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2023年,三年级,23篇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2-09 23:03:59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2教时。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4、归纳第二段段意。

    五、归纳主要内容。

    1、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课题扩展法;抓重点段的方法;段意归并法。

    2、确定归纳方法,并说明理由。

    3、归纳主要内容。

    六、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板书设计:

    提意见。

    小读者编辑。

    良师益友。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二

    认知:认识课本生字7个。

    操作: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反映新型电影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情感:了解新型电影造型新,放映新的特点,知道科技的进步,新型电影的诞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根据课后练习,也可自设内容开展想象,为新型电影创设情节。

    1.继续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作到不出声、不动唇,边读边思。

    2.用各种方法学习新型电影的特点,并找出有关句子感情朗读

    根据练习,展开想象,说说哪些情景能拍成新型电影,注意用词准确,说话连贯、通顺。

    一.结合旧知,引入新课

    1、还记得电影是谁发明的吗?

    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新型电影层出不穷。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丁丁和小林一同到球幕电影院去了解一下。

    3、出示课题

    (1)指名读课题:辨析:型――形

    (2)齐读课题,感知全文

    二、学习字词,完成练习

    1.用你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些什么?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雁:双人旁;隙:右上是变形“小”

    说出“窄”的反义词。

    3.老师想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各组字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区分它们,然后组成词语:

    板()形()飘()错()

    扳()型()漂()措()

    4.刚才,小朋友们都表现出色,现在请你们看课后练习2,注意形容词与名词的正确搭配。

    红通通的天

    蓝蓝的猴子

    刺耳的苹果

    调皮的叫声

    三.学习课文

    1.刚刚我们初读了课文,对新型电影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新型电影究竟新在哪儿?有何特点呢?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读一读,注意默读的要求。

    2.交流

    (常见的电影院是四四四方方的,而这个电影院却是半球形的,造型独特新颖。运用比喻:像一只巨大的碗反扣在地面上,语言生动形象。)

    (2)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中间低四面高。

    (大厅的.设计与众不同。比喻:像个巨大的盘子。这个盘子中间低四面高。补充介绍:这个盘子的底下还有弹簧,根据剧情,这个大盘子还会动起来,让观众感觉置身于影片的场景之中。)

    (3)天花板就像那蓝蓝的天空。

    (比喻:像蓝蓝的天空。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结:这个电影院造型新颖,不同于一般的电影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句,使文章更加生动,让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一座新型的电影院。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方法,巧用比喻,把事物介绍得生动形象。

    板书:造型新耳目一新

    (4)四周的银幕上出现了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漂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这个电影院的放映形式也很新,有声有色,让观众感觉就在影片之中,真是――-身临其境)

    (5)这时候,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

    (更加逼真)

    (6)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这句话概括出了新型电影的新颖之处)

    (7)他向前一冲,头撞在透明的椅子背上了。

    (这句话充分证明了小林已经完全沉浸在影片当中,以为这一切都是真的。)

    学生找出有关句子,说明其特点,并进行朗读,集体点评,老师指导感情朗读。

    3.除了朗读法之外,请你用其他学习方法来说说新型电影的特点。

    概括法: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板书法:(见板书)

    图片观察法:(从图中找出新型电影的别具一格之处)

    四、说话练习,课后练习

    球幕电影院,即将开播新片,如果你是导演,想想哪些情景拍成新型电影,会令人新奇、惊险、有趣的感受,请你想一下,然后将你创作的情节告诉同学们。(注意,内容符合逻辑,说话连贯,用词正确,情节新颖)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新型电影

    造型新(耳目一新)放映新(身临其境)

    半球形有声

    地板中间低四周高有色

    天花板蓝蓝的有香味

    [练习设计]

    1.请你画一画新型电影的外形。

    2.照样子写词语

    例:一阵阵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照样子写句子

    例:大厅里亮堂堂的,地板像个巨大的盘子。

    (1)新型电影像

    (2)天花板像

    5.你看过立体电影吗?假如看过,写一写你的感受。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三

    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读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1)重点理解:别样红。

    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3)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美景?

    (1)同桌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

    (4)齐读。

    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课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人由衷地赞美,谁来赞一赞?你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吗?(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预设: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事业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别样红。(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锦,我真为你高兴。(我感受到了高兴之情)。

    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再逗留几天,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恋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这样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今天的送别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别之情)。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的四个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记下来吧!

    1、生自由背诵,指名背(2-3生),齐背。

    2、诗可以读、可以诵,还以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吧。听一遍,学唱一遍。

    七、联系生活,学写诗句。

    1、老师相信,我们心中也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

    内容:选取典型景物。

    形式:对仗、押韵。

    总结:我们哪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写,但注意,一定要选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如果能对仗和押韵更好,不能的话也不要紧,但注意要把景色写美了。

    3、仿写优美句子。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教师巡视。

    出示: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露珠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时,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略)。

    (2)指名逐个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字音。

    (3)齐读生字词。

    (3)指导书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理清脉络。

    三、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写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湖()股()蝶()。

    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在文中勾画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语句。导读第一自然段。

    (3)知道朗读。引导学生用轻柔的语调、稍慢的语速读出夜幕中和睦宁静的氛围和小露珠的小巧玲珑。

    3、导读第二至五自然段。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进行诵读,进入课文情境,体会小露珠外表的美丽及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赞美之情!

    (3)分角色朗读,品味语句的节奏美,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导读第6自然段。读读、想想、议议。

    (1)启发思考: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仅仅表现在外表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2)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一段的第二句话进行重组,从而理解句意!

    (3)读最后一句话,想想最后一句话,想想为什么会有“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的.说法!

    (4)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语调进行朗读,把万物在阳光下充满了活力、生趣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来!

    二、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继续精读训练。

    1、导读第7自然段过渡:小露珠在阳光下反射霞光,把美丽带给了大家,可是她自己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启发思考:小露珠“笑着”说明了什么?

    (3)用由衷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体会大家对小露珠依依不舍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2、朗读全文。

    3、教师总结:同学都喜欢小露珠,这是因为她的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她那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导背诵。

    (1)结合板书,熟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五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学文,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想感情。

    4、通过收集有关瀑布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在学文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cai

    一、猜声音,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他既不是调皮可爱的小猴子,也不是聪明过人的曹冲,但是从下面二句诗中你能猜出它是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对,这两句诗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对庐山瀑布的赞美)

    二交流资料,丰富知识储备。

    课前你们收集了很多有关瀑布的资料,请拿出你的收集卡,给大家介绍介绍。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字,并多读几遍。

    2、学习这些生字,你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我们来读读这些生字,注意看清字形,把字音读准确,一个生字读三遍。

    生字学得真不错,回到课文中,让我们随叶圣陶老爷爷一起去观赏瀑布。世界上有很多的瀑布,现在将带领大家去领略亚洲第一大瀑布――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一起来欣赏吧!

    问:欣赏了这秀美的瀑布景色,你想说什么?

    小结:是啊,这样壮观的景象,能不让我们陶醉吗?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他写下了一首诗歌,诗歌中的瀑布有声,有形,让我们赶快去读一读!

    五、汇报、学习。

    作者没有看见瀑布就先听到了瀑布的?

    说明瀑布的声音很?

    1哪小节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给大家读一读。从哪儿知道瀑布的声音很大?

    a海浪涌上岸滩会发出什么声音?

    (海浪一层赶着一层,发出怒吼,向岸滩冲去)

    b风吹松林会发出什么声音?

    《瀑布》一堂课上下来,我觉得教学中落实得比较到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环境下努力寻求的新理念。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进入文本,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非常重要。因此,我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使朗读成为学生感悟、体验、欣赏诗歌的重要手段,指导学生通过有层次地、入情入境地读,走进文本与叶老一起听瀑布的声音,赏瀑布的美景。像这样文质兼美的诗歌,给足时空,体悟交流很重要。教学我中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整体感知:瀑布美在哪里?然后从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的惊喜、近看瀑布的惊叹、陶醉,引导孩子不断读文,层层深入,加深感悟。这样既兼顾到整体感知,又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不但可以保持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课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边想象边读文,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里,很自然地进入到诗的意境中,陶醉于瀑布的美景中。

    3、巧用媒体,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衬”、“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等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巧用多媒体展示瀑布形象、生动的画面,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在脑中形成表象,为悟境、美读服务。特别是最后的欣赏录相、听朗读录音把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学生读文时就进入了情境交融之中。当然,本课关于瀑布美景的图片非常多,但我只选取其中一小部分,有机地进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其余的就忍痛割爱,因为我想让它们在百忙之中帮助学生读文的同时,又不剥夺学生自己想象、自己建构的权利。

    4、运用方法,随文识字。

    识字、写字是虽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二年级与一年级不同,一年级重在学习识字方法,二年级重在运用识字方法。教学时要有所侧重,灵活处理。尤其在二年级下学期,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进行识字,为进入下一学段的学习作准备。因此,在识字方面,我就尽量减化步骤,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读准生字,只在难点上加以指点,从而让出更多时间来读文、感悟。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学习尖、只2个生字,及新偏旁小字头。理解课文中“蓝蓝、闪闪、弯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我看见……”的句式说话。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

    课件、轻音乐的磁带、学生准备画画的工具、本课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认读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

    s:行!

    众s: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众学生边拍手边唱,点几位学生上讲台找朋友)。

    s1: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就是我的好朋友。

    众s:船轮船的船,左右结构舟字旁。船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s2:……。

    众s:……。

    t:小朋友真不错,把你的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小朋友表现这么好,汤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请小朋友闭起眼睛。(课件出示晴朗的夜空图,星星在闪烁。同时教师钢琴弹奏《闪烁的小星星》)。

    2、可以睁开眼睛看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请学生自由说)。

    (随机可以理解“闪闪的”这个词语。)。

    3、一起唱《闪烁的小星星》学生可以自编动作。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1、满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可是,好象缺了点什么?(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轮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再点击课件夜空中出示一弯新月)有时候月亮又是这样的。

    课文中的月亮是哪一个?

    (随机教学“弯弯”)。

    (1)我们也画一个弯弯的月亮。(师生一起画)。

    (3)学习生字“尖”。

    a、读音jian。

    告诉是一个三拼音。

    b、上下结构。新偏旁“小字头”

    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

    (4)、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请在在月儿尖的地方写上一个“尖”字。

    2、请你说说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小桥、香蕉、小河、眼睛、嘴巴、小船……)。

    3、瞧!(出示课件月儿与小船重叠),你想说什么?

    对了,弯弯的月儿就像小小的船!这船的两头也是……?

    4、打开书本,说说你们刚才学会了哪一句话?

    5、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二)、学习课文第二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1、夜空这么美丽,怪不得有一位小女孩,托着可爱的小脸蛋儿,望着两头尖尖,像小船一样的月亮,出了神。(课件出示一位小女孩遥望着星空,嘴巴里还嘀咕着:我要是能上去那该多好啊!)。

    2、小女孩说着说着真的飞上天空了。(课件出示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慢慢飞上了天空)这个小女孩就是课文中的“我”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说说是怎么个坐法?我们边坐边读(让同学们在座位上研究各种坐,边玩边读)。

    4、这位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见了什么?

    什么叫“只看见”?——其他都没有看见。

    5、学习“只”

    a、读音zhi。

    告诉是一个翘舌音。

    b、你来分析一下,怎么样来记住这个字?

    c、看着老师书空,自己学着进行书空。在作业本上写上两个尖字。

    7、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轻轻的云、黄黄的梨…………)。

    8、打开课文,说说你刚才学会了哪一句?

    9、一起读,你认为应该怎么读?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们在读课文时要做到声音响,不丢,不加字,字音要准确。

    示范读——齐读——那男女生对读——指名读——评议。

    四、指导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你瞧,夜空多美啊!蓝蓝的天上闪闪的星星对着我们眨眼睛,小女孩在这么美丽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请你为图配上音,把天空的美读出来。

    1、自由找朋友,读给他听。老师提一个要求,你要读得把旁边的同学带上蓝天。

    2、集体读,指名读……。

    3、小朋友读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如果你们会唱就跟着一起唱好吗?(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学生跟唱,实际为背诵)。

    4、表演读(指名、集体)。

    五、练习说话。

    1、这么美丽的夜空,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好,我们一起飞向蓝天,坐到月亮上。看,蓝蓝的天上有许许多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眨眼睛呢!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只小插,让我们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到月亮上去。(放音乐)。

    你是不已经在蓝天上了?是不是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2、小朋友可以睁开眼睛,瞧一瞧,你在哪里了?哈,小朋友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小小的船》(课件出示全班小朋友把学生的照片进行处理乘着月亮慢慢飞上天)。

    3、想想坐在月亮上,你会看见什么?如果向下看会看见什么?

    说话训练:我坐在月亮上,看见。(课件出示)。

    (闪闪的星星,白白的云、长长的火箭……)(长城、黄河、长江……)。

    4、小朋友看到得真多,我再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句。

    六、想一想、画一画,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丽啊!你想把他画下来吗?先说说你想画什么?

    2、指导画。

    请你把自己看到的、读到的、说到的、想到的画下来。请你用手中的画笔画出21世纪的太空美景!(学生在音乐中作画)。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0课小小的船,又认识了两个生字和一个新偏旁,还理解了这首儿歌的意思,进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见了美丽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学好了本领张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七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4、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一课时

    二、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三、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吐绶鸡灯芯草铰链迸出

    听写:沼泽地嫉妒木屐飕飕讪笑

    释义:排挤来势汹汹弥漫

    四、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见彩图)

    五、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1、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理线索)

    以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

    2、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3、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丑小鸭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的?请联系具体的语句来回答。——(知内容)

    沼泽地:(同情、歧视)

    老太婆家:(被嘲笑)

    灌木林里:(向往美与幸福)

    老农家:(被追打)

    花园里:(被赞美)

    4、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

    5、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悟主题)

    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

    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六、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七、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八、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八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

    重难点、关键: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

    1、生讲,师略记条理。

    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九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

    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电子备课。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2.分角色朗读。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一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

    3、积累与目字旁有关的成语,和描写眼神的名段。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了解目字旁表示的意义,同样是表示看的词语,词义上的不同。

    两课时。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目字家族的字,学习课文前6句话,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看黑板读生字,都是形声字,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这些字。

    3、检查识字落实较难的字,如眨、瞅。

    4、学习6句话。

    眨、眯、睁、盯、瞄、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

    1、看图学习瞟,学习带有瞟字的句子。

    做瞟的`动作,了解意思。

    2、做瞧的动作,同义词是望和看,学习句子,认识荣榜。

    3、老师做眺望的动作,理解眺望的意思,学习句子认识泰。

    4、读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5、总结:带有目字旁的生字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1、做动作猜词语。

    2、读成语,了解成语意思。

    3、读关于眼神的描写,了解内容。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绝句》: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桑兰遭遇脊椎骨折,后半生可能永远在轮椅上度过的巨大不幸时,仍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

    用6分钟时间准备,要求做到正确、通顺,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句,不随意停顿。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到通过声音高低快慢的变化把课文读得抑扬顿挫,富有感情,那就更好了。

    (2)学生按要求读书。

    (3)交流读出成果。

    指名读。

    同学之间按照读书要求,互相评议。

    3、精读感悟。

    (1)桑兰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是什么?

    2分钟默读课文,理解一切具体指什么。

    指名交流。

    小结:

    作为一个常人,她受伤后,突然不能自己刷牙、穿衣、吃饭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瘫痪后,她的后半生也许要永远在轮椅上度过,她失去了生活的自由;年仅17岁的她,每天都要用两小时接受康复治疗,忍受剧痛,失去了生活的轻松。

    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她再也不能在赛场上驰骋,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高高的领奖台,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失去了最心爱的运动事业。

    这所有的一切,她必须承受!

    (2)桑兰是怎么微笑着承受一切的?

    快速读读3至6小节,找找答案。

    指名交流。要求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

    (3)小结。

    引导齐读主治医生拉格纳森的话:

    这个小姑娘用惊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给所有的瘫痪患者做出了榜样。

    我们相信,桑兰决不会向伤痛屈服,我们相信,早晚有一天,她能站起来!

    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微笑承受着一切,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更赢得了我们的崇敬!

    4、学习生字词。

    (1)用3分钟时间准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忆。

    (2)默写。交流。

    (3)对默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字指导。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四

    1、知道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和在学校里有个一样爱劳动,一样乐于助人。

    2、回正确地拼读注音的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委屈、一本正经”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看法。

    联系上下文理解“心事”大呢感词语,说说平平的对与错

    客观、公正地评说平平

    1课时

    今天,咱们要来认识一个朋友,学习一个和少先队员有关的小故事。

    1、自己读课文,可以同桌为单位。要求: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带读字的认。

    3、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填空帮助理解:

    (时间),平平在家里一心想着(什么事),而不肯(干什么)

    引:那平平为什么要一心想着向谁学习呢?让我们一起再来仔细地读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你能说说平平的心事是什么吗?

    “心事”是什么意思?那你有过心事吗?平平因为有没有评上优秀少先队员,而难过,有了心事,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平平想象()一样(),但却不肯帮奶奶();平平想学()的(),但却不肯帮表妹()。

    3、学习第5段

    妈妈听了平平的话,是怎样教育平平的?(出示句子、齐读)。

    如果你是平平的奶奶或妈妈,你还会怎样对平平说呢?(自由思考)

    请你自己拟一个话题写一篇短文

    参考题目:平平变了

    平平落选后…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五

    1.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写8个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古代绚烂的文化。

    3.通过读文知道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

    1.自主识字写字。

    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师:查找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资料、中国地图。

    生:搜集阅读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2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学生自由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

    2.教师范读课文。生字词正音。

    二、自主识字。

    1.选择喜欢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读准音,记清形,组组词。开火车游戏。

    2.汇报推荐:推荐记忆方法,集体解决难字。

    (1)检查字音。

    (2)疏通难字。

    (3)扩词竞赛。

    3.巩固识字。字词游戏,生字回文。

    三、指导书写。

    1.认一认。认读会写字8个。

    2.记一记。自主观察汉字,记忆字形。

    3.说一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看一看。观察教师范写难字。评议。

    5.写一写。独立练习书写。一起评议。

    四、分层作业。

    1.认读生字和词语,把生字漂漂亮亮地写一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空虚,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二、导入。

    1.推荐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话题。畅所欲言。

    2.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三、感悟课文内容。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感悟课文。出示自读提纲,自读推荐。

    3.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条件艰苦的句子读一读。

    4.结合找出的'句段进行朗读训练。想一想:张骞是怎样克服困难开辟丝绸之路的。

    6.出示与西域地理环境有关的图片或范文影片。多篇感受。

    四、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课外的知识讲一讲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以巩固理解课文。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六

    2.有位小朋友她的宝贝可多了,你想不想看看是些什么?就让我们大家把课文打开,看看都有什么。

    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抽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

    礼物发芽懂得一套书。

    精彩寄托果断滋润。

    (2)理解词语。

    渐渐指针精美。

    期盼幼小博大。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出长短句的停顿。教师重点指导第三节。

    3.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小节。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小节?4.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描述的画面、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重点指导:

    我收到了哪些礼物?

    我从一粒种子生根发芽,读懂了哪些自然?(种子在春天会生根发芽,生长时需要阳光,水。植物给大地带来了绿色,可以吸收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

    为什么说小小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你收到过亲人什么礼物?

    5.仿照课文前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

    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

    录音;投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

    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

    二、读读、贴贴,学习第二段。

    1.自由轻声朗读2、3自然段。

    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

    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

    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

    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

    c.老师这儿就有几片绿色的大圆盘,谁来把它们挨挨挤挤地贴到黑板上?

    d.集体朗读这句话。

    e.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

    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

    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

    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结合图片观察)。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

    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

    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

    边演示边说:一朵()的白荷花在()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

    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5.指导朗读。

    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

    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

    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

    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

    齐读第四自然段。

    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八

    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日记本。

    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

    (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要求:

    (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

    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表达怎样的心情?

    (3)按什么顺序写?

    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十九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

    1~2课时。

    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

    2、教师准备学习网站;

    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

    1、从“_”认识略读课文。

    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

    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

    (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

    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

    1、打开网站:

    (1)积累词语;

    (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

    (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

    2、反馈学习情况:

    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

    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

    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

    语文园地一。

    谢家湾小学。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熟练背诵古诗。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二十

    1、从课文中了解克隆羊“多利”的来历,体会科学的'神奇。

    2、认识8个生字。

    从克隆羊的诞生,初步了解克隆技术。

    挂图。

    一课时。

    一、搜集资料:

    克隆,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在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网络中可以搜集到关于它的大量信息。事先让学生掌握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克隆资料。

    二、助学课文。

    1、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克隆?

    2、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克隆?

    三、延伸拓展。

    话题讨论:假如我会克隆……。

    要求: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围绕一个意思把话清楚。

    四、同桌互查生字的识记情况。

    小练笔:假如我会克隆……。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二十一

    1、会认会写3个一类字,会认5个二类字。理解漫画大意。

    2、通过为漫画配上适合的词语,使学生理解每幅漫画的意思,能讲一个完整的幽默故事。

    3、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体会漫画带来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词卡、字卡、实物投影。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字,学成语,看漫画,讲故事。

    一、学习一类字,认读二类字。

    痴:书痴、痴狂、如醉如痴、痴心妄想。

    偿:如愿以偿、偿还、赔偿、有偿。

    贯:全神贯注、一贯。

    二、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贯”的上半部分。

    三、读成语,理解成语意思。

    课后作业:写生字,写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积累名人名言。

    一、完成课后读写词语习题。

    二、读名言,理解其中深意,丰富学生积累。

    三、拓展课堂知识,引入漫画新题材。

    作业:正确书写生字;自主创作漫画。

    书痴。

    六幅漫画十二个成语三个一类字及扩词。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二十二

    1、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提供的情境,展开想象,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在文中营造的美丽画面中,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窗上结冰花的这种现象学生很少见过。

    一、谈话导入。

    你们谁还记得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诗歌的名字?今天呀,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小诗:玻璃窗上的童话。一起读读课题好吗?这节课,请你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我们一起走进玻璃窗上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检查字词。

    请你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刚才在同学们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字的音读得不是很准确,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逐步出词:贴到、玻璃、描画。

    指名/这一组(纠正字音)/齐读。

    (二)出句读句。

    “我把纸贴到玻璃上,轻轻地描画。”

    1、把它们放到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自己读。

    2、你为什么这么读?

    3、这个词他读的多好呀!谁也能像他这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三)处理()的()、()地()。

    1、还可以轻轻地()?

    2、小诗里除了“轻轻地”,还有这两个词呢!自己读读。

    3、可以怎样填呢?

    (四)贴卡片:丰富多彩、神奇。

    1、这里还有两个词语呢,我们来抢答。

    2、什么是丰富多彩,又神奇的?

    3、冰花是什么呀?课前,同学们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谁能来说说?

    三、精读感悟。

    小作者看到这些冰花有什么感受?读读课文想一想。

    从哪儿看出来的?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相应的句子。

    (一)第2节(16分)。

    1、指名回答,提出文本。

    2、引发联想,化文字为图像:这些冰花什么样?

    (1)通过读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能读出来吗?让我们和你一起感受?

    (3)带感受读。

    3、启发想象:还有什么样的冰花。

    (1)如果这时你就站在玻璃窗前,你还会看到什么样的冰花呢?

    (2)瞧,它们就在你的眼前了,想一想,这些冰花什么样?

    4、叙说新诗,师生共同完成。

    (1)呀,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呀!那么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还想说是吗?好,请同学们4人一组说一说,有一个同学来记,一会儿请你们组派一名代表来汇报,看看哪组写得最神奇,最有趣!

    (2)美丽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写也写不下,最后我们用……来表示。

    (3)瞧,你们说得多棒呀!这就是一首小诗啦,这里有每一位同学脑海中美丽的童话故事,自己读读你们的作品吧!

    5、读句“它们把我迷住啦,看哪,看哪,眼都不想眨。”

    6、小结,提取情感,回2小节整体。

    你们这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呀?

    那就请你带着这样高兴的心情读读1、2小节吧!

    (二)第3节(3——5节10分)。

    1、找到文本,初读。

    2、提供情景,激情。

    (1)课件演示,引发疑问。

    我把纸轻轻地放到上面,哎?怎么了?你说。

    (2)规范语言,激情。

    谁能用上老师给的句子来说一说?

    图画很快融化,()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这一下,坏啦。

    生:只要求填出即可。

    3、提取情感。

    师:没有了,没有了,你们说的也没有了,一切都消失了……这时你什么心情呀?哦,伤心,你们呢?都来说说。

    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读第3节。

    (三)第4节。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1)先说说你画的是哪里?

    (2)为什么?

    2、引导学生说理由,提取情感。

    3、读感受。

    (1)难过得都要哭了,你能把这样的感受读出来吗?

    (2)齐读。

    (四)第5节。

    1、从学生回答入手,引出文本。

    生:这些画常出现,我每天都去观察、画说明我很喜欢。

    你从哪看出来的?能读读吗?

    2、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和同桌同学互相读一读第5节。

    (五)小结文章的心情线索。

    小作者从发现冰花,在高兴之余,感叹它们的美丽与神奇,到冰花消失时心里的伤心与难过,再到听了爸爸的话,知道冰花在冬季常常来到时的欣喜。在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感情变化。而我们,也随着体味了作者的心情,深深地为这些冰花所吸引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这首小诗。

    四、拓展。

    今天你学到的玻璃窗上的童话,还会有()的童话?就像爸爸说的,只要你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到处都有童话。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小诗,在学的过程中,同学们抓住了重点小节的重点词句展开了想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够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好吗?课后,请同学们把课后的第2题写词语完成,并在你的作文本上续编第2节。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篇二十三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纯洁的友情。

    3、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讨论交流、畅谈感悟。

    5、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激发对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抓住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小鸟对老人的信赖,与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

    2、引导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1、小鸟,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们知道吗?鸟儿和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一场特殊的“告别会”,地点就在山林中。

    2、配乐讲述这场特殊的“告别会”。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原因。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师生评议。

    3.讨论交流:鸟儿们对老人的初次到来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感到惊诧?(板书:惊诧)。

    4.鸟儿们从哪些方面表现惊诧,他们在争论些什么?

    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感到惊诧吗?后来有没有发生转变呢?

    5.学习第3~8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分析比喻句。

    b.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信赖之情。(板书:信赖)。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

    a.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

    b.分析比喻句。

    c.抓住动词理解、感悟。

    d.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

    分组比赛读第六、七、八自然段。

    a.思考: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信赖吗?

    b.分析比喻句。

    6.学习第10~14自然段。

    默读11~14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细细品读,写出感受。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12~14自然段。(板书:依恋)。

    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

    2023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通用2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