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六年级,教学设计,17篇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 行政公文 ]

    行政公文 时间:2023-11-13 13:40:44 热度:20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学计划是一份详细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等的文档,它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学计划是一份详细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等的文档,它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而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一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二、课前准备。

    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三、教学过程:

    (一)画面引入。

    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教师相机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

    (二)上台介绍。

    教师可请1到2名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教师将学生述说过程中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

    (三)小组交流。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

    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

    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

    (四)指导选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

    (五)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试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区别同音形近字,积累比喻句、名言警句。

    重点难点:

    1、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正确区分同音形近字,积累比喻句、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语文就像一个大乐园,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园地八”,在那里,一定会使你有很多收获。

    二、学习“我的发现”。

    1、同学一个意思,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表达。不信,请读一读“我的发现”里面的句子!

    2、学生轻声读“我的发现”。

    3、读了这三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

    5、赛读这三个句子,看谁把不同的语气表达得最好。

    6、师生共同再找几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学习“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2、习“我会读”。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5)你也仿照书中句子说一个句子。

    3、学习“读读背背”。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4)你还知道哪些名言警句,跟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小结本课。

    作业设计:找一找,你还收集到哪些名言警句,挑一句你最喜欢的,抄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科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造条件,使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展示,帮助学生养成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养成查找资料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口语交际”。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二、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三、登上“展示台”。

    开展“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科学知识。

    1、科普读物展示会。

    (1)学生交流自己从科普读物中了解到的科学知识。

    (2)学生交换科普读物,拓宽知识面。

    2、“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展。

    (1)小组交流各自手抄报上最有兴趣的科学知识。

    (2)学生在班级报上粘贴自己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学生走下座位,互相欣赏。

    四、查询“宽带网”。

    1、自由阅读短文。

    2、小组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

    (1)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

    (2)你想了解哪些科学家或科学成就,应该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五、总结本课。

    作业设计:

    向爸爸、妈妈汇报你这学年的收获,再说说新学年的打算。

    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我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

    日积月累区分形近字比喻句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展示台。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三

    1、学习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2、通过交流,懂得一些和戏曲有关的词语,了解戏曲。

    3、学习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讲清楚讲准确。

    4、理解并积累一些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

    2、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

    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出示课件1:课题】。

    交流平台。

    2、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课堂笔记的。

    3、教师结合实际例子总结讲解。

    4、出示【课件2】。

    课堂笔记要记什么?

    v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v有疑问需要继续思考的或者需要查资料的内容。

    v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

    5、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记的笔记有哪些,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记这些。

    (板书:做好课堂笔记)。

    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的词语。

    【课件3】。

    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

    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打圆场。

    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

    2、指名读词语,教师纠正。

    3、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理解的词语和同学说一说。大家都不理解的可以查查字典。

    4、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每一小组汇报一行词语,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解释。

    5、没有解释清楚的词语或大家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来讲明白。

    (板书:了解戏曲名词)。

    二、学会把事情说清楚。

    1、仔细读题目中的要求,看看题目中要我们做什么。

    2、结合小台灯图画,独立阅读《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找出小台灯做错的地方。

    3、交流:制作者制作小灯泡是根据《说明书》上哪句话制作的,为什么做错了?

    (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没讲清楚铅丝的另一端从乒乓球的哪一边插入,小灯泡要在灯罩内还是在灯罩外。

    4、思考:这句话怎样改才能让制作者看明白应该怎样做?

    5、学生修改说明书上的相关部分。

    6、汇报,交流修改的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板书:学习说明语言)。

    1、出示成语。

    【课件4】。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2、学生自读,读不准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小组交流:正确认读和理解词语。

    4、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先正确读出,然后说出成语的意思。

    5、教师纠正指导。

    (板书:积累艺术词语)。

    板书设计。

    做好课堂笔记。

    了解戏曲名词。

    学习说明语言。

    积累艺术词语。

    教学反思。

    在口语交际时,我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平时的学习积累,积极地说出了自己的做法,丰富了交际的内容,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想交际,也乐于交际。“词句段运用”部分有两项内容。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相互交流一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教学时注意适时地补充拓展戏曲知识,让学生理解艺术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学会自己去改正错误。“日积月累”这部分,学生始终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确读写、理解成语,不断地发现这些成语的妙处,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悦。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展示的特色平台,在这片园地里,学生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四

    课文作者:

    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汤亚梅来源:

    【预设目标】。

    1、能用简单句式做自我介绍;在交流、倾听中知道和了解一些有趣的动植物。

    2、多交几个新朋友,能简单介绍别人,并懂得交往的基本礼仪,在交往中感受愉悦。

    3、对生物产生兴趣,感受动植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

    【课前准备】。

    请学生了解一种有趣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

    《有趣的动物和植物》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低年级学生对动植物有着较浓厚的兴趣,学生把自己当作一种有趣的动植物,通过创设一个“交朋友”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有趣地介绍、交往,并在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学生学善于交际、乐于交际,并从中感受动植物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自我介绍。

    1、导入。

    2、进行自我介绍,并展开互动交流。引导:其他的朋友们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机动:弹涂鱼的录音介绍。并作交流:弹涂鱼的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记住了这一点呢?(学生如不能较有趣地进行介绍时可作这样的范例引导。)。

    二、营造交际氛围,引导交朋友。

    1、互相介绍自己,自由交一个新朋友。

    2、请两组表演。引导学生评价:他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比你们要交得好?重点引导如何交际:交往时的态度要大方、自然、有礼貌。

    3、播放《找朋友》,再度自由交往。

    三、转换语言角度,介绍一个新朋友。

    介绍新认识的好朋友。引导:别人把你介绍给大家的时候,你可以怎么说呢?如果你觉得满意你就谢谢他,如果你还不满意那你自己再来补充。

    四、引导组合情景,介绍几个新朋友。

    1、引导学生组成一个个“小小动物园”或“小小植物园”。通过准备,介绍组内的几个新朋友。

    2、交流,评价。

    五、师生共同小结,快乐结束课堂。

    师:这次聚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新朋友,收获真大,开心吗?那就带上你的新朋友,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在音乐《找朋友》中结束。

    来源:

    其他教学资料: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五

    学生应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及时到位。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有质效地领略知识的重要性。

    预习要求具体如下:

    1、认真初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批注词义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摘抄(必须落实在预习本上)。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并概括课文大意,初步学会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或是读后的初步感想和不懂的问题。(标在书上或者课文旁边)。

    4、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六年级语文学习方法二:课堂听讲要专注。

    有了课前充分的预习,加上课内的认真听讲,全情投入在于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学习要精神专一,听讲要全神贯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勤于动脑、勤于表达、勤于笔记。(学会先听老师讲读分析,随即快速作笔记,加强理解感悟)。

    六年级语文学习方法三:课堂笔记要精确。

    课堂有效地进行听讲学习,充分做好随堂笔记,做到速度快捷、有条不紊,为课后的温故知新做好准备,为阶段或终期复习做好准备,还便于摘抄好词佳句,便于长久积累。

    六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四:作业完成要质效。

    小学语文的作业类型无非就是预习,做练习,写小作文这几个方面。同学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应该注意:预习时应该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同时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作业,平时多看书,将一些好的作文素材或者是名言佳句摘抄下来,能够帮助写作水平的提高!再有一方面就是要注意平时写字的工整,多练字,对于考试时书写版面工整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身边的科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创造条件,使学生收集的资料得到展示,帮助学生养成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养成查找资料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自己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口语交际”。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二、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三、登上“展示台”。

    开展“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科学知识。

    1、科普读物展示会。

    (1)学生交流自己从科普读物中了解到的科学知识。

    (2)学生交换科普读物,拓宽知识面。

    2、“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展。

    (1)小组交流各自手抄报上最有兴趣的科学知识。

    (2)学生在班级报上粘贴自己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学生走下座位,互相欣赏。

    四、查询“宽带网”。

    1、自由阅读短文。

    2、小组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3、师生共同交流。

    (1)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

    (2)你想了解哪些科学家或科学成就,应该从什么渠道去了解。

    五、总结本课。

    作业设计:

    向爸爸、妈妈汇报你这学年的收获,再说说新学年的打算。

    板书设计:

    我的发现。

    我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

    区分形近字。

    比喻句。

    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学科学爱科学。

    用科学。

    展示台。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七

    同学们,大家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

    八、作业乐园:

    写完读给爸爸妈妈听,与他们分享你的奇思妙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评赏析习作,学会欣赏、修改作文。

    教学流程:

    一、教师评点本次作文情况。

    二、赏析佳作。

    1作者亲自朗读。

    2同桌互相读。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八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识字加油站。

    1.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

    2.(课件出示字词)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读词语,说发现。

    4.从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第一组句子)。

    1.读句子,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2.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c.小组交流发现。

    d.全班汇报。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a.小组合作交流分类。

    b.汇报分类结果。

    3.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句子。

    2.读句子,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3.尝试背诵。

    五、总结。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九

    1.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学习拟出合适的题目。

    3.学会正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及方法。

    4.了解柳公权楷书的特点。

    5.理解积累鲁迅的名言。

    教学重点。

    学习把握主要内容,积累鲁迅名言。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一、回顾所学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要把文章写得具体而有条理,编写作文提纲是个好办法。详细的作文提纲就是一篇文章的整体骨架。编写作文提纲关键是在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之后怎样处理我们所选择的材料。

    列提纲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了更明确地表现文章的结构的各个部分,我们还可以把重点材料看做一个整体,依据上述方法把材料再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各个部分的子标题排序,从而更加清晰具体地表现整篇文章的脉络。

    2.回想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暂时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2.把各部分连起来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地球虽然美丽壮观,但是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

    3.讨论:怎样才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教师明确:

    (1)先了解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

    (2)关注文章的题目,抓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有帮助。

    (3)针对不同的文章,灵活运用不同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词句段运用。

    一、分析题目妙处,拟出合适题目。

    1.出示四组学过的课文题目。

    【课件2】。

    (1)少年闰土狼牙山五壮士军神。

    (2)开国大典草船借箭“诺曼底”号遇难记。

    (3)竹节人桥芦花鞋。

    (4)草虫的村落在牛肚子里旅行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学生讨论:这四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

    3.学生反馈,其他同学可以纠正或补充。

    4.教师明确:

    第一组和第三组是点明文章写作对象,第一组的写作对象是人,第二组的写作对象是物。

    第二组这些题目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四组这些题目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练一练【课件3-5】。

    记忆中,我第一次走进商店时,大概四岁。一进门,就被满柜台可爱的糖果吸引住了。我贪心地要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糖果。售货员是位态度亲切的阿姨,她问我:“你有这么多钱吗?”

    “我有许多钱。”我伸出了紧握着的拳头,将一大把的硬币放在她的手中。

    阿姨一下子愣住了,盯着她手中的硬币看了老半天,然后,她又看看我。

    “够了吗?”我有些忐忑不安地问。

    我想,多了一点,我还要找些钱给你。”说着,她转身拿了两个硬币放在我手中。

    很多年过去了,我现在和妻子经营一家海鲜店,供应各种新鲜活鱼。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弟弟来到我的店里,两个小孩瞪着大大的眼睛,盯着那些水里游动的美丽的鱼儿,看了老半天。

    “这条鱼卖吗?”那个小男孩指着一条惹人喜爱的热带鱼问。

    “当然卖啊,只要你们有钱。”我说。

    “我们有很多钱。”小女孩自信的回答,给了我自信的感觉。

    当小女孩紧握着的手呈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我知道小女孩要说什么。她的小手松开了,在我手里,她放了三枚小小的硬币。那时候,我才猛然意识到那位阿姨当年的心情。

    “够了吗?”小女孩轻轻地问了声。

    “我想,多了一点,我还要找些钱给你。”我回身,拿了两个硬币放在她手里。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1.源自短文,可以是:,

    2.根据主要内容和中心自己概括,还可以是:

    (参考答案:1.“我有很多钱”或“够了吗?”或“我还要找些钱给你”或“两个硬币”;2.保护童心或呵护童真)。

    二、读懂词语意思,领悟深刻含义。

    1.认真读一读两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2.第一行是修饰词相同,但描写对象不同。第二行是描写对象相同,前面表示范围的词与不同。

    3.选择一个词语,注意描写对象与修饰词,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4.小组交流,看谁写得最好,取长补短。

    书写提示。

    出示柳体楷书,领悟字体特点。

    1.出示作品,学生欣赏。【课件6】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教师补充柳公权及“楷书四大家”资料:【课件7】。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人。官至太子少师。工书,正楷尤知名。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楷书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蒙诏帖》《送梨帖题跋》。

    2.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3.了解柳公权,明确字体特点。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特点: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4.出示柳公权其他作品,引导同学们再次欣赏。

    学习鲁迅名言,领悟精神内涵。

    1.学生自读鲁迅名言,说说懂了多少。

    2.指名读名言,教师纠正指导。【课件8-11】。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要敢为天下先,要敢于披荆斩棘,勇于开拓创新。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是说明中国人中有骨气、有自信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3.自读积累,领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内涵。

    教学反思。

    本设计重点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先自己尝试,在尝试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自我建构。经历曲折是为了丰富经验,在问题中不断探索,能够使学生能够在反复尝试中收获探究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快乐。

    我总在思考怎样让学生积淀文化、增长智慧,我认为语文园地形式的学习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和感悟,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繁琐的讲解和分析,减少机械的、重复的抄写练习,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和探究思考,在大量的阅读、积累、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吸收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4.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教具准备:

    自制flash课件、internet网络、平台、提供学生上网帐号。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理清文章,感知形象。

    1.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初学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用一、二句话说一说。

    [预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桑娜和她的丈夫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但仍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样一件事。

    二、深入课文,读中悟情。

    (一)师:请自由朗读课文的1-7自然段,看看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都会有哪些感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写感受、找问题;

    2.师巡视,并于个别学生交流。

    [预设]。

    感受:a、贫穷b、勤劳c、辛苦(危险)。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朗读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和桑娜为丈夫担惊受怕的句子。

    [练习]。

    (出示课件)学生进行练习。

    师小结。

    三、读悟结合,感受美德。

    1.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快速默读课文,用曲线画下来。

    2.生讨论、交流。

    3.指名读课文,师相机作朗读点拨。

    4.谁来说说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生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小结全文。

    2.总结升华。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一

    1.认读2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艰难困苦如同一个筛子,筛掉弱者,留下了强者。

    想象女友不畏艰难在狂风暴雨中前行。

    联系上下文理解看门老人的话。

    投影片文字。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

    (筛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暴雨筛?)。

    1.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随文纠正读音)。

    教师重点指导如下字词的读音。

    牛仔鼓胀如帆裹挟渺无人迹沮丧撑开。

    2.同桌互读。

    3.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给课文分部分?说一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的女友是怎样做的?读了课文你从中受到哪些启迪?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动笔画一画、做批注。

    (2)生独立读—画—批。

    (3)集体交流。

    a.教师点拨的重点: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2)展开丰富的想象,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更加体会到女友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b.理解老人说的话。

    (1)出示投影。

    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2)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3)联系上下文内容谈一谈你的理解。

    (4)再读一读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生活中的实际谈。

    (5)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6)将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和我的做法结合起来读,感受理解。

    (7)此时你们明白了题目“暴雨筛”的意思了吗?

    1.读了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迪?(可以对题目、环境描写、女友在暴风雨中的情景、老人的话)。

    2.将自己最深的感受写下来。

    6暴雨筛。

    筛掉:胆小的、思前想后的人。

    留下:最有胆量、最不怕吃苦的人。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二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3、练习续写课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和桑娜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了解当时俄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齐读课题《穷人》。

    二、整体感知

    1、提问: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穷人?——桑娜和渔夫和他们的五个孩子;西蒙和她的两个孩子。

    2、我们之前也学过许多小说,比如(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有什么?——环境、人物、情节。那么谁能结合这三要素,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齐读课文主要内容)

    三、体会“贫穷”

    1、“渔夫的妻子……补一张破帆。”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回来。”

    3、“桑娜沉思……菜只有鱼。”

    学生自由找出以上句子,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提示:用找关键词的方法,并指名朗读。

    4、提问:“菜有鱼”和“菜只有鱼”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回答,指名2人有感情朗读。

    5、提问:这样一个家庭,如果再加两个孩子,他们会过得怎样?——更贫穷,丈夫会更加?——不顾惜身体,桑娜会更加?——辛苦操劳。不仅没有鞋穿,甚至连黑面包也没得吃。由此我们看出这一家人?——生活贫穷。

    6、师:同学们,我们虽然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但可以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来体会,齐读这三句话。

    7、提问:不仅是桑娜一家,还有谁也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西蒙。这样一群穷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屋外……拍打着浪花。”你体会到了什么?——环境恶劣。

    8、提问:生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的处境一定更加艰难了,像这样没有直接写出贫穷,却通过人物或环境描写来衬托出贫穷的手法,就叫做?——侧面描写。

    9、师:伴随着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桑娜他们艰苦地生活着,齐读句子。但他们虽然贫穷,却拥有许多美好品质。

    四、体会美好品质

    1、快速浏览课文,找找他们拥有怎样的美好品质?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2、派代表发言——善良、勤劳。出示填空:桑娜和渔夫虽然生活贫穷,但他们却拥有( )。

    3、体会“勤劳”——“海上……睡着。”

    提问:哪几个关键词直接写出桑娜勤劳?——“干干净净”、“闪闪发亮”、“白色”。所以即使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而舒适”,孩子们才能?——“安静地睡着”。

    4、体会“善良”——“她的心……不可。”

    (1)提问:“这样做”指什么?——收养孤儿。

    (2)指名读句子,说说从蓝字“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中体会到什么?——内心矛盾。

    (3)具体说说这种矛盾,填空:如果收养了两个孩子,就会________;如果不收养,就会________。

    (4)可她还是做了,而且非做不可。提问:这是个什么句子?——双重否定句。换成肯定句怎么说?——“必须这样做”,作用是?——加强语气。

    (5)师:由此看来,桑娜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让我们读出她这种矛盾又坚定的心情,全班齐读。

    (6)提问:这样的心情在文中不止一处,谁能找到?——“她忐忑不安地想……也好!”

    a、提问:哪个关键词最能概括她的心情?——忐忑不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心神不宁,七上八下。

    b、提问:她会忐忑不安地想些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发言。

    c、提问:除了关键词,作者还借助什么表达桑娜内心的矛盾?——省略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思维断断续续。

    d、师:桑娜连思路都是断断续续的了,说明她心理既害怕又纠结,可最后还是做了什么决定?——收养孩子。

    e、师:那我们在朗读时,也要读出省略号背后的害怕、犹豫和坚定,现在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自己用心体会。

    f、指名2人有感情朗读。师评价:同学们感情真挚,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娜?——善良。所以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要关注标点符号的作用。

    5、此时,渔夫回来了,桑娜还是告诉了他实情,对于她的决定,渔夫同意吗?——同意,读24段。

    (1)提问:“皱起眉”、“严肃忧虑”是对渔夫的什么进行描写?——神态。这样的神态说明了什么?——问题很严重。但他还是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得把……醒来。”

    (2)提问:找到哪个关键字?——“熬”,说明在他心中,宁愿( ),也要( )。

    (3)齐读渔夫的话,感受其高尚品质。

    (4)师:在体会人物品质时,我们除了关键词、标点符号之外,还能借助人物描写来帮助感受。

    (5)师:桑娜和渔夫的物质生活虽然是贫穷的,但他们有着勤劳、善良的品德,现在你还觉得他们贫穷吗?——穷人不穷。

    (6)全班齐读海明威名言——“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五、小练笔

    六、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作品《童年》、《少年》。

    9.穷人

    面生活贫穷勤劳 关键词

    描环境恶劣善良 标点符号

    写 穷人不穷 人物描写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适度拓展,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文章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这节课让我们通过钱学森的语言,继续走近这个人物,并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

    2、齐读题目

    (二)读文悟情。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看钱学森说了几次话,用直线划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写写自己的想法。

    2、学生自由读,划,味。

    3、交流。(找到了几次话?第一次是在哪在哪里?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读句子,教师划语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学生齐读。

    (2)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祖国作准备,那么他在美国做了怎样的准备?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体会。

    (3)交流(刻苦学习和研究)你从哪里看出来?(他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两个“最”字可以看出钱学森在美国时学习非常认真,成绩也很优秀。)

    这里的“得意”是什么意思?

    (4)是啊,正是因为钱学森刻苦学习,所以得到了卡门教授的高度评价,他曾赞赏说:“36岁的钱学森是一位天才,他所做的工作对发展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推进技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如此发愤努力,为的是什么?(再读钱说的这一段话)

    (5)那么钱学森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读上文,好好想想。(他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6)你能想象他的富裕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吗?(交流引导:住洋房别墅,出门有汽车代步,衣食无忧,生活非常得舒适;有著名的导师指导,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这一切对他搞研究也极为有利)

    (7)可是,丰厚的生活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时刻想要回到祖国,他说——引读钱学森的话。(教师趁机板书:抵挡物质诱惑)

    5、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是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学生齐读。 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

    (2)他怎么会对中国留学生说这番话的?(出示留学生的话:留学生中有人劝他:“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高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3)同学们,从留学生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祖国贫穷和落后,各方面不能与美国相比;回去工作非常艰难)

    (4)教师描述:是的,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的洗礼,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却说(再读他的这段话)

    (5)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是的,他明知祖国贫穷,却丝毫不嫌弃,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这是一般的留学生做不到,也是他们不愿意做的,可他做到了,多么了不起啊!(再读)(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6、学习第五、六小节。

    (1)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去,但是他要回国并不容易。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

    (2)从美国将领的话中,你能读懂写什么?

    引导对“抵得上五个师”的理解(教师介绍:一个师相当于1万人或五千人)(他创造的社会价值也是巨大的,他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

    交流。

    (我们会用更优厚的待遇,更多的钱来留住他。)

    ·是啊,面对金钱的诱惑,普通人的确很难抵挡。

    (我们会给钱学森提供更优越的工作条件,让他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

    ·对于一个渴求事业成功的人来说,能让他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取得事业的成功,这也很具有诱惑力。

    (4)美国政府也是这么做的。他们甚至诬蔑、监禁、迫害钱学森,为的就是阻止他回国。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也要回到祖国(板书:冲破百般阻挠)

    (5)引读第六小节。

    8、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真是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哪!(板书: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

    (三)想象拓展。

    1、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2、交流。(激动和决心)

    (四)课后延伸。

    1、当钱学森学有所成,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又为建设祖国作出哪些卓越贡献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2、课文只用一句话介绍了钱学森的贡献,老师这有份资料,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对钱学森作出的贡献会有更多的了解。

    4其实,有许多海外游子,都像钱学森一样,身在海外,心系祖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因为他们心中永远有一颗中国心!最后,让我们伴随着一曲《我的中国心》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抵挡物质诱惑

    钱学森 不嫌祖国贫穷 殷殷赤子情

    拳拳爱国心

    冲破百般阻挠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四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板书:丁香结)。

    3.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模糊。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幽、薄、缀、雅”。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谈话导入新课: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师适时呈现: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学生回答。

    师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板书: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师适时呈现: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指名回答。

    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1)交流。

    (2)师指名朗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6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师呈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学生发言。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板书:丁香结人生才充满乐趣)。

    2.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3.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人生才充满乐趣。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五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3、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初出茅庐的校报记者去采访一位前总统夫人,从夫人的话中得到了一个人生启迪——主动走向生活。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准备、大胆应对、广交朋友、主动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二是一采访为拓展点,进一步练习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准备一条自己的座右铭。

    2、搜集有关罗斯福夫人的资料。

    3、汪国真的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一、谈话导入。

    记得去年学校庆典时,我班的蒋君锴同学超过采访了市长(出示当时的照片),请蒋君锴同学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是呀,要成功的采访好一个对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采访前做充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勇气和智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顺课文,理清脉络。

    2作者向夫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她是怎么回答的。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交流。

    1、采访前,我的心情如何?是怎么准备的?

    2、采访过程中,我向夫人提了什么问题?夫人是怎样回答的?

    3、作者采访夫人有什么收获?

    (获奖懂得“走向生活”这个人生哲学)。

    五模拟采访,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

    模拟采访过程。

    (2)讨论:为了使再现采访能够比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议;

    (3)学生小组内排练;

    (4)上台采访;

    (5)细细地揣摩罗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进一步感悟广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态度。

    六、总结深化。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走向生活,广交朋友。

    是呀,其实一句格言,一个座右铭会影响人的一生。你有人生格言吗?请写下来,贴在桌子的右上角,让这些格言时刻激励我们。

    七、延伸。

    是的,只要我们摆脱了束缚,屏弃了羞涩,走向生活,广交朋友,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阳光灿烂。著名诗人汪国真送给我们一首诗《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和他一样微笑着走向生活。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只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松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1、师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又注重适时的点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习活动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其中“再现当年科宁斯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过程”这一环节,我没有满足于课堂表面的热闹气氛,尽量消除“为表演而表演”的倾向。我始终把握住语文课的个性特征,一切学习活动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不搞花架子,切实地帮助学生,给予学习方式方法上的点拨,使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层次地提高。课尾,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体现了他们对课文重点——罗斯福夫人那段含义深刻的语言由衷的领悟和感慨,从而掀起了整节课的高潮。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六

    教材分析:

    《荔枝》一文以荔枝为线索贯穿全文,赞扬了母亲的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念念不忘母亲的恩情。本文描写十分细腻感人,如写母亲洗沙果的事时,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勤俭朴实、节约持家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母亲对儿子无比关爱的品质,字里行间包含着对母亲的赞美、热爱与怀念之情。再如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动作,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还可以体会到母亲看到荔枝,就犹如看到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心里特别的高兴。再如,课文写母亲利用上茶的机会端走沙果的事情,体会到母亲时时处处为儿子着想,尽管那盘荔枝是她自己买的,她把它就势端走了,自然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还体会到了母亲的机智。在课文中,这样描写细致的地方有很多,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细微处,抓住一些重点词句与段落让学生读读想想,读读悟悟,深刻地领会文章中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10个生字,认识“荔、棠、疤”等生字。能准确读写下列词语:“工资、安慰、筋脉、剥开、妥帖、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唤起自己关爱父母的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体会母亲的慈爱及作者思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歌颂母亲的名言和诗歌。

    2、教师准备文中插图。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2、课文中重点所写的是荔枝的形、色、味吗?

    3、让我们认真读课文,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自学课文

    1、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课文围绕荔枝写了哪几件事?选一件说说你的体会。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

    4、提出认真思考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

    三、交流自学

    1、用按自然段轮读的形式,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交流第二题,让小组成员结合具体事例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哪件事最感人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讨论解决不懂的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

    1、各小组同学商量一下,看你们对哪个问题解决得最好,就向大家汇报。

    2、小组选派代表交流汇报。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荔枝》,教师板书课题。

    2、本课以荔枝为题,是否主要在写荔枝,那它主要写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物思人,托物寄情。从荔枝想起吃荔枝一件小事,体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3、结合第一单元习作命题谈谈命题的方法。

    二、选举典型,全班读悟

    1、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同一个句子每个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读,那就会有不同的体会。(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2、出示句子。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学生读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母亲是第一次吃荔枝,她非常喜欢荔枝)

    (这样细致的动作描写,可以体会到荔枝在母亲的眼里是格外的珍贵,她像对待一个小生命一样认真细致地剥开,仔仔细细地欣赏,像个孩子一样高兴,也可以说体会到了母亲对荔枝的一种无比的喜爱,母亲仿佛看到了儿子的一片孝心,心里面是特别的高兴。)

    三、自选内容,全班交流品读

    站在荔枝摊前,脚挪不动步

    (表现出作者对年近70 岁的老母亲的拳拳孝心)

    每个沙果都显得晶光透亮,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

    (母亲买处理的沙果一事,可以看出生活的困苦和母亲的勤俭。)

    (这样的细节描写可以让我们体会到老母亲为了让儿子吃上水果,只能去买处理水果,而后又认真地细致地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劳苦,才将那些劣质的、别人不愿吃的沙果变得如此漂亮。)

    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来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母亲利用上茶端下沙果一事,可以体会到母亲处处为儿子着想,尽管那盘沙果是她买的,她就势端了下去,留给儿子买的荔枝,自然、妥帖地消除了儿子的尴尬,维护了儿子的自尊心。这儿也可以体会到了母亲的机智。)

    母亲去世很久,我才知道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都给了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子吃了。

    (母亲临终前未能吃上荔枝一事,可以体会到母亲把舍不得吃的、最爱吃的荔枝都给了儿子和孙子,那种殷殷的舔犊深情。)

    (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因母亲临终前不能吃上荔枝,而产生的深深的遗憾和无法弥补的痛楚。)

    (也可以说是因小孙子的年幼无知,给父亲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四、随文小练笔

    1、根据课文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体会作者饱满的情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而我慈爱的母亲却再也看不到、尝不到荔枝了。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鲜嫩的荔枝,让母亲好好地享受一番。)

    2、学生交流小练笔。

    五、语言积累,布置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摘抄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

    6、荔枝

    借物思人

    母亲-----------------------------“我”

    托物寄情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篇十七

    一边听音乐,一边认真地阅读《母子图》,你从图画中看出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点评)

    (预案:1、年迈的母亲在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儿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亲不辞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针一线为儿子缝衣服,祝愿孩子远行平安,并希望早日归来。3、这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孩子)

    师述:看到这样一幅动人的母子图,你就会想怎样的一首诗?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诗人。)

    师述:孟郊唐朝著名诗人,很早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的母亲相依为命,自己从小刻苦攻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一名县官。这首诗就是孟郊当了县官了之后,回忆往事,思绪万千时候写就的。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诗。

    出示本诗,指导朗读,初步导出学生的感情。(用反复诵读的方式来激动学生的情感)

    (1)请学生来朗诵。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2)让听的学生说出她读出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来?

    (预案:深情的、语气先缓慢再强烈升高、有一种母爱的伟大与对母亲的关怀的感觉)

    (3)带全体同学朗读,全体学生齐读、朗诵,也同样来读出这样一种感情来。

    再读一读古诗,你说说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读,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直接向参考书寻求答案)

    (借助:参考资料、图画、想象、以前的旧知识)

    (2)、最后一句话最难以理解。

    方法:

    a、先来读一读。

    b、这句话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点的词语:

    意恐心里担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儿女的心意;

    三春晖三月里春天温暖的太阳。

    d、最后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谁言寸草心,

    最优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范文(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