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二年级,2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2-18 12:23:56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流畅和连贯。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二年级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流畅和连贯。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二年级教案范文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一

    1、知道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懂得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好身体。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跳绳、体育、操场、练习、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动、成绩、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似的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写。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赖宁苦练跳绳的事写具体的。

    明白学好文化知识与锻炼好身体的关系。

    生字卡片。

    3课时。

    1、初读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第1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一、揭题质疑。

    1、让学生说说学习《铁棒磨成针》、《不是为了分数》后受到的'教育。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学跳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英雄赖宁跳绳的故事。

    可见出示赖宁画像,简介赖宁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4学跳绳,读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谁学跳绳?

    (2)他是怎样学跳绳的?

    (3)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果怎样?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介赖宁事迹——赖宁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1988年3月,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难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议,正音。

    赖宁、操场、一拐一拐、昨天、脚肿、连蹦带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体育不太好”这句话的意思。[穿插理解“其他功课”、“不太好”]。

    3、教学有关字词。

    赖:“束”加“负”,束的捺变成点。

    宁:宝盖头,组词:宁静、安宁。

    育:月字底,书空。

    4、齐读第1段。

    5、赖宁体育成绩不太好,那他事怎么做的呢?读读2—4段。

    五、书写指导。

    赖:左右相等,靠紧。

    育:上下结构,一横最长。

    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写3个。

    1、学习第2、3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2、完成部分作业。

    一、引入。

    请一个小朋友读第1自然段。为了学好体育,赖宁事怎样苦练跳绳的?找到读一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2、“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从哪个词看出赖宁跳绳很费劲?]。

    [做课后第5题]。

    3、赖宁不仅在学校练,还在家里练。不信,轻声读第3段。从哪里看出赖宁在家里也苦练跳绳?(一拐一拐、晚上练跳绳、跳的时间长、脚肿了)。

    4、交流、讨论。

    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赖宁的话,女生读郭老师的话,提示语由老师读。老师的话(奇怪),赖宁的话(低声、不好意思)。

    5、讨论:为什么赖宁会不好意思地低声回答?

    (1)赖宁觉得会拖班级后腿。

    (2)他本不想把晚上回家练跳绳告诉同学老师,现在老师既然问起,只好如实回答。

    三、学习字词。

    操:加一加地方法记,左右结构。

    场:为什么用提土旁?“扬”换偏旁。

    第:“弟”的点和撇换成竹字头,表示顺序。

    拐:请学生表演一下。

    脚:左中右结构,数笔顺。

    昨:换偏旁,与“作”比较。

    肿:形声字。

    感:为什么事心字底?注意“咸”的里面部分。

    四、指导写字。

    范写:操、场、脚、第、感。

    学生模仿写3个。

    1、巩固前面所学的字词。

    2、学习、理解第4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3、完成剩余作业。

    一、复习。

    1、卡片认读学过的字词。

    2、完成课后第3题,组词。先口头组词,再写下来。

    操:()()()。

    感:()()()。

    育:()()()。

    二、学习第4段。

    1、齐读第4段。

    2、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理解:连蹦带跳[让学生动作演示],他为什么那么高兴?

    教学:绩:言字旁,组词:业绩、功绩、成绩。

    蹦:为什么是足字旁?左右结构。

    激: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为“白加方”,三点水和反文旁均可。

    3、他为什么要感激郭老师?

    4、比较“感激”和“感动”,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感激,什么时候用感动?

    选词填空。

    感动感激。

    1、赖宁十分()郭老师对他的指导。

    2、看到赖宁刻苦练跳绳,郭老师非常()。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感激、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1、赖宁为什么跳绳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2、赖宁学跳绳这件事,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问题1:

    一是自己刻苦练习;

    二是老师的热心帮助。

    问题2:学习赖宁既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课,也要学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的好思想;二是学习赖宁刻苦练习的精神。

    四、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绩、蹦、激。

    2、指导课后第4题。

    读例句,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划出来。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完成。

    3、完成第5题。找找两句话的变化规律。自由完成。

    4、完成《课堂作业》的题目。

    板书:

    学跳绳。

    满头大汗。

    体育x脚肿xxx好成绩。

    不太好勤学苦练。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二

    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6个字。

    2.学习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识记生字,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

    2.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课文课件和录音带、生字词卡片、雷锋的相关资。

    预习学案:

    1.读词语: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晶莹的露珠。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鲜艳的花朵。

    2.说一说课文从哪几方面说了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

    导学案: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互改并订正错误。

    二、自学感悟。

    1、齐读最后小节,重点理解“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含义: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深层含义: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三、合作交流。

    1、雷锋叔叔还会出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讲讲雷锋的故事,如果学生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雷锋的故事》。

    2、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举例说说班级的同学都做过哪些好事。

    3、想一想:你今后想怎么做?(可以写倡议书,可以成立“雷锋小组”……)。

    四、背诵。

    小组内朗诵全诗,分节配乐朗诵,练习背诵,自己喜欢哪节就站起来背诵,竞赛背诵。

    五、积累。

    师生共同积累有关雷锋的名言: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六、书写。

    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雨字头、走之旁的字。

    1.“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2.“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

    课堂检测:

    1.练写生字,听写生词,背诵课文。

    2.摘抄好词佳句和名言,读摘抄本子。

    3.弯弯的()长长的()晶莹的()。

    蒙蒙的()温暖的()鲜艳的()。

    板书设计: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小路。

    抱小孩背大娘。

    争当小雷锋。

    1.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的电影。

    2.开展“雷锋故事知多少”的故事会。

    3.在班级内开展“争做活雷锋”的“夺章”活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三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感悟。

    朗读、感悟。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理清课文脉络。

    二、精读感悟。

    1、朗读1自然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2、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3、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

    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4、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3、4题。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四

    一、填空。

    1.12:()==0.6=()15=()%。

    2.18的约数有(),在这些约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3.3b=ac,(a、b、c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则:

    4.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5.这是一个()比例尺,用数值比例尺表示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正好是最小的质数。已知一个内项是,那么另一个内项是()。

    7.a、b、c不为0,ab=c,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

    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这个比例式的内项分别是6和4,这个比例应该是()或()。

    二、判断。

    1.一张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50000米。()。

    2.任意两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

    3.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外项就互为倒数。()。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5.5x=y2可以改写成5:y=y:x。()。

    三、选择。

    1.甲数的是乙数的2倍,乙数与甲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3:2b、2:3c、1:6d、6:1。

    2.下面()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a、4、6、12和15b、1、2、3和4。

    c、2、8、9和36。

    3.x的等于y的,x与y的比是()。

    a、b、c、1d、4:7。

    4.图上距离10厘米的地图上,比例尺是1:1000,表示实际距离()米。

    a、1000b、100c、10000d、100000。

    5.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1=-==0=。

    2.解比例:

    :=x:24x:=:0.6。

    3.列式计算:

    8和0.4的比等于20和x的比。

    五、解决问题。

    小明所在学校的操场的长是600米,宽是400米,小明想把他们学校的操场画在信纸上介绍给北京的小朋友。小明想选择下面的比例尺来画操场的平面图,你能帮他选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六、画一画。

    请你把你的语文书的封面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画在下面,在测量时取整厘米就可以了。你选择的比例尺是()。

    七、列式解答。

    2.一条人行道,用边长0.3米的方砖铺地,需要1200块,如果改用边长0.4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一间会议室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540块,如果改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知识来解)。

    4.用同样的砖铺地,铺18平方米要用618块砖。如果铺地24平方米,要用多少块砖?(用比例知识来解)。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五

    1、下面各数,只读一个零的是()。

    a.20600000b.94000000c.10600900d.50220703。

    2、7()5808万,()里可填的.数字范围是()。

    a.0~4b.1~4c.5~9d.0~9。

    3、读两级数时,()的0都不读。

    a.每级前面b.每级中级c.每级末尾。

    4、整数最小的计数单位是().

    a.0b.1c.10。

    5、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是().

    a.10000000b.10000001c.100000000。

    6、最大七位数比最大四位数多()。

    a.9990000b.99999c.9999d.999。

    7、最小的九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的()倍。

    a.1000000b.100000c.10000d.1000。

    8、下列各数中,最接近1亿的数是()。

    二、写出下面个各数。

    三、用万或亿作单位求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8865009324500394000。

    0009998543980050051943009546。

    49600000300089457005900。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六

    第(二)单元备课主备教师:合作教师:复备教师:教学内容识字2课文5――8课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单元内所有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字的笔顺。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感受阅读的乐趣。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帮助长辈的愿望和行为,产生尊长辈、爱劳动、爱家庭的意识,努力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孩子。教学重点1、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会写各种新的笔顺。3、掌握四线格内所有的生字。教学难点识字、写字、读文。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全家福照片课时安排识字21课时5、看电视2课时6、胖乎乎的小手2课时7、棉鞋里的阳光2课时8、月亮的心愿2课时语文园地二2课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教案主备教师:合作教师:复备教师:课题识字2课型新授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难点认识14个生字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一、照片导入,唤醒情感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写字三、读懂儿歌,懂得道理四、实践活动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你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张“全家福”,有慈祥的爷爷奶奶,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可爱的孩子们。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吗?(学生简单谈感受)2、教师引读导语:是呀!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个人。3、你们是怎样爱自己的家的呢?(指名读导语:我们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儿歌,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分小组合作学习生字。a、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b、看看谁的方法好,能帮助大家记住字形。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推选代表汇报)4、以小组形式进行“识字比赛”。5、进行“组词比赛”。出示“父”、“错”、“事”、“改”、“懂”自由选择,进行扩词训练。6、相机指导写字“认真”。a、看见大家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老师立刻想到两个字,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认真]b、你们喜欢老师送给大家的这两个字吗?那你们会怎么来写这两个字呢?c、那你们就认真地写这两个字吧!(学生练习写)7、出示其他四个要写的字,老师进行范写,学生练写。1、分小组轮读儿歌。2、合作学习,小组交流: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4、师生轮读儿歌;男生读,女生听;女生读,男生听。把儿歌背给小伙伴听,背给爸爸妈妈听,做一件你最想为他们做的事。板书设计识字2洗认扫真父母教学回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教案主备教师:合作教师:复备教师:课题5、看电视课型新授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力目标: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1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2.能力目标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3.情感目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教学重难点认识14个生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一、谜语导入二、初读感知三、自主识字四、品读课文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1、借助拼音自由读。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1、自由练读。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1、猜谜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力目标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教学重难点会写6个生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感悟三、小组讨论四、实践活动五、写字指导1、抽读生字词卡片,给“家、全”扩词。2、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看图说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2)指名朗读。(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对课文的感悟,围绕“奇妙”一词展开。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范读――练习读)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6、全班齐读第二节至第五节。‘用“因为……所以……”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1、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2、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把课文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里人谈谈他们的感受。1、学生读“我会写”的字后,谈识字方法及自己的发现。2、老师范写“家”字,学生观察。3、学生练写“家”,老师巡视,及时指导学生写错的地方。4、学生练习写其它字,评议,再练写,鼓励学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板书设计5、看电视爸全关写完家教学回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教案主备教师:合作教师:复备教师:课题6、胖乎乎的小手课型新授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读文。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3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教学重难点会认13个生字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复备一、谜语激趣,引入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主识字,指导写字1、谜语激趣。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出一则谜语考考你们。“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出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2、引入课文。人的手多么灵巧啊!今天,我们要认识―双胖乎乎的小手。[板书课题:胖乎乎的小手]齐读课题。这双小手帮谁做过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课文吧。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用熟悉的符。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七

    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

    (1)“天然水塔”指的是(山上源源不断流出的泉水。)。

    (3)泉水的特点:多、清、甜、美。

    泉水精神:一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4)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田地里,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什么?(课本笔记)。

    3、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4、卡罗尔和爸爸是怎么得到小猫的?(登广告)通过卡罗尔和伯洛的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就能得到真诚地回报。)。

    【背诵、背写】。

    1、背诵第5课。

    课本26页“我知道”:

    (1)小学生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_席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三月是学雷锋月。

    2、背诵第6课。

    3、上下结构相同的字:多、吕、昌、炎、圭。

    左右结构相同的字:双、朋、羽、林、从、弱、棘。

    品字结构相同的字:品、晶、众、森、磊、鑫、淼。

    4、背写37页“读读背背”及拓展的有关助人为乐的谚语:(默写错字加粗)。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4)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5)助人为快乐之本。

    (6)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5、复习两种查字法,默写大小写字母表。

    【听写】。

    瓦罐清泉天然一股泉水清脆水塔杜鹃冒雨需要年迈迷路足迹。

    叔叔汗滴洒下泥泞托付铃兰弱小周末芬芳夏天应该结果雷锋。

    洒水股票干脆迷人锋利然后扑通托运抚摸胜利活该顺利门铃雨滴。

    感冒砖瓦突然夏季应有尽有期末脆弱托起。

    四字词语: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丁丁冬冬。

    四面八方冷冷清清滴滴答答。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八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读新课。

    放一段音乐:听,这是什么声音?对,是雨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春天的小雨》。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用心听一听,春雨都发出了哪些声音?

    2、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叫“象声词”,把学生找到的象声词贴在黑板上,(叮叮咚咚、嘀嘀嗒嗒、淅淅沥沥、哗啦哗啦、啪啦啪啦、嗵嗵嗵)。

    三、学习基础知识。

    1、指名学生朗读象声词。

    2、找出这些字的构成规律。指导学生记忆。

    这些象声字大多是“口字旁”,而且都是形声字。

    3、分析“口字旁”和“-氵”的象声词。

    4、学习“伞、顺、森”,注意强调读音。

    四、用多种方法识记这些字,并指导书写。“顺”字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五、再读课文,巩固所学生字。

    1、大胆质疑,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解答不了的提出来。

    2、汇报朗读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九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和有关龙的成语。

    2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增强民族自豪感。

    3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以及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电脑课件。

    查找关于龙的故事,搜集龙的成语、装饰品或等……。

    1课时。

    一、激趣引入:

    课件播放张明敏的歌曲《龙的传人》,学生猜歌名,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突出“龙”字)。

    有人认为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动物,也有人认为龙只是传说中的东西。结合你查找的资料说说龙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交流各自资料。

    二、了解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形象:

    学生在班级交流资料后,引导他们看看书中是如何介绍龙的.。找出第二自然段读读,课件展示不同时期龙的形象,从而得出结论:龙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和传说中。

    三、探究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的原因。

    十二生肖中的龙深受人们的喜爱,更备受中国人崇敬,自称“龙的传人”,这是为什么?

    请同学们自读四至七自然段,找出答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它集各种动物特点于一身,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出中国人对龙的崇敬和喜爱。

    四、学“金钥匙”中的学习方法,积累带“龙”的成语。

    阅读“金钥匙”,同位互相出题进行知识的巩固。

    积累带“龙”的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金龙献瑞、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的传人。

    五、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龙的传人”,前后呼应,紧扣课题,重点突出。

    六、拓展练习:

    1关于龙的民间活动:赛龙舟舞龙灯……。

    2关于龙的壁画、工艺品、装饰:九龙壁双龙戏珠云龙纹……。

    龙的传人。

    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

    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

    课题: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15页)。

    学习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结合现实情境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个性化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种时刻。

    教学准备钟表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忆一忆。

    师;小朋友们,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同位。

    二、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演示旗杆在四个时刻(四个时刻用钟表出示)的影子,(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自己量一量)让学生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各小组选出代表,组间交流各组发现的规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及时小结,及时发放丰收园里的大苹果。

    三、巩固拓展。

    1、实物投影出示教材14页第4题,先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空,再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故事,并让学生谈体会,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孝敬老人等方面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15页第6题,做后对答案。

    四、课堂小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一

    1、直接导入课题《场景歌》,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词语:

    海鸥沙滩军舰帆船鱼塘稻田。

    垂柳果园孔洞翠绿队伍铜号。

    生自读、同桌读、齐读。

    3、出示带“一”的数量词。

    一艘军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

    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片欢笑。

    要求:读准“一”(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齐读第三行。)。

    4、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一”:这是个神奇的“一”,不仅读音多变,它后面还可以跟着许许多多不同的词。

    5、齐读《场景歌》。

    6、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创设情境,共学第一个场景。

    1、出示画面,引出场景一:海边。

    2、引导观察画面,思考:看见了什么?

    3、指名连起来说一说。

    4、师引导质疑:“轮船”“帆船”都是船,为什么一个用“艘”,一个用“条”呢?生理解并扩词。

    5、师引导按顺序观察并描述:我们的头顶飞过一()海鸥,脚下有一()沙滩,快看远处有一()大军舰,岸边停靠着一()帆船。

    6、指名再按顺序讲述场景一。

    7、男女生赛读。

    8、全班拍手读。

    三、放飞想象,引学第二个场景。

    1、出示第二小节,设置悬念,生猜场景。

    2、指名读文,其他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想象画面。

    3、指名描述画面。

    4、出示四幅图,依图引导学生准确表达,顺势引导理解一“方”并积累。

    5、男女生分读,体会乡村色彩之美。

    6、指名当小导游带着大家参观风景如画的乡村:(课件出示)这里的空气特别好,景色也特别迷人。往前走看到了一()鱼塘,鱼塘的旁边有一()稻田。穿过稻田,能看到一()垂柳,再往前走,还有一()大花园呢。

    7、齐读,自然过渡下一小节。

    四、借助插图,自主合作学习三、四场景。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找美景,同桌相互说一说。

    2、指名上黑板边贴图片边描述。

    3、引导学生观察没有贴出来的还有哪些美景呢?相机理解:“道”、“队”、“片”“群”。小结:不同的景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

    4、随文识字:学习“孔”和“群”

    (1)出示左右结构的两行字,观察比较,发现不同。

    (2)汉之星演示生字笔顺。

    (3)指导书写,出示要求:

    结构合理,占位准确,整洁美观。

    (4)生练写。

    5、分组再读三、四小节。

    6、拍手朗读全文。

    五、指导背诵,拓展迁移。

    1、出示全文填空,引导背诵。

    2、以教室为例,创编场景歌。

    3、同桌合作,交流展示。

    4、出示四幅场景图片,自己编儿歌。

    5、指名汇报。

    六、作业布置。

    1、把本课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比赛编儿歌,看谁编得好,说得多。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二

    情感与态度:乐于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活动,在生活中愿意尝试做分类处理垃圾。

    行为与习惯: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物品,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交流,初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二年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喜欢小制作,乐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废旧物品小制作。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已经知道捡纸、清运垃圾,保持良好的班级卫生,但是对分类处理和投放垃圾等方面的知识与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学习与养成。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垃圾的分类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生活中还不能很好地做到美化家园,保护环境。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身体力行,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可从教室里的垃圾说起,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开始关注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怎样的环境人人爱?是谁制造的垃圾,垃圾又到哪里去了?……这样层层深入,让学生关注、研究身边的垃圾问题,并通过视频和教师的介绍,明白如果垃圾不妥善处理好,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妥善处理垃圾,学会垃圾分类,从身边小事做起,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变废为宝大行动”无疑是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在进行废旧物品的制作过程中,要多教给学生一些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制作有特色的作品。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

    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身体力行,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准备:垃圾分类资料,垃圾对人们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图文、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调查了解周围环境问题,收集可以变废为宝的废旧物品。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给垃圾找家”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教材内容。

    第1课时。

    活动一怎样的环境让人爱。

    1.[出示图片:怎样的环境让人爱]。

    2.提问:你喜欢怎样的环境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可引导学生比较教室在大扫除前后的变化、抽屉清干净后的感觉,还有吃过饭的餐桌在收拾前后给人留下的不同印象与感受。分析:脏乱的环境之所以让人不愉快,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没有人打扫、整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垃圾的存在。

    4.小结:干净的环境让人感到舒服、心情愉快,不干净的环境让人感到心烦,心情不愉快。我们都喜欢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活动二谁在制造垃圾。

    1.提问:那么生活中的垃圾从哪里来的呢?

    2.提问:在课前的调查中,同学们看到自家里产生了哪些垃圾呢?

    3.[播放动画:谁在制造垃圾]。

    (1)讨论: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见到垃圾?是谁在制造这些垃圾?

    (2)讨论:看看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

    零的落叶、腐烂的枯枝等;但大量的垃圾还是由我们人类产生和制造的。

    【设计意图:调查交流日常生活中常见垃圾的来源。】。

    活动三垃圾到哪里去了。

    1.提问:那么,每天人们产生这么多的垃圾,一般我们怎样处理呢?

    2.[播放动画:给垃圾找家]。

    (1)讨论:该怎样给垃圾分类?为什么垃圾要进行分类?

    (2)讨论:假如我们这里实行了垃圾分类,你会怎么做?

    (板书:给垃圾找家)。

    3.小结:在我们丢弃的垃圾中,有些是经过加工还可以利用的可回收垃圾,有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垃圾分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处理不同的垃圾。

    (板书: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4.[播放动画:垃圾的归宿]。

    讨论:从视频中你了解到什么?

    【设计意图:学会给垃圾分类,了解一些垃圾的处理方法。】。

    活动四垃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1.[播放课件:垃圾的危害——电池污染]。

    3.小结:垃圾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污染,还会造成水污染,影响环境卫生,并且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垃圾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废电池的危害。知道了垃圾的危害这样多,我们更要妥善地处理垃圾。

    板书设计。

    给垃圾找家。

    (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它垃圾)。

    第2课时。

    活动一保护环境、慎待垃圾,从我做起。

    2.[播放动画:慎待垃圾]。

    (1)讨论:找一找,生活中有没有不该成为垃圾的物品?怎样才能为保护环境尽一点力?

    (2)提问: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够少产生一些垃圾,那么对我们的大地妈妈有什么好处呢?

    (板书:减少垃圾产生保护身边环境)。

    (3)小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尽可能地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尽量减少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能再次使用的物品,不要急于扔掉。此外,还要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有垃圾分类箱的地方,要按垃圾的类别进行分类丢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可以从减少垃圾做起。】。

    活动二变废为宝大行动。

    1.创设情境,展示变废为宝的作品:如塑料袋做的简易风筝、塑料瓶做的风车和花瓶等。

    2.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你准备用它们做什么?

    3.学生动手制作。

    4.学生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板书设计。

    美化家园。

    减少垃圾产生。

    保护身边环境。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抓住爱因斯坦三次摆弄罗盘时的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涵,明白其中道理。

    3.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意。

    教学难点:

    对“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物。

    理学家。”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爱因斯坦小时候生病时,爸爸拿来什么哄他玩?(小罗盘)。

    2.你们看,这就是小罗盘。(展示实物)(让学生动手摆弄)。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儿?(可能会说:有意思的,好玩的,新奇的,神奇的……)。

    师:它到底神奇在哪里呢?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神奇的小罗盘》。

    二、细读课文。

    1.大声读第二自然段,找到有关小罗盘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出示:“只见罗盘里有一根针在轻轻抖动……那根针一半红……指向北方。”

    2.请你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爱因斯坦是怎样观察、摆弄小罗盘的?边读边用笔画一画有关的句子。(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标划的方法。)。

    3.交流。

    (1)第一次摆弄:“爱因斯坦把小罗盘转了一个方向,可是,那根针却不肯跟着罗盘一起转,红色的一端仍旧指向北方。”

    a.他是怎么做的?想象一下,他当时的眼神?动作?(眼睛紧紧地盯着罗盘,观察罗盘指针的变化;动作较慢,想看清指针是怎么变化的。)。

    b.指针是怎么变化的?(板书:仍旧)。

    c.指导朗读:读出爱因斯坦对小罗盘的好奇心。

    (2)师:他死心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a.第二次摆弄:“爱因斯坦把罗盘捧在胸前,身体猛地扭过去,再扭回来。”

    读句子,找一找这句中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其中有个词语最能表现爱因斯坦对小罗盘的更大的好奇心。(捧、扭)(捧更表现了爱因斯坦的好奇心)。

    师:一个“捧”字,还说明什么?(对事物的观察、探索精神)。

    b.小罗盘的指针有什么变化吗?

    出示:“奇怪,红色的一端还是指向北方。”(板书:还是)。

    (3)师:真是太奇怪了!他总想弄个明白,于是“他变换各种方法,顺着转,倒着转,侧着转,快转,慢转,都不起作用。”

    a.读一读这句话,你可以像他一样做一做动作。

    b.指导朗读,读出他好奇的语气。

    c.这是的指针有变化了吗?

    出示:“那根针始终不肯改变方向。”

    “那根针不肯改变方向。”

    读一读,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始终)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你能换个词吗?(一直、总是)。

    出示:三次摆弄及罗盘反映的句子。

    请你再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小罗盘的神奇吧。

    4.师:通过爱因斯坦摆弄小罗盘时的样子,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爱观察、爱思考)(板书:观察思考)。

    5.指学生问:“小爱因斯坦,你这样爱观察、爱思考,面对这始终不肯改变方向的小罗盘你还想怎样?”(拆开看看、找找到底有什么东西拉着它……)快读读第四自然段。

    问: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小罗盘还是这样。小爱因斯坦,你在想些什么呢?(理解“沉思”的意思及明白“沉思”的是一个问题)。

    出示:是什么力量拉着它,使它指向北方呢?是什么力量拉着它,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呢?

    问:(读一读)你觉得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疑问语气)。

    师引读:就是这小小的罗盘,唤起了爱因斯坦的好奇心,激励他去探索,去研究。后来,他成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三、朗读全文。

    1.现在我们面对这神奇的小罗盘,就和爱因斯坦一起从疑问开始,去探索,去研究,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吧!

    2.你想对爱因斯坦说些什么?

    作业:

    你想知道小罗盘的奥秘吗?课下搜集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四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听一首动听的音乐。(播放音乐)。

    2、好听吗?歌曲中的小朋友要去干什么?想去吗?

    3、老师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少先队员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16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注意听清字音,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一共几个小节?(范读)。

    2.文中一共有几小节?你想试着读一读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3.办法可真多!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生。

    字宝宝圈画出来。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2)出示第四小节,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3)指生读第四小节。

    (4)物品中藏着几个生字宝宝。出示“队”“铜”“号”学习生字“队,铜,号”。

    (5)准备好物品,孩子们,老师有一个问题,平时我们总说一条红领巾,为什么在这里是一队“红领巾”。领读“一队”红领巾“”

    (6)谁愿意再读一读?

    (7)指生读。

    (9)孩子们,赶紧上车,坐好,系好安全带,我们出发了!(播放音乐)。

    2.学习第一小节。

    (1)看,我们第一站到了哪里?板书:海边。

    (2)站在海边,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带数量词的词语。

    (3)老师把你们看到的景色记录了下来。

    出示“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4)这里有几个生字宝宝把我们拦了下来,只有认识它们才能领略这里的风光学习“滩,艘,军,舰,帆”

    (5)小组学习,说说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6)指生读一读第一小节。

    (7)海边的景色这么美,真让人流连忘返,我们一起把海边的景色读。

    一读吧!

    3.学习第二小节。

    (1)我们继续前进,谁来读读第二小节。指生读。

    (2)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乡村。

    (3)你从哪里发现的?(水稻)。

    出示“稻”

    (4)为什么它是“禾字旁”?

    (5)“稻”长在水里,是什么“稻”。你还知道哪些词?

    (6)乡村里除了水稻,还有什么?学生汇报。

    出示“一方鱼塘,一行垂柳,一座花园。

    (7)强调”行“是多音字。

    (8)学习”园“,你去过什么园?

    (9)一方鱼塘里的小鱼们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男女生合作读第二小节。

    4、学习第三小节。

    (1)赶紧坐好,我们要向下一站出发了。(播放音乐)。

    (2)这是哪里?板书:公园。

    (3)在公园里,我们小组自行游览,老师选了几处最有特点的景点。

    出示: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4)每个小组着重游览一个景点,组长抽取你们组游览的景点。

    (5)要求:仔细观察景物,看看是什么样子的?把你的发现和你的伙伴们说一说。

    (6)汇报观察的景物。

    (7)学习”孔“”翠“。

    (8)公园的景色这么美,空气这么清新,让我们在这竹荫下做一个拍手游戏,好不好?

    (9)同桌拍手读《场景歌》。

    四、巩固生字。

    1、孩子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还认得出吗?

    2、出示生字,指生认读。

    3、出示词语”沙滩,帆船,花园,队旗,一艘,鱼塘,铜号,军舰,稻田,一孔,翠竹“。

    4、指生读词语。

    五、写字。

    1、出示”旗“怎样写好这个字呢?

    2、板演”旗“。

    3、练写生字。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六、学习”数量词“。

    1、我们今天游览了”海边,乡村,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呢?

    2、出示”数量词“的定义。

    3、指生列举数量词。

    七、拓展。

    1、孩子们,老师还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2、出示”一所学校“这是哪里呢?

    3、出示儿歌(一所学校真漂亮,两座塑像立中央。三幢新楼平地起,四排杨柳围操场。五块草坪茵茵绿,六个花坛散清香。七张球台摆树下,八条跑道圆又长。九列方队英姿爽,十面彩旗迎风扬。)。

    4、在我们的校园也有很多数量词,读儿歌。

    八、总结。

    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了,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读一读《场景歌》,快快乐乐地踏上回家的旅程吧!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3.经历整理过程,构建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间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

    4.在解决问题中感受除法和混合运算的价值,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目标解析:

    在问题中经历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整理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计算的方法;在对比中明辨混合运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有余数除法试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余数为什么要小于除数。

    2.巩固同级、不同级及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深化对运算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理除法相关知识,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一)游戏活动:

    教师选12个小朋友上台。

    1.分组。

    让其他同学给他们分分组,要求每组人数同样多,且每组不止1人。

    (可以每组2人,分成6个组;可以每组3人,分4个组;可以每组4人,分3个组,可以每组6人,分2个组。)。

    2.抢答。

    分好组后,开始抢答游戏。

    (课件依次演示:)。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复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形式,既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即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回顾梳理,构建联系。

    (一)复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1.课件出示:

    (1)16枝铅笔,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多少只?

    (2)16枝铅笔,每8枝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

    (3)16枝铅笔,装在7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几枝?还剩几枝?

    2.学生分析后列式并计算。

    3.学生汇报。

    (1)三道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除法列式?

    (2)计算时用什么乘法口诀?

    (3)第三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与除数有什么关系?

    4.学生自主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除法问题?并解答。

    例如:每3枝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5.说一说:表内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异同。

    6.练一练:

    (1)出示习题:如果每枝铅笔8角,小英带了6元钱,她最多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2)汇报交流,并说说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3)比较:60÷8=6(枝)……12(角)60÷8=7(枝)……4(角)。

    让学生通过对比,明白第一种错误的原因,为什么不能剩余12角,(因为12角里面还有1个8角,还能买一枝铅笔。)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串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更好地理解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复习混合运算。

    (1)说一说:先请学生说说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一分:让学生将这些算式按运算顺序进行分类。

    (3)根据分类结果分别计算。并让学生自己尝试举出类似的例子。

    2.练一练:

    (1)课件出示:18-6÷3(18-6)÷318÷6×318-6×3。

    (2)学生计算。

    (3)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先看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重点是先看运算顺序,因此在复习前出示三类不同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再分类,既突出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又给学生复习混合运算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结合直观图巩固对除法及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沟通两者间的关系。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巩固除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强化试商的技能。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以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的方式,突出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培养认真审题的能力。

    (二)实践应用。

    1.40个图形如下排列:……第34个图形是(),40个图形中有()个。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题的选择突出了不同层次,由简单巩固到实际应用,不仅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还有哪些疑问?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六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通过提供的实物,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突破进位加的难点,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途径和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掌握算法。

    2.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8+4=9+9=26+4=14+5=。

    7+8=50+13=9+6+1=5+7+1=。

    2.笔算。42+56=。

    说一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小精灵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37=。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小棒摆一摆。

    (1)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合作摆小棒。

    (2)小组讨论交流,后集体汇报。

    指名汇报:先把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满了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剩下2根。再把3捆和3捆合起来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7捆多2根就是72根。(多指几名同学边说边摆)。

    2.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写出来,你会吗?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7加5得几?该怎样写?十位上又是几加几?(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达成统一认识:先算个位5加7得12,向十位进1,个位写2;

    再算十位3加3得6,再加进1得7。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点突出单根相加满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过程,理解进位的道理,图形结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笔算的对位和算理。要求不仅能“做”,并且能说出“想”的过程,是一种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应用。

    3.加深对算法的理解。

    同桌复述计算过程。

    4.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小结:笔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应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5.设疑:要是从十位加起,你觉得计算有没有更方便?

    三、巩固深化。

    1.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提问:下面的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道题的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注重让学生指出错误在哪里,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3.完成练习二第6题。

    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先判断个位相加有没有“满十”,再判断十位需要不需要进1。

    4.脑筋加油站。

    2()47()236。

    +69+()9+28+()9。

    9486605()。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让学生经历纠错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笔算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错。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七

    一、理解课题,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35《将相和》。

    2、理解课题:课题中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从课题知道课文讲什么?

    3、默读全文,了解“不和”的原因。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4、指导朗读廉颇的话,引入渑池之会。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渑池之会。

    1、自渎3——8小节,想想:渑池之会这个故事围绕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渑池之会的内容,介绍乐器“瑟”和“缶”。

    3、再读3——8小节,划出蔺相如说的话,联系上下文想想他问什么这样说?

    4、理解蔺相如说的两句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出示句子:“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理解句子:

    句一:“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结合学生的交流,随即联系前文秦王的话和第二节蔺相如劝赵王赴渑池会的内容。)=。

    句二:“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师补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内容)。

    (能从蔺相如的话中知道他这么说、这么做的原因,感受蔺相如在秦王面前不甘示弱、大智大勇)。

    指导朗读。

    5、小结:蔺相如是不是没有能耐,就凭一张嘴呢?看来廉颇说错了。

    负荆请罪。

    1、齐读廉颇的话,并指名转述。

    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提示学生在这里转述要有称呼,用敬语。)。

    2、自由读10——14小节,找找:蔺相如听到这话怎么做?怎么说的?

    3、理解蔺相如说的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正确转述。

    出示句子:“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别人不是就有机可乘了吗?”

    4、过渡:原来蔺相如对外不甘示弱;对内却处处示弱。不是因为怕,而是以国。

    为重。

    5、联系上下文说说:廉颇“不应该”什么?于是他怎么做?

    6、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

    出示句子: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

    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负荆请罪。“负”的意思就是:背。

    7、想象说话。

    廉颇二人见面会说什么?展开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合为一体。

    从此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你、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的历史故事——《将相和》。

    板书设计:

    35、将相和。

    (完璧归赵)蔺相如(渑池之会)。

    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服气)廉颇(负荆请罪)。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和认读生字,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通过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内涵,明白道理。(以上两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如下理念:

    1、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开展探究的学习方式。

    2、体验式学习,在角色的转变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3、以读为本。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感受、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展示实物,给学生时间动手摆弄小罗盘,进而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意儿?因为不同于学生平时的玩具,学生可能会说有意思的、好玩的、新奇的。抓住学生答案,引出课题,探讨小罗盘的特点。

    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找到有关“奇”的词,奇怪、好奇、新奇、神奇,面对四个近义词,让学生再读文,体会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现新奇、神奇是在描写小罗盘,奇怪、好奇是描写爱因斯坦感受的。根据板书让学生质疑,小罗盘为什么由新奇转变为神奇?小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对小罗盘产生好奇心?以“奇”为线,进而体会他喜欢观察、思考和探索的特点。

    先请学生找到描写小罗盘新奇(即小罗盘的样子)的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新奇的特点。再请三名学生上台模仿爱因斯坦的三次不同动,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转一个方向,捧在胸前,身体扭过去,再拉回来,变化各种方式,同时体会小罗盘的变化:红色指针仍旧指向北方;红色指针还是只向北方,那根针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教师课件出现这三句话。使学生通过动作演示体验式学习,句式的对比,体会出仍旧、还是、始终的含义,并训练三次读的感情,体验三次读的层次,训练朗读,体验感情。使学生觉得小罗盘真的神奇。

    最后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揭示小罗盘的奥秘,引导学生说说面对神奇的小罗盘,自己和爱因斯坦一起从疑问、探究、揭开奥秘的过程体会到了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十九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

    2、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内涵,明白其中道理。

    3、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

    教学难点:

    对“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正确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使学生知道爱因斯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研究,后来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2、学习生字:“唤、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前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神奇的小罗盘》。请大家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轻声读一遍课文,想想。提示学生:轻声读怎么读呀?自己能听见就行了。(生读课文)(培养学生轻声读课文的习惯)。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章内涵,明白其中道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爱因斯坦怎么就想起玩小罗盘了呢?轻声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哪句话能告诉我们?

    2.指名说:他小时候生病了。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哄他玩。

    3.师过渡:就是哄他玩的,可爱因斯坦却不断地摆弄起来。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师:请大家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爱因斯坦是怎样摆弄小罗盘的,小罗盘又有什么变化?认真读一读,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来。提示学生: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生默读、画句子)。

    2.投影展示一名学生画的句子。师:一起来看看,你画对了吗?-----这是写小罗盘变化的句子。(师边说边用括号把写小罗盘变化的句子括起来。)画的不对的地方可以像这样修改一下。(培养学生修改的习惯)。

    3.师:再看看第二自然段,爱因斯坦刚刚拿到小罗盘,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指生说:新鲜、好玩、有趣)书上是说的是?(新奇)。

    5.全班交流。

    第一次摆弄。

    (1)课件出示句子:爱因斯坦把罗盘转了一个方向,

    师:结果怎样呢?出示句子:可是,那根针却不肯跟着罗盘一起转,红色的一端仍旧指向北方。

    (3)那小罗盘原来什么样呀?(指生说)出示句子:只见罗盘里有一根针在轻轻抖动。那根针一半红,一半蓝,红色的一端指向北方。

    师:你们都来读读,一边读一边想想小罗盘的样子,读到哪儿就想到哪。练习读。

    师:谁想给大家读读,让我们听清小罗盘的样子。指生读。(师:听你读,我听出来了,小罗盘的指针还在轻轻抖动呢!)。

    (4)师生对读2次。师:爱因斯坦把罗盘转了一个方向,可是,------(生接读)。

    第二次摆弄。

    (2)师:他是怎么摆弄的?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学生加动作读。

    (4)师:他这么用力,在想什么?(课件出示)爱因斯坦把罗盘捧在胸前,身体猛地扭过去,再扭回来。爱因斯坦想:。自己试着说说,指生说(生可能说:红色的一端怎么不指别的方向?为什么红色的一端不改变方向?)。

    第三次摆弄。

    (2)师导读:他顺着转,那根针-------(生:不肯改变方向。)。

    他倒着转,那根针-------(生:不肯改变方向。)。

    他侧着转,那根针-------(生:不肯改变方向。)。

    他快转、慢转,那根针-------(生:不肯改变方向。)。

    (3)无论怎么转,那根针----生接读:始终不肯改变方向。(“始终”变为红色:)。

    (4)师:这句话是不是就是在说那根针不肯改变方向?(课件出示句子:)那根针不肯改变方向。你们把这两个句子对比着读读(课件继续出示句子:)。

    那根针始终不肯改变方向。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2.随着学生说,课件出示句子:可是,他什么也没有找到。这根针的四周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自己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小爱因斯坦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个句子。

    3.小爱因斯坦不禁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读出来课件出示句子。

    是什么力量拉着它,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呢?

    a师引导理解“沉思”

    是呀,是什么力量在拉着这根针?你们也静静地想一想这个问题。

    b品味语言。

    是什么力量拉着它,拉着谁呀?(这根针)。

    师:总是指向北方,如果变成---?好不好,为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是什么力量拉着它,使它指向北方呢?

    指生说。

    c师导读。

    红色的一端一直指向北方,真是让人琢磨不透。难怪他要问------?生接着读。

    他多想知道——?生再读。

    三、识字、写字。

    1.这篇课文里有两个字长得很像,(师出示生字卡片)。

    2.师:读读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相同点:读音相同;都有“奂”,右边也念“奂”,我们汉字中有许多像这样一边表音,一边表意。谁表音来谁表意,请你留心多注意!)(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不同:偏旁不同,意义不同。引导学生结合偏旁理解字义。师:和学生交换书使学生理解“换”和手的动作有关。早上,妈妈呼唤你起床的时候要用----?(嘴)所以,“呼唤”的“唤”是口字旁。

    (3)你能把它们区分开吗?考考你们!课件出示。

    选字填空。

    换唤。

    1、小狗不停地叫(),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2、爸爸和妈妈交()了一下意见。

    自己读题,想想怎么填?写在田格纸上。看谁写得又对又快!生写,师判几个,投影展示一生作品,师:他写得对不对?都谁写对了?举手。祝贺你们!

    (4)指导书写。

    师:怎么把它们写好看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结构,(课件显示结构比例)。你们看看这两个偏旁,说说有什么发现?(提手旁和整个字等高等长,口字旁比较小,写时要偏上)。

    看看右边的“奂”,你又有什么发现?(“呼唤”的“唤”右边的“奂”要写得更宽些)。

    教师板书:

    你们也描一描,练习写两个。

    总结,作业:

    学完这篇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可能说:我想知道是什么力量拉着这根针,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吗?课下可以去读读有关的书,你一定会解开这个谜。

    板书设计:

    神奇的小罗盘。

    思考探索。

    伟大的物理学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一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4、瞧,这美丽的海滩正向我们招手呢!小朋友,这时你的愿望是什么呀?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二

    1、能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能转述“负荆请罪”中将相二人的话,体会“和”的含义。

    2、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智勇双全,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情。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篇二十三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1、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段视频。

    2、出示主题图。(出示课件)。

    3、师生互动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这些图片上都有什么?(师简单介绍图片上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4、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第一名?你们高兴吗?

    (课件出示奥运金牌榜的前五名。)。

    (一)教学例1。

    根据这些数据,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问)。

    板题:《不退位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课件出示)代表团金牌数。

    美国36。

    俄罗斯23。

    1、“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交流反馈。)列出算式并板书:36—23=。

    2、怎样计算呢?

    (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然后指名汇报)。

    (1)口算。

    方法:先算6—3=3再算30—20=10最后算10+3=13。

    (2)列竖式计算。

    师:那么根据摆圆片的方法,你会笔算吗?(其他同学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

    指名到黑板上列式计算,并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列出的算式交流计算方法,教师适时进行讲解、补充。

    教师: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突出笔算过程。

    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1、数学医院。

    师:数学医院的小朋友得病了,你会诊断吗?

    (同桌交流,找出错因,并正确计算。)。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

    (1)个位上的零起占位的作用,不能去掉;

    (2)相同数位应对齐。

    2、游戏互动:猜数字。

    猜猜花朵上蝴蝶下面藏着的是数字几,猜对了蝴蝶就会飞走。(出示课件)。

    完成课堂作业。(课本第20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精选2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