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2023年,课外阅读,20篇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 演讲稿 ]

    演讲稿 发布时间:2023-12-18 05:18:04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范本通常包含了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论证,能够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一1、能够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积累一些数量词,能够流利地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范本通常包含了清晰的结构和合理的论证,能够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启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一

    1、能够认读本课的生字和词语,积累一些数量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体验和操作,了解邮票齿孔的好处。

    3、了解阿切尔发明邮票齿孔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品质。

    1、几张连在一起的邮票;。

    2、每个小组一个信封,一张没有齿孔的邮票,胶水;。

    3、课件。

    1、(出示几张邮票)同学们,这是什么?(随机板书“邮票”)。

    邮票有什么用处?

    2、早在100多年前的1840年,英国就发明了邮票。(出示图片)和现在的邮票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随机板书“齿孔”)。

    3、关于这个小小的齿孔,还有一个故事呢!(随机板书“故事”)。

    1、要想知道这个故事,你要先学会这些生字(课件出示)。请小朋友读读课文,遇到这些生字就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等会告诉大家,你学会了哪几个字。)。

    (指名读读生字,其他学生跟着读;抽“撕、究、裁”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2、猜猜字谜。

    3、单个的生字会读了,这些词语能难倒二(5)班的小朋友吗?(课件出示)请个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1、这些生字和词语回到了课文中,你还能认出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指名4人读课文。

    4、书上有这么一句话“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是谁啊?他有什么举动啊?你能告诉你的同桌吗?(再一起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你刚才是用课文中哪一段介绍的知识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的.?

    3、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要使用邮票,难道也这样一张一张用针刺出来吗?阿切尔也想到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二

    学习目标:

    1、会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了解发明并不神秘,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多动脑筋,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重点:识字与感悟发明需要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多多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课件、邮票实物或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板书生字,学生在课文中勾画生字,拼读。

    2、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哪些字你已经会读了?挑出来,读给大家听。

    3、借助汉字特点认识“裁”“撕”“究”“政”

    4、读课文检查识字。

    三、学习课文。

    3、用礼貌的语气读读他们的对话。

    4、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那位先生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你怎么读,才能读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请学生朗读。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生字词语,巩固识字。

    二、感悟发明需要多留心,多思考,多实践。

    如果他只是被吸引了,就能发明出邮票打孔机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三、写字教学。

    四、积累词语:数量词。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三

    1.认识“齿、枚”等13个生字。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1.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2.有关邮票。

    【学生准备】。

    1.预习第14课,要求:读熟课文;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并认读。

    2.设计一张邮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邮票(板出卡片“邮票”),(出示“黑便士”邮票)。

    请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邮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

    2.(出示现在的邮票)这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邮票,同学们仔细比一比,这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一样?(生:现在的邮票有齿孔。)你观察得真仔细(板出卡片“齿孔”)请大家跟着老师读“齿孔”。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

    1.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好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这个小故事。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学习生字。

    (2)小老师读得真棒!现在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

    (3)现在只剩下生字了,请拿出你的生字卡片,读一个摆一个,不会的可以问问同桌或拼音朋友。

    (学生自己认读)。

    (4)老师把这些生字集中在了卡片上,下面咱们来开火车,带上词读。

    (5)巩固生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看看、听听、找找”的游戏,认真看老师做的动作,仔细听老师说的话,快速找你的生字卡片中相应的字,找到并举起来。(看实物拿字卡“刀”;看动作拿字卡“裁、撕”;说城市拿字卡“伦敦”;猜字谜拿字卡“究”。)。

    3.练习写字。

    (1)猜字谜:“借一半,扔一半。”(仍)真聪明!现在快速收起来你的卡片,仍然放在桌角。

    (2)师范写“仍”,学生说说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横折折折钩要先写,是一笔写成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一课要求我们写的字还有哪些和“仍”字一样都要写得左窄右宽。(还有“使”“便”。)。

    (4)请大家拿出铅笔,坐端正,把这些字写一遍。

    (5)展示学生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三、朗读感悟。

    2.找到答案了吗?(生:是阿切尔。)。

    3.你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答案的?(第四。)。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谁愿意把这句话再读读,把大家也吸引住?齐读。

    5.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那个人是谁?(生:一位先生。)。

    6.那位先生的什么举动吸引了阿切尔?第几自然段?(第三。)(指明读、齐读)。

    7.那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板书:吸引)再来齐读这句话,把大家也吸引住。

    8.(出示课文插图)看图,你从图中什么地方看出来阿切尔被吸引住了?(生自由说)。

    9.看到这位先生的举动,阿切尔产生了一个想法(板书:想法),谁愿意读?(指名读、齐读)多好的想法呀!

    10.他怎么产生这样的想法呢?(生:邮票使用不方便。)。

    11.你从课文第几自然段看出来的?(第一。)(齐读)。

    12.还有哪段?(第二。)(指名读、分角色读)。

    过渡:那位先生的举动吸引了阿切尔,使他产生发明邮票打孔机的想法,开始了研究工作(板书:研究)。

    13.再看第四自然段,谁愿意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小结:阿切尔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他被那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吸引,就动脑子想了发明的问题,他想过之后就开始研究,并且不断地实践,最终发明了带齿孔的邮票。

    6.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伟大的发明家阿切尔说些什么吗?(生自由说)。

    小结:所以呀,同学们千万不要觉得发明很神秘。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四、扩展。

    1.(课件展示大龙邮票)这是什么邮票?你怎么知道的?课后“读一读”讲了有关邮票的知识,赶紧读读吧。

    2.读了“我知道”内容,你知道了什么?(生说)。

    3.下面咱们就打开这“微型百科全书”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欣赏各种邮票)。

    五、写话练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自己设计一枚邮票,带来了吗?看练习册最后一题,写一写,咱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2.交流写话内容。

    3.鼓励学生收集邮票。

    板书设计:

    吸引     想法     研究。

    【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其主要特点有三:

    1.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初读课文之后,老师安排了五个学习生字的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出示生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二是男女生比赛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三是学生自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四是开火车读;五是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看动作拿字卡;说城市拿字卡;猜字谜拿字卡)。

    出示生词是为学生提供识记的环境,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准。除去拼音认读生字词,是加强已认汉字的复现。在巩固生字的教学环节中,老师采用多样形式,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五个环节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2.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通过“究竞是谁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辩论,去激发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以达到在入情入境的充分阅读中,自悟自得。

    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拓展活动中,一是安排了说一说“我知道”,这是结合了课文内客的特点,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通过获取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展示多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是让学生自己设计邮票,并加以说明。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最后通过鼓励孩子们收集邮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4.存在的不足:

    学习课文时,顺序有些乱。如果学完第四自然段直接进入第二、三段,会更好些,不然第三自然段又重复了,让人感觉没有条理。另外,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最后的写话没给时间,有些遗憾。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4、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邮票。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重点难点:

    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关于邮票的知识,板书课题:邮票上的齿孔。

    2、齐读课题,别看这小小的邮票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合作学习,把生字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学生认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让学生看了哪些字较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5、指名朗读课文。

    6、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7个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用生字组词。

    3、师范写,指导学生观察。

    四、齐读全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五

    一、复习导入:抽读生字。

    二、整体感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提问:找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

    小组合作,找出他们的对话和动作神态描写。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从动作神态中你感受到了二人具有什么相同的品质?(善于动脑)。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4、读课文,谈感受。

    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注意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拓展延伸。

    1、读课后“我知道”和搜集其他资料,了解有关邮票的知识。

    四、总结全文。

    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小事发生,但在普通的小事中却藏着大大的学问,希望每个孩子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着生活,并认真思考,相信我们都能做小小发明家。

    作业。

    找一找受生活小事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讲给大家听。

    板书:

    那个人:别针刺小孔细观察。

    多动脑勤动手阿切尔:吸引想研究发明。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六

    邮票齿孔的故事(人教版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小学语文第4册第四组)。

    学生特点: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邮票、插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邮票)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你们看,邮票四周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师范写,生练习,个别指导。

    三、品读感悟,问题切入。

    (一)、朗读感悟。

    1、个别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阿切尔到邮局信时发现了什么?指出有关语句,体会“发现”。

    2、默读三、四自然段,说说那个想寄信的人是怎样解决遇到的困难的。

    3、自由读五、六自然段,比较“发明”与“发现”区别。

    4、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

    (二)、问题切入。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指导看图。

    出示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引导学生观察到他侧着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连手中端着的水都忘记喝等这些举动。)。

    5、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悟。

    b、默读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指名读句子,说说从“仍然”一词,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你对阿切尔的敬佩、喜爱之情。

    c、联系实际说话。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四、拓展实践、丰富知识。

    1、打孔机不光运用在邮票上,你还知道运用在哪些地方?

    3、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邮票,了解更多知识。

    4、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教学资源:邮票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请同学们课后搜集、阅读邮票,了解更多知识。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自我问答:在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七

    我教学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的第十四课,这篇课文是第四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而本篇课文是一个发明齿孔邮票的故事,一个有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本篇课文我安排了2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以识字为主:

    一、我先用课件导入,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二、教师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这是为了锻炼同学们听的能力,并初步感知课文。

    三、然后合作学习生字,并运用到我们的识字方法,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四、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是为了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生字。

    五、接着安排了游戏,是为了让同学们加深生字的印象,寓教于乐。

    六、最后用课件显示了“我知道”的内容,是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认识邮票。

    让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学会留心身边的事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起,经常自己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重点:

    通过识字、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文感悟,发明并不神秘,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九

    本单元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编排的,主要告诉孩子们,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怀疑权威,打破常规,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邮票齿孔的故事》讲的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认读本课13个生字,正确书写课12个字,学习课文1、4段,知道邮票打孔机是阿切尔发明的了解其用处。第二课时,学习课文2、3段。邮票齿孔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学生实际,我确定第一课时的目标:

    1,认读本课13个生字,正确书写课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邮票打孔机是阿切尔发明的了解其用处。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课前我会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上课伊始,我课件出示最早连在一起的邮票和现代带有齿孔邮票,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然后课件出示第一段,学生自由读,在指明读,读后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然后我以问题“以前的邮票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给他打上孔呢?”引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抓住“得用小刀裁开”,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前的邮票使用的麻烦,邮票打孔的好处。适时揭题:那么现代邮票上的这些孔是怎么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邮票齿孔的故事。这样创设了情境,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顺利地带学生进入文本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课标》指出“要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就必须先帮助学生扫除文字的障碍,这样,他们的情感才能融入到语文学习之中,才能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而且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

    第一步,学生自由读课文,提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这我又设计了三个小步骤:

    1、带拼音识词。通过范读、领读、小老师读让学生读正确。

    2、去拼音读词。通过开火车读、打乱顺序读、赛读让学生读熟练。

    3、去好朋友识字,出示本课13个生字,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那么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鼓励学生复习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强化常用的,发现又创意的,比如编字谜,编的好的同学,我给与奖励,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

    第二步,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朗读情况。有助于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了教学活动继续开展的目的性。

    三、立足朗读,自主探究。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自己了解到什么情况。读后学生自由交流。

    交流中我会注意下面几点:

    1、指导朗读好,阿切尔的反问句?体会积极思考的品质。

    2、抓住“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给它换词?同时说说通过这个词知道了什么?抓住““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中“仍然”一词谈谈从中又知道了什么?学生在讨论中,有了打孔机现代邮票用起来非常方便。

    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4、留下悬念:什么激发阿切尔产生发明邮票齿孔机的念头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以此激发学生下一次的学习期待。

    这一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要是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训练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读,从读中去感悟。置身于课文中亲身体验与感受。

    四、指导书写,规范美观。

    写字是语文课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在阅读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书写的训练。由于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我准备把这一课的生字稍加整合,这一课时先选择左中右结构“仍、使、便“的字,进行书写指导。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正确,学生仔细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第二层次:写美观。在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的基础上,我范写,然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进入静心写字的氛围,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丽,体验写字的乐趣。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文本多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篇在板书设计上力求简洁,让人一目了然。

    最早邮票      小刀        不方便。

    打孔邮票      撕开         方便。

    五、说效果。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认为我的这课时设计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力,突出了四个亮点: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提高了认字能力。2.注重书写指导,培养了良好书写习惯3.以读为本,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4.注重语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表达能力。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当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触过,比如,“刀、酒、便”。要通过自主识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分类,然后有侧重地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可以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二)朗读感悟。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可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要多样,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教师可以倡导。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使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一些重点词句,读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要多读。

    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

    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

    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

    学生的看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讲出道理就可以。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读好各部分课文。

    以下的引导方法可供参考。

    (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仿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四)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习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合作感悟,进行思维训练。

    1.默读课文,初知汇报。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3.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4.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资料袋。

    邮票创始人罗兰·希尔。

    罗兰·希尔(1795—1879)是英国教育家,邮票的发明人。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一

    1、出示整版未打齿孔的邮票,说说你有什么方法把他们撕下。

    (中间有图案像张小画片,四周有无锯齿形的边。方便撕开。)。

    3、老师告诉你们这些“锯齿”是一种叫邮票打孔机的机器打出来的。

    [课件出示]说起这个打孔机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

    [课件出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出示单个生字,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分类识记:含有同偏旁的字:枚、政、敦;。

    表动作的字:撕、裁;。

    熟字加偏旁:便、仍、研、究。

    换偏旁:论——伦醒——酒。

    (3)开火车读生字。

    三、写字指导。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

    2、老师指导关键笔画: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学生临写生字。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哪些生字?

    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后读读填填。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二

    读课题。

    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朗读课文。

    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

    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现已解决:邮票背面贴上特制胶水,用时只要用水将邮票背面打湿,就可以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出示生词,认读。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

    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

    2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

    3仿写。

    4交流评议,改进书写。

    (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

    1、数量词积累。

    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

    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邮票常识积累。

    1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

    2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3展示你的'集邮册。

    3、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

    推荐阅读:“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丛书。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三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认读生字是本课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本课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字卡片。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正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造。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

    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1、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2、谈话。(出示“黑便士”

    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一台( )一台( )

    一张( )一张( )一把( )一把( )

    四、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过程: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摘果子游戏。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

    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写不好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1、邮票的齿孔: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

    2、目前我国使用的邮票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五种。

    3、我国最早发行的有水印邮票是“小龙”邮票,其水印图案为太极图。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五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的图片,媒体资源:视频《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

    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做好标记。

    2、标出自然段。

    3、播放视频《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听范读,并对不认识的字正音。

    4、你喜欢谁?为什么?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2)“我指你认”。

    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刀、仍、便,是新认的字。“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以上教学过程也可

    教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来自网!http://

    以结合动画课件《邮票齿孔的故事:生字学习》辅助进行。

    6、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认读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

    a、自读。(要求读顺。)

    b、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为他遇事能动脑想办法,说话彬彬有礼;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因为他能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动,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更多的人带来方便。随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3、积累以下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

    2、作业布置: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六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虽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强,不够吸引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完成本课的各项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给他们说、议、做、读、谈的机会,调动他们的手、耳、眼、口多种感官,在读中学,在做中学,在看中学,在说中学,在听中学。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有三:

    1.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迁移到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安排了四个学习生字的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出示生词。

    和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二是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三是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四是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看动作;拿字卡;说城市拿字卡;猜字谜拿字卡)。

    教学则采用多样形式,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以词识字,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体现了二年级识字的教学的特点。

    2.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在阅读中有机地安排了回答课后“说说想想”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复述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以及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态度。也为第二学段复述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七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部分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见过邮票吗?(师板书邮票)有人没见过吗?生汇报,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了,在以前,书信可是亲朋好友之间联系的纽带,邮票的使用也是很广泛的,请大家翻书于65页,看看中国最早的大龙邮票,观察一下,知道邮票四周一圈波浪线叫什么吗?生汇报(师板书齿孔),最初发明的邮票是没有小齿孔的,这些小齿孔是怎么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读这个故事,(板书完整),并齐读课题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生汇报,师点评。

    三、品读课文,重点分析。

    1、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到底是谁发明的呢?

    1)生汇报,如果学生意见一致,教师作为反方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2)认为是那位先生的同学说明理由后,请其把把课文中写的这个小故事完整地读一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3)读得真不错!由认为阿切尔的同学说明理由,请其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总结,学生意见达成统一。

    2、大家喜欢那位先生还是阿切尔呢?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分别让学生汇报评价依据的课文内容,师相机板书。

    3、大家说得都很对,从课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那位先生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我们怎样读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指名读、范读三四段)。

    4.理解重点词句。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什么?看插图你能想像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和神情吗?(学生汇报)。

    2)师引导全班用敬佩的语气读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

    四、总结全文,再读课文。

    让我们分组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一起感受发明的快乐吧!

    师可问小组选哪一段,注意纠正读音,并请其余小组划出关键词,请生领读关键词。

    五、认字识字、巩固记忆。

    课文读得这样好,生字一定都认识了。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都愿意,好啊!下面请大家读卡片上的生字,看谁读的快又准。师出示字卡识字,分别为:1、双列火车读;2、小老师领读;3、指名读字并组词。

    六、拓展延伸。

    1)带齿孔的邮票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日常生活,就要看谁是有心人,以前用手洗衣服,很累,也很慢,后来就发明了。。。,以前做饭到处是油烟,很呛人,后来就发明了。。。,想想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让我们大家都做个有心人,细观察,勤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

    根据时间可强化量词训练。

    七、板书。

    细观察          勤思考。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八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片,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三、读课文,思考: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1、会认读13个生字,正确书写左右结构易混字“使”“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1、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2、渗透“批注”这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邮票 小刀   废纸。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朗读生字词:

    师:小火车开起来,看看谁在昨天的预习中把生字变成了自己的朋友(ppt课件):

    生:生字:齿、便、枚、撕、究、敦、刀、裁、研、伦、政、仍、酒。

    词语:举动求助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伦敦齿孔 邮票小刀。

    裁开撕开阿切尔。

    2、理解词语:

    师:我们做个看看、听听、猜猜的游戏,看哪位小朋友了解自己的朋友。看老师这里。(老师做裁纸、撕纸的动作让学生区分——“裁”与“撕”的意思)。

    听: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英国的首都,被人们称为“雾都”(伦敦)。

    评价:真是名不虚传,你们的识字本领让老师佩服,我也想见识见识你们的写字本领。

    3、指导写字:

    出示:“使”“便”

    师:要想记住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办法?

    要想写好这两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谁愿意指导老师写好它们?(范写)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写好的同学把书扣上坐好。(学生写,教师巡视)。

    师生评价:他的这两个字写得好在哪里?还应该注意什么?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写得棒,老师奖励你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看看它是谁?

    二、阅读理解课文:

    生:朗读。

    学生默读学习,教师巡视。

    师生交流:

    生1:我认为带齿孔的邮票是那位先生发明的。

    生2:我认为带齿孔的邮票是阿切尔发明的。

    生1:我喜欢那位先生。因为他有礼貌。

    师:请你展示一下那位先生的风采。(朗读)。

    生2:我喜欢阿切尔。

    师:同桌合作,一个读书,一个做动作,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并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同桌合作)。

    台上同桌表演,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翻”与“摸”的不同体会——没有齿孔的邮票使用不方便。更重要的体会到阿切尔观察仔细)。

    师:如果是我,就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上这样几个字“留心观察”(ppt)。

    师:谁愿意在读一读,让我们感受阿切尔的细心。(指导朗读)。

    师:你们还从哪些地方发现阿切尔是个留心观察的人?

    2)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

    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抓住“取”“刺”“很容易”“整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阿切尔的细心观察。)。

    3) ppt:他想……。

    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生:爱思考。

    师:你也很会思考。如果是我,我会在这句话旁边写上“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做批注)。

    4)ppt:那位先生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造”就是发明(ppt)也就是创造了新的事物或方法。

    师:给邮票打孔氏那位先生先“发明”的,为什么世界人民却记住了阿切尔?你认为那位先生和阿切尔之间到底差了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感悟。)。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2、3、4自然段再次走近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阿切尔。(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5)这项发明有什么好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ppt: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指导朗读。

    三、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板书)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肯于钻研的阿切尔,因为有他,我们才能简单方便地交流。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世界才会不断进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感受,那就把它写在今天的日记本上,明天我们一起交流(渗透读后感)。

    四、课后延伸:(联系批注)。

    老师还找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邮票的发明”大家回去读一读,看看是谁发明了邮票,想一想,他为什么能发明邮票?把你在读书过程中感受到的划一划,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篇二十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

    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

    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欣赏铺垫

    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

    2、板书“邮票”。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吗?

    3、课件图片演示:一边出现各种邮票的画面,一边结合课后资料袋

    配乐补充

    介绍邮票的知识。

    二、比较理解齿孔,引出课题

    1、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无齿孔,一张有齿孔。比较这两张邮票有何不同?

    板书:齿孔。为什么把这些小孔叫齿孔?随机认识“齿”,牙齿的齿。

    2、邮票的四周为什么会有齿孔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14课,板书完整课题。

    3、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力争读通课文。

    2、交流反馈: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1)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出示生字卡片“裁”,与“栽”“载”作比较。

    (2)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喝酒。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酒”,与“洒”作区别。

    出示词语卡片“伦敦”,补充介绍伦敦是英国的首都。

    (3)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四、研读课文感悟人物

    1、课文中讲到了哪两个人?板书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和阿切尔。

    2、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3、交流研读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

    (1)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理解什么叫求助。

    (2)用上其中一些重要的动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人是怎么解决裁邮票没有小刀这个问题的。

    (3)取下胸前的校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邮票纸,模仿这个人刺好一个个小孔,轻松撕邮票的过程。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撕”,体念用手撕的感觉。

    (4)从这个人的这番举动当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动脑思考。

    (5)指导朗读重要语句。

    4、交流研读描写阿切尔的句子。

    (2)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他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

    (4)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事物、思考研究、发明创造。

    (5 )指导朗读重点语句。

    五、巩固字词书写新字

    1、课件出示:比一比,口头组词。

    力( )裁( )斯( )论( )酒( )更( )

    刀( )栽( )撕( )伦( )洒( )便( )

    2、指导书写生字

    (1)归类指导:仍、使、便

    “使”字中间是个口,一撇要出头;“便”字中间是个日,一撇不能出头。

    (2)重点指导:英、整、式

    “英”字中间一撇要出头;“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点;“式”字斜钩上没有一撇。

    第二课时

    一、趣味填词复述故事

    1、课件出示:量词知多少。

    一( )酒馆一( )先生一( )邮票

    一( )小刀一( )别针一( )机器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枚”,邮票除了说一张,还可以说一枚。另外我们还可说一枚什么呢?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针”,然后填空:一(枚)别针。

    2、用上这六个词组说一说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先小组讨论,再指名发言,最后师生一起复述。

    二、人物对比领悟道理

    1、你喜欢课文中出现的两个人物吗?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谁更多?为什么?

    2、师作小结:那个用别针刺邮票孔的人确实非常聪明,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思考。但阿切尔更了不起,他除了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动脑思考之外,还能把生活中的创意加以提炼、实践、研究,发明创造出了新事物。那个人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这一小小的创意竟成就了阿切尔邮票打孔机这项伟大的发明。

    3、找出课文中描写这项伟大发明的句子。

    (1)你能给“立即”换个词吗?英国邮政部门为什么会立即采用这

    种机器?

    出示词语卡片“邮政”,补充介绍:邮政是专门经营寄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款,发行报刊等业务的部门。

    (2)你能给“仍然”换个词吗?算一算,这种机器大约已使用了几年?而且它将继续使用下去,可见它为人类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这不得不让我们叹服阿切尔的才干,课件出示:阿切尔,我想对您说:“ !”

    (3)指名交流

    4、朗读全文

    三、交流事例引领生活

    1、发明创造有时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留心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研究,人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4、学生发言交流

    四、课外拓展培养兴趣

    1、老师再来说一个发明创造,有人发现要把邮票粘在信封上有时找不到胶水很麻烦,就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事先把它涂在了邮票背面。我们只要在上面滴一点清水,邮票就可以牢牢地粘在信封上了。神奇吧?不相信大家可以去找张邮票试试。

    2、小组一起欣赏集邮册。

    3、邮票里面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集邮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呢!课外我们也去收集一些邮票吧!

    五、查漏补缺指导作业

    1、课件出示课堂作业第五题:选词填空

    发明发现采用使用

    阿切尔( )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而且撕得很整齐,于是他利用这个原理( )了邮票打孔机。英国邮政部门立即()了这种机器,后来,邮票打孔机就在世界各地广泛( )。

    2、你是怎么来区别“发明”和“发现”的?

    “采用”和“使用”较难感悟,只要会填就行。

    3、指名填空,全班齐读。

    2023年课外阅读邮票上的齿孔(通用20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