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幼儿园,22篇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2-28 23:04:19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园大班的综合素质评价范文,让您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园大班的综合素质评价范文,让您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凑十法。

    2、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二

    二、活动目标:

    1.理解10以内的数量的排列顺序,知道它们是顺数还是倒数,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2.在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激发兴趣并学会大胆表述操作结果。

    3.对生活中运用顺数、倒数的事例感兴趣,在游戏活动和生活中,学会运用顺数、倒数。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操作材料(幼儿用数字卡、点子卡、师用数字卡点卡、磁钉等)、幼儿左手标记。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点数,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3、环境准备: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在区角中增加适合幼儿进行顺着数和倒着数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基本部分:学习顺数,倒数。

    1、信封里跳出来零乱的点子卡和数字卡(逐一出示在黑板上),我们帮它们排排队:(幼儿操作)要求:先把点子卡和数字卡分类,把数字卡放一堆,点子卡放一堆,然后从你的左手开始排,先帮数字卡排好队,再帮点子卡排好队。

    设疑:

    (1)你是怎样排的?

    (2)你发现了点子卡有什么变化?

    小结: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的一列数叫顺数;数字从大到小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这样的一列数叫倒数。

    2.多形式引导幼儿感知10以内的顺倒数。

    (1)以小猴去观看“火箭发射”的故事情景引入。

    (2)小猴要经过一座小桥,引导幼儿感知顺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数量关系。(上桥顺数逐个多一,下桥倒数逐个少一)。

    教师:小猴上桥时我们数数1-10就是顺着数,小猴下桥时我们数数10-1就是倒着数。

    (3)小猴过了五彩桥,路过十字路口正好遇见红灯(练习倒数)并结合保心社会性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4)到了火箭发射指挥中心,通过乘电梯,进一步让幼儿复习顺数的排列顺序(1楼――10楼)。

    (5)观看火箭发射,让幼儿用倒数的知识来进行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活动。

    (6)小猴和小猪要回家了,乘坐电梯下楼,再次感知倒数(10楼――1楼)。

    (7)游戏“我们一起跳房子”

    教师:跳房子的游戏好玩吗?小朋友想想学,好,我们一起学吧.

    (四)延伸活动:

    下课后我们一起到活动亭玩跳房子的游戏.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脸、刷牙,后吃早餐。

    2、师:去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里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师问好,去区角玩游戏、收玩具、最后跟老师去做早操。

    3、师:吃点心了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点心。

    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说了很多平时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我们做事都有先后顺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先后。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时间与事件先后的理解。

    1、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师: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先后顺序。

    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叶子长出许多叶子。

    2、幼儿分组操作,根据图片内容的先后排序。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生活及自然变化的图片,请小朋友给图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为故事图片排好了序列,来看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给洗手的顺序排序的?

    幼:我们是根据老师教我们的洗手方法来排序的。

    师:这组的是从早到晚的变化排序,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看从太阳到月亮来排序。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师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都学会了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会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的先后顺序,请你说说还有那些?

    妈妈炒菜的时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规律排序。活动的过程能兼顾全体幼儿的需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进步的体验。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四

    幼儿对生活中的“0”,已经有了广泛地接触,对“0”也具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这些经验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为了使幼儿对“0”有个较全面的了解,我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认识“0”》。依据《纲要》和课改新的精神,围绕市级《幼儿园数学活动有效师幼互动策略研究》研究的课题,此教学活动选择的内容极具生活化,提供丰富直观、形象的课件、实物,意在扩展幼儿的视野,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采用“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促使幼儿与教师、与同伴、与材料有效的互动,使之在学中玩,玩中学,从而获得直接的数学的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作用。

    1、了解、懂得“没有”可以用“0”表示,并初步了解“0”还可以表示“起点”、“界限”等,探索“0”在生活中的作用。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操作能力。

    1、课件:图片

    2、教具、学具:3个罐子(内装有硬币、图片)、数字0—6卡片4套;直尺、电话机、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计算器、手机模型手机、温度计、秒表、体重器、电风扇、小钩称图片和实物等。

    1、以玩游戏的形式复习拍手歌。

    师请幼儿各找到一个好朋友玩《拍手歌》游戏,提示幼儿《拍手歌》念到“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猴荡悠悠”即好。

    2、“小猴子荡悠悠,荡秋千玩累了,肚子也饿了,心里想:妈妈为我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课件:小猴子逐次吃桃的过程。

    猴妈妈为小猴准备什么食物?(桃子)

    (1)盘子里有几个桃子?(2个桃子)

    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数字2表示)出示数字“2”。

    (2)小猴肚子饿了,吃了一个桃子,盘子里还剩下几个桃子?(盘里还剩1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1表示)出示数字“1”。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五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大班数学活动:保龄球馆

    舟山海娃幼儿园 虞 益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保龄球若干 记录表 皮球 投影仪 奖品 抽奖箱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六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有两个重要的知识基础,一是学生学习了10的分解组成,知道9、8、7和几凑成10;二是学习了10加几等于十几的计算方法。利用这两个基础,将9加几(8加几,7加几等)利用凑十法转化成10加几,从而解决新问题。学生分析:学生百分之六十已经会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只是熟练程度不够,方法不当,例如还有很多数手指头的,少部分孩子完全不会,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我打算利用交流通过演示、操作,叙述,让不同程度的孩子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设计:

    凑十法不仅是进位加法的重要计算方法,更是数学学习中凑整思想的第一次体现,所以,凑十法的学习非常重要,必须让学生从多样化中感受到它的优越性并掌握凑的方法。只有当他们发现凑十法可以解决不同的进位加问题,才会从内心欣然接受;只有从不同的分解当中才能归纳出凑十法关键:根据要凑十的对象从另一个数中分出相应的数来凑十。本课时是对凑十法的整体感受。下一课时进行熟练化和抽象思考任务。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凑十法。

    2、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

    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

    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

    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

    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

    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题型是我们大大班数学活动的一项附加内容,要上这一节活动也是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应我们家长的要求而添加的。刚开始我们年级组要上这堂课时也经过了研讨,可是我们并没有决定要设计哪个游戏。

    数学课是比较抽象也比较深奥的,于是在决定上这一节活动课时我也是想了很多的方法。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七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感知半圆形的基本特征,初步体验半圆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

    3、对图形感兴趣,培养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较大的圆,中间有切割线,能分成两个半圆;小丑图片。

    2、大小不同的半圆若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看是什么啊?

    2、你们看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圆形名称。

    3、看清楚哦,老师现在要变魔术了。

    4、将圆形拆开成两个半圆形,提问:现在看老师把圆变成了什么形状,你认识吗?引导幼儿发现圆形变成了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5、引导幼儿大胆地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像半圆形。

    二、找出半圆形。

    1、为了欢迎小朋友,老师还带来了一幅画,一起看看吧。

    2、在老师的的道具中,哪些是半圆形的?数一数,一共找到了几个半圆形。

    3、认识了半圆形,老师想请你们帮我整理玩具,老师有许多形状不一的玩具,请你帮他把半圆形的都找出来。

    4、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三、摸摸半圆形。

    1、我们一起来摸摸半圆形,和他做好朋友吧。

    2、引导幼儿触摸半圆形的边角,感知半圆形的特征。

    3、猜一猜,如果把两个半圆形并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

    4、游戏:制作缺少半圆形的道具,然后邀请小朋友来用半圆形给他们补上。

    四、圆圆和半圆。

    1、观察讨论,为什么有的好朋友手中的半圆形拼起来会变成圆形,有的不能?

    2、共同总结:两个大小一样的半圆形才能拼成圆形。

    3、找一找:带着已有的半圆,从众多半圆中找到一样大小的半圆,并拼一拼看看能否成为圆形。

    4、师幼共同验证,跟半圆宝宝再见,结束课程。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八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记录纸数张。

    1.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1.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2.可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九

    1、感受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

    2、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教具:教学挂图(一)中1~10的数卡(2~3套),教学挂图(四)中小动物楼房。

    2.学具:操作材料,1个空白信封,铅笔。

    一、回忆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1、教师: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数字,你在哪里见到过数字?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2、引导幼儿从时钟、电话、汽车站牌、商品标价等多方面感受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了解门牌号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四)及信封,以“小狗邮递员来到小动物楼房前不知道把信送给谁”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分析原因。

    三、讨论明确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隔壁邻居家的门牌号码及楼上和楼下邻居的门牌号码又是多少。教师随幼儿的讲述进行记录。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记录的门牌号码,如401、402、503、604等。

    四、教师:你知道这些小朋友家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导幼儿发现门牌号码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楼层,后面的数字则表示楼层中的第几间,401、501楼层不一样,位置一样,401、402楼层一样,位置不一样。

    五、尝试给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

    1、教师出示“小动物楼房”的作业单,交待设计门牌号码的规则与要求。

    六、 教师:看看小动物住在新楼房的哪一层?然后为每家设计门牌号码。每家的号码不能相同,要让别人能从门牌号码中看出每只小动物住在几楼,谁和谁是隔壁邻居,谁和谁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1、幼儿为小动物家设计门牌号码,教师对出现困难的幼儿给予引导和帮助。

    七、展示布置设计结果,相互学习同伴间的各种设计。

    1、请幼儿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绒板上,并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

    2、观察个别幼儿的作业单。

    1、幼儿相互交流各自设计的门牌号码,感受数字在表示门牌号码时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

    将幼儿设计好门牌号码的一幢幢楼房组成一个小区,引导幼儿为整个小区内的每幢楼房设计楼号。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

    一、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体积。

    二、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和推理能力。

    一、果冻壳(一样大小)、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

    二、操作材料:黄豆、白云豆、蜜枣、玻璃球、小石子各若干份。

    三、两瓶一样多的果汁,乌鸦喝水的图片一张。

    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以客人身份进行招呼,并交代事情。

    幼:好。

    师:这个游戏和我们桌子上的东西有关,大家看一看,桌子上放着三种果实或种子,它们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

    (引出黄豆、白云豆、蜜枣、果冻壳、统计表)

    2、小朋友记录猜想答案,由老师依次将数字填写到黑板上的表格中,并简单分析。

    1、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到底真的可以放几颗呢?

    幼:(想)

    师:好,我们现在就验证一下,进入我们游戏的第二环节,亲手体验做一做。(幼儿跟念)

    2、师:我们还是按表格上排的顺序来验证,那怎么做呢?要求是这样的:(示范)把黄豆放满杯子,压一压,让它和杯口一样平。数一数,一共有几颗?马上把答案写在做一做的空格子里。

    3、幼儿实际操作,教师再次记录幼儿所测结果,并分析幼儿测量出来的数据,根据差异给适当验证。

    1、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爱动脑筋、爱动手,而且记录认真。下面,我们要进入游戏的第三环节――仔细观察找规律。(幼儿跟念)

    2、这个规律就在表格里,大家睁大眼睛,看谁把它先找到。(幼儿回答,老师适当引导,总结出同样的杯子里,身体越小的东西,放的颗粒数越多,身体越大的东西呢,放的颗粒数就越少)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建立凑十法中“十”的模型。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知道如何凑十。

    2、经历知识转化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方法。

    3、体会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完整叙述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小猴子图片、桃子图片、2行5列的大表格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加几。

    为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奠定基础。

    1、师出示课件卡片: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加几的加法,有一只聪明的小猴子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小猴子),有没有信心?请看大屏幕:10+1=10+7=()10+3=()10+8=()10+5=()10+6=()10+2=()10+4=()10+9=()。

    2、小结:10加几等于十几。

    二、看盒子说数。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将盒子建成10的模型。

    1、先来仔细观察一下:一共有几个格子?

    2、如果每格装一个菠萝,一共可以装多少个?

    3、出示9个菠萝图:现在有几个菠萝?怎么知道的?

    4、出示8个、7个菠萝图,提问同上,感受8加2和7加3的模型。

    5、出示10个菠萝图,问答后小结:装满就正好是10个。

    三、小动物们的问题。

    体会凑十的`优越性,初步感受凑十需要从一个数里分出一部分和另一个数组成10。

    1、小猴的桃子,9+3。引出凑十法,从多样化中初步感受凑十法的优越性。

    (1)出示10个格子的盒子装有9个桃子,盒子外面有3个。师背景叙述:爱劳动的小猴帮妈妈摘桃子,昨天摘了一些放到盒子里,看一看是几个?(9个)今天又摘了几个?(3个)。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能解决什么问题(提一个数学问题)?(两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你知道吗?怎么知道的?可能出现点数、接着数和凑十法,对于前两种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一遍即可,凑十法做重点分析。教师对凑十法的引导语:从外面拿一个放进去装满正好是10个(板书10),10加剩下的2等于12。启发其它孩子理解,提问: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谁来再说说?/一样想法的请举手,再来说说。引导其它孩子评价,教师定性评价语:不仅快,而且一眼就看出一共是12个。

    (4)教师在课件上圈出盒子,小结:将盒子装满凑齐10个,加上盒子外面剩的2,一眼就看出是12,又快又简便。这真是一个有魔力的盒子,只要你将它喂饱(装满)它就告诉你答案。结语:凑十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计算方法。

    教师小结:脱离实物进行凑十。

    1、说图意、提问、列式。

    2、说计算过程。提问:怎么凑十?

    教学反思: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数字排序的知识,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ppt,数卡。

    学具: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课题。

    (1)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两辆车子的照片,你能找出两辆汽车的不同吗?

    (2)小结:看车牌号码,每一辆汽车都有属于自己的车牌号码。它就像车子的身份证一样。

    二、学习排列,掌握方法。

    1、操作:请幼儿来说一说,教师记录(示范操作123)。

    3、提示:小朋友看老师把这些组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吗?

    4、小结:其实,老师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1当开头,排出以1开头的组合按顺序有123、132;再以2为开头,按顺序有213和231;然后从3开头,按顺序有312、321,固定开头数字,把后面数字交换位置。这样的话,大家看起来又清楚又明白。

    (二)操作练习,巩固知识过渡:不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学会这个好方法呢?接下来,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送去一辆小汽车,但是老师要用这车牌号码考考你们。

    1、要求:老师这儿还有三个不同的数字,请你用这三个数字用我们先固定开头的方法排列出它们所有的组合,请5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下面的小朋友可以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有没有重复或遗漏。

    2、讲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用上这个好办法全部把它写出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过渡: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送去了一辆车,可是这个车没有车牌号,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一个。

    1、要求:请小朋友用老师纸上给你的三个数字排列一下,看能排几组,有的老师已经写了数字提示了小朋友,每个数字在组合里都要用一次但不能重复或换数字。请你们来试试。

    2、教师指导,并拍照片,请另一位老师输入电脑。

    3、将电脑中的作业照片进行讲评。

    4、小结:大多数小朋友都把它写出来了,小朋友也学会了这个好方法,既快又清楚。

    三、图片展示、数字运用。

    1、ppt展示介绍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数字,请你回去再找一找好吗?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数字组合,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多,不同的地方出现的数字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下次请小朋友来聊一聊生活中数字的用处。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三

    1、引导幼儿实物学习2的减法,认识减号并理解其意义。

    2、学习用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达的图意,体验“还剩”的含义。

    书两本、磁性小兔2只、数字1、2和减号、等于号若干。学具盒每人一个。

    1、做“碰球”游戏,复习2的组成和分成。

    “今天我们来做碰球游戏,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要是2。”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幼:嘿嘿、你的1球碰1球。

    2、复习2的加法。

    事件二、生日那天、爸爸送给芳芳一个娃娃、妈妈又送给芳芳1个娃娃,她一共有几个娃娃?(2个)同样让幼儿在黑板上将算式列出来。

    2、学习2的减法。

    (1)、出示两本书:“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了什么?”(2本书),老师有2本书,给了1本给小朋友,老师手里还剩下几本书?(1本)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可以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的事情。老师出示算式2—1=1。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师手里有2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2)给了小朋友1本书用数字几来表示?(1),手拿减号(—),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读作2减1等于1。这道算式你们会读吗?大家一起来读两遍。

    (2)、出示磁性小兔:“草地上有2只小兔,走掉了1只小兔,草地上还剩下几只小兔?你是怎么知道的?谁会用一道算式来记录这件事情?大家看他记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说说这道算式,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减号表示什么?还剩下几只小兔/(1只)。他记的对吗?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道算式。

    小结:这两种情况下,物体都变得比原先少了,说明就要用减法算式。

    3、幼儿操作,复习2的减法。

    (1)、先交代要求,听清老师说的题目,再用数字和符号摆出一道算式题。

    (2)、请小朋友轻轻打开学具盒,听老师报应用题,幼儿摆算式。

    (3)、摆好后检查幼儿幼儿的操作结果。

    (4)、请个别幼儿读一读他的算式。

    4、要求幼儿收拾整理学具盒。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四

    活动目标:

    观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记录剥花生仁的情况,学习简单的统计数据的.方法。

    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花生人手10颗,点心盘和小碗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张。

    智能ab猜试题。花生类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花生果的外形。

    好,现在开始吧!

    3.请幼儿剥花生,一边剥一边进行记录。

    4.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记录剥下的结果。

    5.鼓励已剥完的幼儿说说游戏结果。

    6.统计数据。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五

    目标:

    1、学习4的组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

    2、学习用实物和数字表示这个过程。

    准备:

    圆点图片卡1、2、3、4及分合号;数学练习册。

    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2、3的组成。

    教师:“上次我们学习了2和3的组成,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2、学习4的组成。

    (1)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4的组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看一看:教师逐一在黑板上画出四只桃子,引导幼儿把四只桃子分别放在下面两个盘子里(用笔画)。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不会画桃子的幼儿可以用圆来代替)。

    教师:“我们请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只桃子分放到下面两只盘子里,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看看他有没有分对?”

    (3)老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操作情况,一起学用完整地话讲述分解的图。

    教师:“我们来看看刚才小朋友分的苹果对不对?谁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师出示带有四个小圆片的图片)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分解四个小圆片。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怎么分苹果了,老师现在把苹果换成了小圆片,有谁会分?”

    (5)请个别幼儿来做数学4的分解,其他幼儿一起验证是否正确。

    二、个别操作。

    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知道分桃子时下面要画桃子而不能用数字来代替,下面有几条线就是有几种方法。分解数字时下面就要用数字来表示。

    教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第25页,完成4的分解组成及加减法”

    教师:“做加减法时,题目的要求是:右边每个盘里原来有4个桃子。小动物们分别拿走了几个?还剩几个?听清楚题目,想好了再做。”

    三、评价幼儿的操作情况。

    1、对上课认真听讲并独立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予以表扬。

    2、对能力较弱的幼儿再进行重点指导,直到弄明白为止。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六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1、经验准备:

    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

    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

    (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七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八

    1、通过将花片进行分类、排列、记录,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具:

    1、幼儿人手一份双面操作板和积塑(大、中、小各十个)。

    2、记号笔人手一支。

    3、同样长度即时贴两条。

    教具:

    1、示范用操作板两份。

    2、小橘子、大苹果各一个。

    1、导入活动,出示花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这里有什么?(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不一样。

    (1)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师:请你们帮忙做件事,给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队。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问:

    *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

    *第二、第三条线上呢?

    师: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数字记在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操作,用花片在纸板上排队。

    (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并讨论“为什么都是十个,队伍却不一样长呢?”

    (因为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4)小结:相同数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 观察纸板另一面,提问:

    *看看纸板上的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用的花片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一样;不一样)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寻求答案。

    (3) 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花片用的数量多,大花片用的数量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 出示橘子和苹果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橘子和苹果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

    (橘子小,排的队伍长;苹果大,排的队伍短。)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橘子和苹果谁用的多?为什么?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大的苹果用的数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数量多。

    (2)师幼游戏“走钢丝”。

    *老师和一幼儿走“钢丝”,全体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为老师和幼儿点数步子。

    师:“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大家帮着数数用了几步?”

    *讨论: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结:走一样长的“钢丝”,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脚小,用的步子多。

    师:让我们把今天的许多新发现、学会的新本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吧!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十九

    1.初步了解生活中许多物体呈格子状,感知格子的特征。

    2.发现并准确说出棋子在格子中的位置,能看棋谱听指令准确找到位置。

    3.促进数学空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发展,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

    1.课件、多媒体设备。

    2.人手一张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图谱,12格格子的大图谱。

    3.布置“寻找周围象格子形状的物体”之任务。

    1.情境导题,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呈格子形状。

    (1)看课件,猜一猜礼物(格子)。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放课件,至出现格子)。

    (2)寻找和回忆生活中的格子。

    (3)续看课件,了解生活周围有许多东西呈格子状。

    2.游戏激趣,感知格子的特征。

    (1)出示课件格子。

    师:那这个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相同的小格有几个?横线有几条呢,竖线有几条呢?(总结:有八个相同的小格,3条横线,5条竖线)。

    (2)自由摆放棋子,感知点、线、间。

    (3)看课件中的一个棋子,说出位子。(在第几条横线、第几条竖线上)。

    师:看,有个棋子要跳出来了,看看它在什么位置,你能说出来吗?

    师:这颗棋子又动了,现在说说它在哪里?(四个位置)。

    3.追逐游戏,感知方位及空间。

    (1)8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师:它要召集很多朋友和它一起玩游戏,它跳到哪,你就追到哪,如果你放对了我们就逮到它们了。(播放课件)。

    (2)9格格子游戏,棋子由1个、2个、4个、6个递增。

    方法同上,速度加快。(播放课件出示9格格子)。

    (3)捉迷藏游戏——找一个的棋子位置。

    教师说出棋子的位置,让幼儿用魔棒轻击,课件回应,对的会出现棋子,错的会“哭”。

    同法,让幼儿说出棋子的位置,另一幼儿用魔棒轻击找出。

    4.竞赛合作游戏——12格格子游戏。

    幼儿分三组,每组6人,幼儿作为棋子,看课件在地上的大格子上站好相应的.位置。

    师:我们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白队,棋子们出绝招了,它们在哪我们就追到那。(播放课件,6次)。

    生活中的格子游戏。(在区域活动中进行)。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存在有规律排序的现象,如在衣服、窗帘、壁纸的图案。有序排列的图案美化物品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排序规律的好奇心。

    1.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大胆创新,探索按多种规律排序。

    3.体验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

    1.雪花片幼儿每人1份,红、蓝彩珠,绳子,彩色纸条,胶水若干,“幼儿学习材料”――《秋天多美好》。

    2.教室中悬挂红、绿两色按递增和递减规律交替、重复做成的两条彩旗挂饰。

    (1)出示“小熊的新房”图片,请幼儿观察有规律的地方。

    是按照2小1大、3小1大、4小1大的顺序,蝴蝶是按两只向上飞、两只向下飞的顺序等。

    (2)引导幼儿梳理、记录排序的多种方法。

    小结:小熊的新住处布置得很有规律,有的是按abbbabbb式交替排列的,有的是按

    ababbabbbabbbb式递增排列的。

    2、引导幼儿分组设计排列顺序。

    (1)为小熊家门前的小路铺设有规律的路面。

    提问:怎样用雪花片帮助小熊铺设一条漂亮的小路?鼓励幼儿按雪花片的数量或颜色交替变化的规律铺设。

    (2)请幼儿帮助动物们做项链送给小熊。

    请幼儿用长绳穿彩珠做成项链,比一比谁穿得漂亮。引导幼儿按交替、重复的规律穿珠。

    例如:按红珠子的数量不变、蓝珠子逐一增加的规律穿珠子。

    3、鼓励幼儿交流作品,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1)请个别幼儿完整介绍自己铺设的小路或设计的项链的创作规律。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同伴设计的规律。4、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事物重复变化的乐趣。

    小结:生活中的很多地方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例如:家里的窗帘、被单的图案,公园里摆放的花盆,婚礼上的气球拱门等。事物的重复、交替变化装扮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一

    1、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2、指导生活中的叠放物品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3、愿意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合作时尊重他人的意见。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五种颜色的积木、餐具若干,记录纸和笔。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引发孩子的兴趣。

    教师:老师带来了很多积木,我们今天来玩堆积木游戏,你们想玩吗?

    2、通过游戏,初步感知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是老师堆的积木塔,大家要接受我的过关大考验才能玩游戏哦!教师出示不同颜色或形状搭成的4层积木塔。

    第一关:引导幼儿分别从上至下,从下至上数分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体?如第一层是红色立方体形状的。

    第二关:这一层积木的上面一块和下面一块积木分别是什么颜色和形状的?(指着中间的一块问)。

    第三关:请仔细观察这个积木高塔,记住每一块积木的叠放顺序。然后教师用布把积木塔盖住,让幼儿四人一组回忆积木塔叠放顺序搭出一座一模一样的积木塔。

    3、幼儿展示操作的结果,看一看与老师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描述某一块积木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是什么颜色和什么形状的积木。

    4、通过实际操作引发幼儿发现叠放物品的好处。

    ——四组变两组,两组的积木合在一起,想办法把这些积木搭起来,思考怎样搭最高。

    ——活动快结束了,咱们把积木都放回篮子里吧,(教师随意放,结果积木放不下)积木放不下,有什么办法让积木放得下呢?启发孩子叠放整齐。

    5、发散孩子思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叠放的。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发现把物品一个一个地叠放在一起就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但叠放时小朋友也要注意哦,有的物品是不能叠放太高的,如家里的陶瓷碗,如果太高容易歪倒,就会把碗打破。

    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都很感兴趣。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看,孩子对上下叠置的空间位置关系都很明确,能清楚地分辨从上往下数与从下往上数的位置关系。在这个活动中我还注重一点就是根据我班孩子合作能力比较差这一点,所以我设计的这个活动大多数都是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如在第二个环节的闯关游戏,从4人到8人一组,在第一次游戏时有个别喜欢表现的孩子(钟镇阳、陈朗)不理同组的同伴,自己拿了积木就搭,结果他们组是最后一个完成的,于是我与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为什么?引导孩子商量着怎样合作完成任务。在后面的两个闯关游戏中孩子基本上都能做到商量合作完成任务,而且每一次完成任务后孩子都很有成就感。在最后一个环节与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叠放的物品时,孩子们的发言也非常积极,也发现了叠放的好处,如占用的空间少,又美观等。

    从这个活动的效果看,孩子对空间位置都比较熟悉,叠放的物品会比较节省空间,同时也很整齐的道理孩子也懂,如果能把重点放在实践学习如何利用空间位置上,如让孩子摆放积木,让孩子思考怎样摆放可以装得最多,把各种不同大小的玩具放进柜子的那一层最合适等,对我班的孩子挑战性会更大一些。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篇二十二

    数学

    1.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3.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

    1、活动重点: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2.活动难点: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

    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练掌握数字9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学课件,每人一套数字卡片、每组一套9的加减算式。

    一、情境游戏“小猪佩奇来做客”,复习9的组成。

    1.出示图片,练习9的八种分合。

    提问:9可以分成几和几?

    二、根据“乔治弟弟过生日”情境摆出加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

    1.观察生日帽的颜色,理解图意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列出加法算式“8+1=9”,理解数字及符号代表的意义。

    (2)观察讨论,尝试列出新的算式“7+2=9”。

    提问:不同图案的生日帽,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气球的大小及形状,摆出加法算式。

    (1)根据气球大小不同列出加法算式“6+3=9”。

    (2)根据气球形状不同列出新的算式“5+4=9”。

    提问:不同形状的气球,可以列出怎样的加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4+5=9”与“5+4=9”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三、根据“给乔治准备礼物”情境摆出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1.观察小熊图片,学习理解图意摆出减法算式。

    (1)根据图片学习摆出减法算式“9-4=5”,理解数字符号代表的意义。

    (2)根据小熊的大小不同,尝试摆出新的算式“9-3=6”。

    提问:大小不同的小熊,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2.观察大小及颜色不同的汽车,列出减法算式。

    (1)根据汽车颜色不同列出减法算式“9-2=7”

    (2)观察讨论,根据汽车大小不同,尝试列出新的算式“9-1=8”。

    提问:不同大小的汽车可以列出怎样的减法算式,请你摆一摆。

    (3)观察“9-2=7”与“9-1=8”两个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三、分组探索“生日会场”中的加减算式,感受其中蕴藏的数学秘密。

    小组合作,找出棒棒糖、杯子、彩旗、蝴蝶结中蕴藏的算式。

    送生日祝福,引发继续探究寻找相关算式的兴趣。

    活动中我以“小猪佩奇给弟弟过生日”的情境,在一步步的推进中,引导幼儿列出9的加减法算式,并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活动中我注意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事物的不同之处,能够找出图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感知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1.目标的调整。

    我将目标调整为:学习9的加减,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能根据事物大小、颜色、图案、排列等特征,快速准确的摆出9的加减算式;感受生活中蕴藏的数学秘密,愿意参与数学游戏。目标借助于游戏情境,易于幼儿理解,达成度更高。

    2.巧用卡通形象及场景,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利用“佩奇给弟弟布置生日会场”“准备生日礼物”的环节,引导孩子观察数量的关系,并且列出算式,在列出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提供操作材料,给与操作机会,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为幼儿准备了适合每个孩子使用的教具,让每个人都能够有操作的机会,在操作中认知9的加减法,并且从观察、讨论、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减数和差的互补规律。

    优秀幼儿园大班数学凑十法教案(通用2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