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财经类节目的采访深度在逐渐提高。视频资料中有一些记者针对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学者等相关领域专家的'访谈类节目,若能根据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观看,则能起到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认识深度的效果。毕竟,在知识高度专业化今天,要求人文地理教师能够无所不知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力其他专家弥补本身的知识缺陷。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地理学视角的独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调节课堂氛围,形成多感官刺激,优化学习效果

    虽然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纯粹听觉的刺激,时间久了易造成“刺激疲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会通过改变声调、改变话题来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能在学生产生“刺激疲劳”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刺激的方式,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视频资料具有听觉、视觉综合刺激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视频多媒体资料,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多重刺激,有效避免“刺激疲劳”。

    二、基于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本研究对笔者所教授的大二及大三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95份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份。其中,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28人。在这些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均穿插使用了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

    (一)使用视频资料的必要性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51.6%的被调查者认为必要,也就是说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使用视频资料教学的有效性

    80.6%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非常好或好。感觉效果一般的占18.3%。

    (三)视频资料的使用方法

    6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中间穿插播放片段,34.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集中时间完整播放。

    (四)视频资料的选取

    81.7%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帮助最大,44.1%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调查类视频资料帮助最大,3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最有帮助,而只有15.1%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最有效。当被问及哪一类视频资料的教学效果最不好时,66.8%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视频教学效果不好,15.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不好,而只有5.4%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类视频资料效果不好。

    (五)开放性问题

    问卷还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关于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的建议”。结果显示,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普遍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于视频资料的使用方式提出了建议,如视频资料不宜过长,视频要注重时效性,教师应根据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的讲解以及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等。

    三、结论

    (一)结论

    1.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理论层面的逻辑推导和实践层面对实际授课效果的调查表明,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地理考察的匮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观察分析能力具有较大帮助。从反馈来看,学生也普遍欢迎这种教学形式。当然,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辅助地位,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的主体地位,即便是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并阐明与本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否则教学效果将不会太理想。2.视频资料时效性要强,播放时间需简短,播放方式需灵活穿插。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这也与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有关。此外,视频资料的播放一般不宜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播放的形式采用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好。3.视频资料应以纪录片、行业调查、专家访谈类为主。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纪录片、行业调查类以及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较为欢迎。而对于讲座类则不感兴趣,或许是与视频讲座的形式与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基本无异,容易造成学生“刺激疲劳”有关。

    (二)待研究的问题

    首先,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仅为地理科学大二及大三学生,且以大二学生为主,因此,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强对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的调查分析。其次,本研究所用于调查的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人口地理学”及“中国经济地理”,因此,对人文地理其他课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高鑫黄佳妹廖家丽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

    调研方法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调研方法撰写的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撰写的论文就是“调研型论文”。调研方法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开展客观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学术研究方法。调研方法最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性方法。调研型论文通常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通过调查去研究某些社会现象,得出有关数据,归纳相关规律,为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或参考。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一

    制约惠山泥人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其材质难以长久保存,这也导致了惠山泥人在艺术金融产业中无法如法炮制宜兴紫砂壶的模式,而艺术品的存放年限直接决定了艺术品的升值空间,人们购买艺术品第一是为了把玩,第二是为了流传子孙,增强升值空间。

    即使艺术价值再高,如果不能长期存放势必是昙花一现。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二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社科类毕业论文。

    1前言。

    “社区(community)”一词最早见诸于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ferdinandtonnies,1855-1936)在1887年出版的著作gemeinschaftandgesellschaft,英文译本为communityandsociety。“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初,以费孝通为首的一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创的。此后,他们在吴文藻先生的指导下,与其他学者一起致力于我国本土的社区研究,确立了社区研究在中国社会学的重要地位。此后许多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100多种社区的概念。这些解释虽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分歧一直存在,但对这个范畴的一些基本要素还是有共识的。纵观诸多社区概念,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注重从社区功能上加以定义,这类社区内涵多认为社区是由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另一类注重从社区地域分布上加以界定,认为社区是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后者在以后的社会学研究中得到更多的认同。而根据国内社会学家何肇发、黎熙元的观点,“所谓社区就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

    这里我们也给社区下一操作定义:所谓社区即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区域生活共同体。就其外延而论,社区包括4种核心要素:其一,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其二,一定的区域;其三,与之配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其四,成员对社区情感和心理上的认同感。人与社区之间存在有特殊的联系,首先人是主体,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是社区的物质保障,对社区情感与心理认同则是将社区成员凝为一体的纽带。

    所谓城市社区体育即为社区居民在其共同生活的相应区域内,以该区域或该区左近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本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城市社区体育涉及内容极多,包括社区体育组织、社区成员、场地设施、经费、管理者和指导者、社区体育活动。

    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比1979年到1989年5.6%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已经整体上领先其他人群,进入小康行列。由此城市社区体育问题也就日益突出与紧迫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我国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日益兴起的城市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就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作相关的社会学分析。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我国目前有关小康社会、社区及城市社区有关的社会学研究资料。特别就城市社区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相应的文献综述分析。所有资料查阅主要通过体育专业期刊,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加以收集汇总。

    2.2.2综合分析法。

    以我国小康社会发展为背景,综合分析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学机制,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在其中所起作用。

    3小康社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兴起的社会学分析。

    城市社区体育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但在我国这个长期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化尚在进程之中,城市社区体育仍属新型社会体育形态。目前,“社区体育”已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并已被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可以说城市社区体育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它的存在与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现就影响其存在与发展的主要社会学因素作一分析:。

    3.1社会转型带来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

    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都正在转型之中。政府职能发生着改变,经济体制更是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社会转型成为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兴起基石。

    目前,长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体制”仍相对坚固,人们“单位”的概念和意识还很强,“社区”在人们脑海中的分量尚显不足。我国城市的社会体育也一直以单位、行业、系统为依托,致使城市社会体育缺乏组织保障。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社会长年来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使单位变成了一个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且“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目前,普通居民的社区意识淡薄,而单位意识极强。随着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单位用人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发展,诸如单位注重经济效益,政府压缩行政事业单位的编制等,根深蒂固的“单位社会化”现象必然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而社区的意识、概念也会越来越根植于居民头脑。

    再有,以往单位常以职工福利形式组织职工进行一定规模的体育活动,虽然有形式主义之嫌,且活动内容上常常面临众口难调的困境,但体育锻炼似乎是单位的事。经济转型期带来单位逐步从一些与其自身无关的社会职能中解脱出来,职工体育活动将交给社区或职工自己管理。反观由于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健康意识在加强,对体育需求不断增长,当体育需求单位不能予以满足时,人们将会把其体育利益取向转向社区。由此可见,城市社区体育将越来越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三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二、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

    1.论文题名。

    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应以简明、准确的词语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注于首页页脚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邮编,工作单位和邮编之间空一个字。

    3.摘要。

    论文摘要的写作应符合gb6447-86的规定。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研究的结果和作者的结论为摘要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且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4.关键词。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每篇论文选择关键词3~5个,可从题名、摘要中选出,也可以把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作为关键词标出。

    5.绪论。

    绪论又称前言或引言,绪论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不写序号时“绪论”二字可以省略。绪论应少而精,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应写明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与与实践依据,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不要与摘要雷同和成为摘要的注释,切勿用“众所周知“、”大家知道“之类的开场白,也不要写什么“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客套话。

    6.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应按gb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据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而定。

    实验为研究手段的论文或技术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原材料及制备方法。主要描述研究材料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随机性的情况。

    (2)实验所用设备、装置和仪器。通用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如果是自己特制的装置,应提供示意图,并附测试、计量所用仪器的精度,使读者得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程度。

    (3)实验方法和过程。方法包括测量仪器、测定方法、标本处理、计算方法等,过程如何进行,操作应注意事项。若有技术上的经济性,要正确处理好学术交流与技术保密的关系。

    (4)实验结果。结果部分是示出处理后的实验效应,包括各项指标的数据和图像。对结果进行分析,把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现象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图表的数量应择其要者。

    写该部分时要注意:首先是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现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图表设计要精心,使其一目了然;最后是分析问题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

    撰写理论或解析文章,应注意以下内容:

    (1)解析方法。包括前提条件、提出的假设、解析的现象、适用的理论和计算的程序;。

    (2)解析的结果。可用图表、公式进行整理。

    (3)分析讨论。对结果的可信度、误差的评价。

    7.结尾。

    结尾是以结果和讨论为前提,评价分析结果的误差,也是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同时,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解决问题的展望。结论要有条理,应准确、简明、完整。

    8.参考文献著录。

    凡引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论点、重要数据等,均要列出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a.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b.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c.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d.报告序号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e.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9.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9.1题。

    层次标题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标题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圆点号,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

    9.2图表处理。

    在进行各种研究和和试验过程中,会涉及诸多数据和图表。数据获取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既要精确又要准确,还应具有代表性。图表要精心设计,大小适中,线条均匀,尽可能找出规律,图表中的度量单位、符号、术语、单位、文字及插图表达要一致,使其一目了然。表中所有单位相同,应将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不能出现“同上”、“同左”、“下同”来代替相关内容。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和简明的图题(如“图1”、“图2”……)。图序和图题间空1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表一般随文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1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放在表的上方。

    9.3数学式、反应式及数字、字母。

    文章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占一行,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序号加圆括号,顶格排。一行表达一完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涉及的各符号要紧靠,最好用一些比较关键的符号断开。各类式子应遵守有关规定,并注意应严格区别容易混淆的各种字母、符号。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请参照gb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世纪、年代、日期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不能写成。日期和时刻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3月8日写成-03-08或20190308;时刻如16时15分30秒写成16:15:30.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阿拉伯数不能拆开换行。百分数范围如20%~30%不能写成20~30%,(85±2)%不能成85±2%;偏差范围如(25±1)℃不能写成25±1℃.

    应特别注意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标的表示,注意手稿中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直接用电脑写作时应注意字符的全角半角之分。数字、字母、符号后面句号用圆点“.”代替。

    9.4量和单位。

    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应严格执行gb3100~3102-93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四

    第1章绪论。

    1.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人类活动或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4.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5.拉采尔:(1844-1904)德国地理学家,他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一方面他为人生地理学或人类地理学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指道路线。另一方面,他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引入者。

    6.赫特纳:(1859-1941)德国地理学家,是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7.施吕特尔:(1872-19520德国地理学家,是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觉察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

    8.白兰士:(1845-1918)法国地理学家,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9.麦金德:(1861-1947)英国地理学家,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提出了“大陆腹地说”。麦金德第一个将全球作为整体来探讨世界政治活动的规律性,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生态化和应用化趋向。

    (4)学科的交叉性。

    1.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文化区: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1)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3.文化的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1)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

    a、接触扩散: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b、等级扩散: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2)迁移扩散: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征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5.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6.文化景观: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7.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代表人物:拉采尔、森普尔和亨丁顿。

    8.可能论: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代表人物: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和白吕纳。

    9.适应论: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10.生态论: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11.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12.文化决定论: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

    13.和谐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

    14.汤恩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挑战与应战:环境向人类挑战,人类起而应战,经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创造人类文明。

    (2)逆境美德:文明的起源并不是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特别好,而是相反。五类逆境:困难地方的刺激、新地方的刺激、打击的刺激、压力的刺激和遭遇不幸的刺激。

    (3)中庸之道:逆境与挑战的对应关系是有限度的,超过其限度,其结果反而走向相反。

    1.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3.人本主义方法论: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5.遥感技术:是指使用各种传感器,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收集、记录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经加工处理获得地物的图像和数据信息,从而揭示地物特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6.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3.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4.人口分布: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5.人口迁移: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6.种族:即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7.地理人种:把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8.种族主义:是指一种以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反科学理论。种族歧视是指压迫种族的统治阶级敌视、迫害和不平等地对待种族的行为。种族压迫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其他种族实行掠夺和奴役的行为。

    9.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个历史范畴。

    10.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传统农业: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以自给自足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2.敞田制:是指庄园内的农户在各耕作区获得耕种的长条份地,在作物收获以后,各农户均将自己耕作地段的篱栅或沟渠废除,敞开供庄园内农户共同放牧牲畜。

    3.现代农业:又称商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

    (3)使用机械、化肥、高产种子,单位面积产量高;(4)农场规模大;(5)与其他农业企业形成联合体。

    5.现代农业类型:(1)种植园:靠大量劳力,实行集约式生产,专门生产某一种经济作物。如加勒比海诸岛、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沿海地区。(2)谷物农业:生产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欧洲等。皮包农场(农场主只需带个提包就可以进行其经营活动)、农业企业(大型的、高度机械化的商业农场);(3)牲畜育肥农业: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五大湖以南、地中海沿岸、大西洋、波罗的海沿岸、巴西东南部;(4)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加工制品的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瑞士、法国等地大城市郊区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5)市场园艺业:为市场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产品的农业。(6)大牧场:规模大、雇用牧工、产品投向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干旱地区。

    6.农业景观:是人作用于自然的综合表现和积累。既包括农田景观、农村聚落形式和建筑形式,还包括土地利用形式等。

    7.观光农业:(或称休闲农业或旅游农业)是以农业形式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各类产业及其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与相互联系。

    2.第三产业: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全球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3.第四产业: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

    5.第五产业:即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

    6.文化产业: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7.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五

    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生活化、人文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应将人文地理知识接受、知识探究、知识创新以及学生自身专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情境—探索—认知—质疑—活化”模式来搭建学生人文地理知识生成的阶梯。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人文地理教学需加强课堂的生动性、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着力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知识生成、自主探究水平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多元教学方法的开发运用,强化地理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学生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师生间有机交流,只有不断探寻、努力积累,才能使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变得有序、有效。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六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论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以说理的方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研究问题进行层层梳理,提出明确的论点,并逐一予以阐释、论证的研究方式。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属于论证型论文。论证型论文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部分组成。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因果法、反证法、引申法等。

    (二)评述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评述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其研究领域的某一成果或具体观点进行褒贬不一的综合性评述的研究方法。根据评述对象的不同,评述通常分为文献评述和会议评述两种不同类别。运用评述研究方法所撰写的论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并不一味对已有观点或成果进行正面论证或反面驳斥,而是综合各方面观点以客观的态度对其进行评述。评述型论文通常包括前言、主题和总结三个部分,与运用论证方法撰写的论证型论文相比有明显区别。在评述型论文的撰写中应特别注意对评述对象资料的搜集要尽量完整,使用的文献资源也应忠于事实,最大程度保证评述的客观性。

    (三)调研方法。

    调研方法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调研方法撰写的论文就是通常所说的“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报告撰写的论文就是“调研型论文”。调研方法是基于真实的社会实践调研,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再开展客观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学术研究方法。调研方法最常用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性方法。调研型论文通常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阶段,通过调查去研究某些社会现象,得出有关数据,归纳相关规律,为解决某些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或参考。

    (四)考证方法。

    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写作的考证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的某一问题,以直接或间接的材料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辨明是非的研究方法。通常意义上的“考证”多指对古籍、古证的考察或修订。现在的考证含义已有所延伸,不再仅局限于对古籍的考察,而是指对事实的考核和例证。考证方法常用于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学科。考证型论文一般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与其他研究方式不同的是,考证型论文的研究方式需提出新的考证观点,否则只是延续前人的考证结论,考证的意义就大大削弱了。

    7.医学论文写作方法要求。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篇十七

    电视剧的创作这些年发展迅速,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精神需求的提高,电视剧创作在老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

    甚至有专家将它定为平民百姓的“第四餐”,成为老百姓们的精神食粮。

    如今的电视剧种类繁多,但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拥有一批数量庞大的追剧群体。

    真实性和虚构性是影视艺术的两个特殊属性,两者虽然有着矛盾的一面却又是相辅相成的。

    一、历史剧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的电视历史剧中也包含着对于当代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百姓情感和历史意识的思考。

    从经济学中我们认识到,生产总是源于需求,对于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创作亦是如此。

    对于不同的时期,由于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同,社会价值观不同,社会以及个人的主要矛盾关注点也不同,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时期特征,但是不管这些特征怎样的不同,它们都有着对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意义。

    “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郭沫若先生的这句话让我们很容易的认识了历史剧作者和历史学家的区别。

    历史剧创作者的最根本任务就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本质、历史人物的塑造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为动力,不断地推动整个现实社会发展。

    满足在历史时空中的现实诉求心理,因而历史剧成为社会文化热潮的积极参与者。

    二、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研究。

    (一)历史准确的真实。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认为:如果要严格地写历史戏,那就不能不受历史的约束。

    与此同时,创作者也有自由去创造人物和设计故事情节,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叫戏,就变成了历史。

    历史作者不能强求艺术与历史完全一致,但艺术所反映的历史基本事实,还是要有较高的史实准确性。

    这个数据表明历史剧正作为受众了解历史的重要渠道,历史剧传播真实准确的历史的重要性十分重大。

    (二)艺术创作的虚构。

    历史剧既不是历史学著作,也不是史料的堆积,史料堆积得再多再精确也不是艺术,于是,历史剧的创作少不了艺术的加工,艺术创作的对其的加工又免不了添加虚构成分。

    优秀的历史剧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创作上,它往往并不拘泥于历史,如果完全复制历史,那它就变成了历史教科书。

    观众爱看历史剧,大多喜欢的是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缠绵浪漫的爱情、不为人知的奇闻野史,单纯喜欢纪录片式历史剧的非常少。

    艺术创作就像炒菜时的调料,没有它,此剧寡淡无味,如果太多了,也让观众难以下口。

    近几年,掀起了历史剧热潮,众多历史题材电视剧赢得了极佳收视率,导致历史剧制作泛滥,质量严重下降。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历史准确和艺术创作都是历史剧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属性,它们之间既有着相互矛盾的对立性,也有着相互依赖的统一性。

    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去看待两者的关系,下文就将以《甄娟传》为例以辩证的方法结合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特殊性去科学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电视剧《甄嫌传》相关介绍。

    电视剧《后宫甄娟传》(后简称《甄娟传》)改编自流微紫所著的同名小说。

    由郑晓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

    该剧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娟”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

    原著是一本以宫斗和爱情为主题的网络小说,其故事背景为架空王朝“大周”,也就是说整个小说内容都是作者杜撰的,不涉及任何历史任务和事件。

    但电视剧创作团队将其改编成清朝雍正年间的宫廷故事搬上电视荧幕,于是这就变成了一部演绎历史剧。

    由于此剧在历史剧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和影响力,所以以此剧为例来分析历史剧中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

    (二)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对立性。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而历史题材电视剧却是主观创作的。

    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很难做到客观,而是带有某种个人的感情色彩,或是借古讽今的古为今用,或是对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对历史真实的遵从上创作者也都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

    为人和蔼,不像《甄娟传》里的华妃那样要强,历史上的年妃生育有三个皇子和一个皇女,不过全都夭折了,华妃因为身体日渐虚弱而去世,并且直至逝世前深受雍正皇帝的宠爱。

    电视剧虚构了皇帝赐给华妃“欢宜香”使华妃不孕、华妃在后宫侍宠为傲且具有蛮横霸道的性格等,使得历史真实人物年妃的人生轨迹面目全非了。

    虽然我们能够从这种虚构中明显看出作者突出甄娟善良、聪慧的意图,但是这种虚构却实实在在的与真实历史产生了矛盾。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虚构的故事情节和历史真实是存在着矛盾性的,在对华妃的描写中,虚构的情节必然会影响真实情节的再现,可谓是此消彼长。

    (三)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的统一性。

    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矛盾性固然存在,但是两者之间并非是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矛盾性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性质。

    还是以《甄娟传》中对年羹尧妹妹的描写为例,地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有较多的史料记载。

    但是在电视剧中,年羹尧妹妹的整个人生轨迹都被篡改了,而这种篡改就造成了真实}h}与虚构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的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最佳的契合点,而这个契合点就是达到真实性与虚构性完美统一的关键点。

    真实性与虚构性达到统一的实质其实就是以虚构的创作手法尽量地去表现出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展现出真实的历史社会风貌。

    虚构是必须的,但却也是有限制的。

    在电视剧中,情节安排、气氛渲染、局部细节、性格刻画等方面的虚构可以提升电视剧的艺术品味和故事情节,但是在历史人物塑造、历史事件描述以及历史细节展现等方面的虚构则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做到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完美统一。

    四、结论。

    优秀的历史剧应该是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两者的完美统一,偏一不可。

    历史剧的创作者应该看到,历史准确与艺术创作是有着各自不同的标准。

    前者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甄别历史材料,力求从大局到细枝末节都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面目;后者则要求在不违背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艺术的形式尽可能真实地再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呈现历史事件,表现时代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剧作品。

    试论《布伦迪巴》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人文社科类的论文(精选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