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读后感,19篇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 其他范文 ]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2-13 16:23:2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读者对所阅读内容理解和感受的文章,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吸取书中的教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读后感精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将本文的W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读者对所阅读内容理解和感受的文章,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吸取书中的教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读后感精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感悟。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一

    投资是一门学问,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学习,使用,融会贯通。而且要不停的学习,学习投资的知识,学习情绪知识,学习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

    学习要有思路,想要了解某个知识,首先要对她有一个认识,包括这个知识点,以及相近的知识点,了解她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接着,要对这个知识的细节内容清楚认识,常用的概念知识点清楚掌握;然后,用掌握的知识学问去实践检验,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后,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结一句话:从面到线到点逐一细致,然后总结精华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

    前六章,讲了投资大面,包括什么是投资,股市是什么;股市投资与赌场的异同,股市投资是选择自己看好的股票,帮助他融资,用企业良好的经营获得回报,对个人和企业而言都是良性循环,是共赢。赌博是一种你死我活游戏,一个人的赌场成功必定伴随着一群人的失意,当然赌场本身是稳定收益的;投资的门派类别,基本分析派,技术分析派,心里分析派;以及投资的大的战略,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前景。

    第七章开始深入到细节,投资的细节,作者的交易体系,也是从面逐渐细化,先确认自己投资身份,认清自己是个普通投资人,然后针对自己是不同投资人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交易体系,大致为国运,行业,企业;那么如何寻找一个好企业呢,作者将自己的逻辑分享给大家,好企业要和生活相关,这样长久存在,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样才有话语权有较高的利润,再次要有护城河,有区别,在做的工作别人做不了就有稳定性;接着是股市、股票的估值,重点在于贯彻上述的思想,同时配合一些财务指标关键在于市净率,市盈率,这类基础的反应基本情况的指标;有一句印象深刻,真理总是简单的!

    估值之后就会涉及具体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低买高卖;但是这个范围是基于上述限定之后细心选择之后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分散仓位控制,读后感这个是有效的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问题,而且作者将这个总结为三个特性:确定性,平衡性,耐久性;与投资相关可以解读为获利要稳定,种类要平衡,时间要长久;这三个特性也可以用在多个地方。

    最后,作者已经从投资这个点进去,总结经验教训,退出来再看一次发现了不一样,扩大到了面,扩大到人生。依稀记得我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偶像的分享,大致是寻找偶像,模仿偶像,成为偶像,可能与这个有着类似的感悟。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多,按照这本书的思路方法,让我脱离了基本投机的苦恼,关于股票选择,关于坚守,关于价值投资。帮助我对金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财务自由打开了大门。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二

    利用你的知识、经验和勇气。如果你已经从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并且你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按照它行动,即使其他人可能怀疑或有不同意见。对大师的误解。世人对《聪明的投资者》和格雷厄姆的思想有很多误解。有人指责他晚年背叛了价值投资,改为信奉“有效市场理论”。始作俑者是约翰·特莱恩的《货币大师》。书中引用了格雷厄姆的一段话:“我不再坚持用复杂的分析技术寻找一流的价值机会。这种做法在40年前或许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我支持现在的教授们普遍认同的‘有效市场理论。’”事实上格雷厄姆并非对价值投资失去了信心,而是根据新的情况把早年复杂的技巧简单化,提出新的“低值股票的十大标准”。因为他认为“一些技巧和简单的原理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成功了。”1974年,80高龄的格氏作过一次题目为“价值的复兴”的演讲。他依然坚定地说:“如果你和我一样相信价值投资是一种完善的、可行的、有利可图的方法,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坚持它,不要被华尔街的时尚、错觉和投机活动迷惑。”去世前几个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如果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巴菲特的新发展。格雷厄姆快80岁时因病需要巴菲特的帮助修订《聪明的投资者》的一个新版,巴菲特曾提议作一些改动,包括“多谈点通货膨胀,多谈点投资者应当如何分析企业。”但最终没有实现。2003年的英文修订版,巴菲特推荐并作了序,和汉译本相比,增加了通货膨胀、投资基金等独立章节,金融记者jasonzweig作了最新注释。

    格雷厄姆注重量化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巴菲特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了费雪和芒格的思想,即对企业类型、企业特质、企业管理的质化分析,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钱。本倾向于单独地看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作文。”正如威廉·拉恩所说,巴菲特把格雷厄姆的思想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如果能把他们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那么你就学全了。格氏写了我们所说的《圣经》,而巴菲特写的是《新约全书》。”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三

    《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创作的著作,起先我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对此书的评价:“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

    格雷厄姆不仅是巴菲特的导师,更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

    通过他的书,我从中清楚地认识到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投机是试图在股价的跌涨中获利。格雷厄姆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在于成就,更在于他对待投资时的情绪。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当中,他能保持自己不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所以他是一名成功投资者,我认为即使有超高的分析能力,如果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也很难获得投资收益。

    书中用两则寓言故事去讲述了两种行为:一则是“市场先生”他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些人的愚蠢;另一则是“旅鼠投资”告诉我们投资者盲目投资的行为。

    我明白了一个公司的股价一般都是由业绩和财务状况支撑,因此在寻找一支好股票时,更重要的是准确衡量公司的绩效。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以一家航空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发行价格等。从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从财务状况入手,着实分析是有效的。

    关于收益性,衡量一家公司收益性的指标最直接的便是每股的净收益,也可以考虑一下投资报酬率,公司的闲置资产怎么处理,能准确的分析出公司的获利能力。

    关于成长性一般从盈余增长率分析,每股的盈余,在反映出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发展速度的同时有刻画出公司从小到大的历史足迹。

    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公司的风险系数,也决定了公司的偿债能力。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不过关,那么公司在面对财务危机时,导致破产是必不可免,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风险。

    股利的话,我认为,股利发放会显得公司生机勃勃,我们在选择一支股票的时候应该避免那些在过去有两三年停发或降低股息的股票。我认为股利并不能称得上衡量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但能反映营业状况和业绩好坏。

    我认为在进入股票市场时,要明白,市场像一个无底洞,他能给你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能让你跌入深渊。并不是每次交易都能做到低进高抛。

    我认为在市场处于低落的时候挣钱是我从书中学到的小技巧,这本书告诉我一个投资者要学会利用价格,无论最高还是最低,他都算得上是真正商业价值中较低的价格买进算得上真正的投资。

    我起先关注到格雷厄姆的这本书是因为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是不可替代的,这点我认为即使是他的导师也不会,但我在研究后发现,巴菲特主张集中投资,但格雷厄姆主张分散投资,我在看这本书后明白,不得不佩服巴菲特,他通过格雷厄姆对公司问题排除之外,那些放心的公司然后直接抛进,极大程度降低了集中投资的风险性,也做到了导师那种风险越小越安全的思想。

    但是时代是在变化的',格雷厄姆的时代与我们是不同的,他的时代,石油钢铁为巨头,如果用他的算法去选购一支股票几乎选不出来,因为现在的公司垄断性很强。

    我认为如果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那一定赚不到钱。其次,股票市场并非能精确衡量出价值的,即使华尔街也没有准确并且轻松地致富之路,对于企业的状态,一半是事实,一半是观点,不能让消息迷茫自己。

    这世上的一切都借着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希望有孩子;商人不会工作,如果不曾希望因此有收益。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学习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它能够培养自身的理财能力。

    证券投资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说到投资,在现实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我对投资却知之甚少。不过泛读了《证券投资学》一书,我对投资有了一些了解。

    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房地产、古董、名画、黄金等真实资产,股票、债券、期货等金融资产。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对证券投资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有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却不知道还有其他的证券投资工具。除了股票和债券之外,还有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只要是投资,就一定存在风险,只是不同的投资方式风险大小也就不同,其回报也就不同。“风险”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群体在未来获得收益和遇到损失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判断和认知。就股票而言,其风险是比较大的,所以就常常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它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让人在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而对于债券来说,它分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和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风险最高,金融债券次之,政府债券风险最小,但是它们的回报跟风险大小成反比。

    这本书还为我解决了一个困惑,就是以前常听说的a股,b股等,一直都不明所以,这下我终于知道,它是股票按地区划分的一种分类。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b股是在中国内地注册并上市,只能以外币认购和交易。还有h代表香港,n代表纽约,s代表新加坡等。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人,短时间之类并不能把这本书了解多少,不过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学习了的。自己的金融理财观念也有所增加,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是有所帮助。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五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很经典的投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老师,《聪明的投资者》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文章讲述了很多投资方面的规律,这些看似浅显,真正实施却不容易。

    一、要投资而不要投机。

    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价值价格),去争取满意的回报。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中牟利。

    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格雷厄姆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

    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

    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这两点是不是和a股中的“韭菜”很像?

    二、“市场先生”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主人。

    格雷厄姆假设了一个喜怒无常的角色叫“市场先生”,他每天都会提供股票买卖的机会,而这些价格经常都是不合理的。

    “市场先生”的情绪不应该影响你对价格的看法。不过,他真的会一次又一次地提供低买高卖的机会。但是,普通人却会被市场先生所感染,“追高杀跌”。

    人性存在很多弱点,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要独立思考,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三、使用安全边际。

    正如巴菲特投资理念“一、不要亏损,二、记住第一条”。投资是建立在估计和不确定性的基础之上的,大范围的安全边际保证了不会因为误差而导致失败。

    最重要的是,前进的方法是不要撤退。安全边际的概念,即市场价格高于评估价格的差额,安全边际=价值-价格。

    经济规律不复杂,坚持这些原则,相信投资之路会走的更加顺畅。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六

    在满是沙子的沙滩上,淘得几颗珍珠,注定异常艰难。整本书中,有些观点熠熠生辉,而大多内容则是惠灵顿基金在其领导下的光辉岁月。

    拂拭尘封的烛台,岁月的痕迹历历在目。

    将近百年的惠灵顿基金为什么发展得如此耀眼。因为理念:资本保值;合理的当期收入;风险适度。?价值回归在1966到1978年差点让惠灵顿基金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却在历史的转折处,重新回归到原有的价值投资轨迹,终得于幸免于难。

    感叹历史与岁月的无情,无论是谁,无论强大与否,终会被冰冷的剑刃,击得溃不成军。

    我喜欢市场,无论是谁,都来者不拒,有着海纳百川的气魄!对每个人都极其慷慨。对自诩为聪明人的人,从不手下留情。这里不讲私人感情,不拼智商。这里更多地是包容!你对市场的包容,对于对手的包容,包容他们的贪婪与恐惧以及对于未来的希冀。?这里活着似乎成了唯一的答案,因为很多人都死了!再也不会出现在对手的席位上。

    我喜欢这里,不仅仅是因为公平。还因为它教训了我的无知,曾以为可以站到世界的顶端,来到这里才发现顶端有多么遥不可及。而芸芸众生是多么的渺小脆弱,作为行者,在这漫无边际,尘土飞扬的荒漠中。唯一的信念是活着。坚信总有一天能够靠近这漫无边际的岸边,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点点星光,便是永恒的希望。

    我喜欢这里,不是因为它的浩无边际,而是人性在这个空间里毫无顾忌及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有光辉的一面,但诉诸于利益或者说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便肆意奔跑流窜。而我在这里也不能冷眼旁观,独善其身。只是在浊流中,看人事沧桑与变换。

    我喜欢这里,不是因为人性卑劣,而是我看见自诩为聪明的人,被教训得遍体鳞伤,在无人的角落舔着伤口。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聪明人,他们智商很高,洞悉人性。唯独不懂得谦卑!自以为能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唯独这里,他们不可以肆意妄为,还需步步为营。如若不然,血本无归。太多太多自诩为聪明的人,在这里收获了教训,学会低下高昂的头颅,发现自己极其弱小。

    我喜欢这里,只是因为它给坚持的人以丰厚的回报。坚持投资的人,看淡了市场跌宕起伏的人。他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年老的安逸和资本升值,不是为了凡尘俗念。在利益的滚滚红尘中,超脱于众生之外,再大的诱惑,也处之泰然。正是这样的一群人,终究战胜了市场。追逐者败,泰然处之者胜。

    年轻人的处事态度:强有力的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进攻之时,却无半点防守的“效果”。

    惠灵顿的百年,告诉你:股市的增长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股市的任何不合理增长,最终会回到均值附近即均值回归。而你的过高收益,也将瞬间赔的吐血。唯一地解决方式,求得资本稳定升值,挤出泡沫和水分。不要让仓位太满。

    赚钱的策略,一定是相对简单地投资策略。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七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总的来说有三点感悟:

    1、不能被高成长率的股票所迷惑。高成长率、创新型企业对社会的进步是有利的,但对投资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高成长率通常意味着高价格,股票价格反应的是企业的预期收益,若实际收益高于预期则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从数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股价的变动是企业收益的二次函数,所以要想投资获得好的收益,需找到那些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的企业而不一定是高成长的企业。

    2、股利再投资,复利效果更加明显。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就进行过一次分红,用巴老的话说就是把一块钱放在公司里比投资者自己拿着能创造更多的回报,其实这是一个特例,没有公司能保证它的回报一定就多于投资者自己使用所得的回报,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今天收到的股利是确定的,并且可以继续投入到原公司以增加持股,稳定的股利还能反映出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健,给投资者以信心,所以选择高股利支付的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

    3、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把个人的投资范围扩大的全球可以降低单一国家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作者西格尔教授推荐买其它国家的指数基金,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个人认为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买其它市场的股票,像腾讯、阿里巴巴、蒙牛这些我们熟悉的好企业都是在香港上市,如果有能力研究的话也可以适当买入。

    三点感悟,以此留念,以备后查……。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八

    人们总是热衷于投资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行业、地区和国家,但是其长期投资收益却往往还不如市场的平均水平。对投资者而言,增长并不意味着收益!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投资于低增长行业和衰退行业的长期收益却往往能够超越对高增长行业的投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定价:人们为高增长支付的价格已经远远超出高增长本身所带来的价值。高增长让人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人们往往非常愿意为高成长支付高价格,但公司业绩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人们预期的增长,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而大大高于股票的内在价值;由于公司良好的经营状况,这种价值高估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公司的业绩无法继续支撑如此之高的价格而导致股价暴跌,那些支付高价的投资者将损失惨重。其次,高成长的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往往要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由于其高高在上的价格,高成长公司的现金股利收益率要大大低于低成长和处于衰退行业的公司。对于后者,投资者如果把现金股利用于再投资,继续购买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就能积累非常可观的增量股份。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九

    16《巴菲特传》。

    18《股市天才》。

    19《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

    20《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

    22《沃伦·巴菲特之路》。

    23《股市长线法宝》。

    24《戴维斯王朝》。

    26《股市稳赚》。

    27《祖鲁法则》。

    29《避开股市的地雷》。

    30《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

    31《股票投资就问三个问题》。

    32《股市投资致富之道》。

    33《时间的玫瑰》。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

    经好友推荐,终于在国庆节前把“旅行,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这本书读完了。环球旅行--今生不可能亲自实行的计划,吉姆罗杰斯帮我完成了。他带着我领略的世界的诸多美景与奇观。我们从爱尔兰出发穿过欧洲,苏联,西伯利亚,中国,东京到达北太平洋,而后从东京横穿回爱尔兰,继而穿过北欧,非洲,好望角到达大洋洲又从合恩角途径南美洲,墨西哥北上回到美国。跟着他,我也痛快的在想象中环球旅行了一番。

    在这次旅行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景点有如下几个。第一个就是撒哈拉大沙漠,它是我合上书之后,一直在脑中冥想的地方。吉姆笔下的撒哈拉如此的迷人,瞬间把一切的恐惧与疾病都抛之脑后。这里的月亮大而圆,明亮无比,在皎洁的月光下,完全可以毫无障碍的读书,柔和的沙丘--大自然的杰作,无需任何装饰。万籁俱寂,浪漫的气氛,真是一个极好的'度蜜月的地方。在旅行途中,我们还真遇到了一对法国夫妇骑着自行车来此旅行,精神可畏呀。可是白天这里奇热无比,许多遇难者因为车子抛锚,无人救援,最终丧生在这里。所以,撒哈拉这个充满诱惑而又恐惧和挑战的地方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第二个难以忘怀的地方是秘鲁的马丘比丘城,它代表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和智慧,就如同中国的兵马俑一样令人震撼(这是我家儿子长大后,我必带他去的一个地方之一)。马丘比丘城的成千上万吨的石头都是在没有高科技条件和金属工具的条件下,人工搬运和打磨切割的。古代人类的聪明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

    如果有机会,我会去一趟布宜诺斯艾利斯,黄金便宜且制作精美,而且离这里不远有伊瓜苏瀑布,踏实世界十大瀑布之一。想象一下,瀑布呼啸而下,激起水雾,水面上悬挂着彩虹,我们站在瀑布底下的岩石上,观看这样的美景,雨燕在我们周围捕捉昆虫,鸟儿在我们头顶上盘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下一个地方就是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这里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像一个少年一样充满活力与激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居住在这里,说着带着不同口音的英语,没有种族歧视。开着车疾驰在平坦宽敞的大道上,路上几乎看不见几辆车,映入眼帘的是大海与蓝天白云交汇的颜色,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这里真是一个移居的最佳之地。(ps,我有这个机会不?)。

    除了游景之余,吉姆也传授了很多投资的知识。他聪明,预测和判断投资的能力较强,这也是为什么他30多岁不用上班而能有时间和金钱去环游世界的原因。我很喜欢他的投资方式,即不受经济学家和金融学界所分析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对世界政治及经济的独到认识去投资。在环球旅行的过程中,他买的很多国外其他国家的股票。他所投资的国家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个是这个国家经济不受中央集权经济体制管制而是完全靠市场本身去调节。第二个是这个国家刚刚重视股票,并且国家有意的在推动和发展股票而不是买已经膨胀,价格很高的股票,因为泡沫太大了。第三个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通货膨胀,吉姆判断的依据是把黑市兑换货币率和银行兑换货币率进行对比。看到他的投资方法,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要为一套房子奋斗,奔波一生,这个巨大的泡沫何时能够爆炸?爆炸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政府肯定不会轻易降低房价,时不时做一些表面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小小的心理安慰而已。估计在我有生之年这个泡沫不会爆炸吧?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爆炸了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呢?不敢想。

    这本书小小的遗憾是它没有特别详细的描写哪一个国家,不能让人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和它的民族以及风俗习惯。也难怪,吉姆骑摩托车环游世界的时间很有限,他和塔碧莎在北半球的时间必须是夏季,在冬季过西伯利亚将是很悲惨的。读完此书有一个假设--如果把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劳动力和美国的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将会发一笔大财。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一

    不论是从事商业还是金融活动,我们说对市场进行分析,意味着我们想揣摩市场上某种产品(交易工具)的销量(涨跌)变化趋势,把握市场行情的本质。特别是金融市场,从趋势推动因素和趋势变化逻辑两方面来把握全局,通过综合评价复杂市场的关键事实,整理过去的经验数据并考虑各种未来走向的发生概率进行加权计算,据此做出的精准判断,作为建立买入卖出的相关原则的标准,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金融市场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工具,包括图表的基本形态、趋势的定义和基本分析工具,以及趋势演变的理想模式等。我国著名投资思想家兼金融翻译家丁圣元先生新作《趋势投资: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指南》(以下简称《趋势投资》),从融合东、西方现有技术分析的角度,通过对投资困惑的求解,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周易》来指导投资实践活动,以阴阳之道作为金融市场行情分析的理论基础,并借以提出市场变化的基本方式——趋势演变理想模式。

    他主张运用西方技术分析的趋势定义来理解东方技术分析工具蜡烛图(k线图)形态,将图表技术简化为基本趋势演变过程,识别趋势信号。简化的过程,目的在于抓住行情变化和投资交易的本质。丁圣元先生通过思考实践得出,行情变化和投资交易的本质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所谓“张”是指,行情顺利推进,一次次创新高或新低,形成了向上或向下的线条。“弛”是市场逐步趋于稳定,演变为横向发展的团块。从“张”到“弛”或从“弛”到“张”都可能引发趋势的变化。

    总而言之,《趋势投资》正是通过简化来解决趋势方向、趋势阶段和“张”“弛”的演变和发生问题。同时这种简化的过程就是分析市场的过程。恰如所有行业研究到最后,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丁先生借助《周易》理论帮助投资者认识市场,其更突出的贡献则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投资行为本身,以及我们自身。希望通过投资获利的人们,从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市场技术分析,透过分析也会更加了解自己。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二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投资者信心大都严重受挫其投资决策更为谨慎在战略上很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主动采取裁员缩减支出合并机构减少或撤回投资的方法以应对销售下滑库存增加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表现很不乐观的局面。

    据商务部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64.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29%;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52家,同比下降27.51%。前10月全国减资的外企有4218家,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8%;终止的外企有3774家,同比减少了6.6%。

    但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在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努力打造企业相对竞争力,为迎接经济复苏做好充分的准备。拥有60年燃器具专业研发、制造、销售历史的日本能率株式会社,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时机,看到了未来的发展机遇,在稳步前行的过程中开始大展身手。

    积蓄力量加快持续发展。

    日本能率株式会社是世界先进的燃气具及温水器具供应商,出于全球品牌的战略谋划,继1993年在华投资万美元后,于9月份再次全额投资3800万美元,成立能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属于中国商务部批准的特别企业,并在上海市奉贤区购买了占地230余亩(150724.2平方米)的土地兴建厂房,一期厂房总建筑面积54294.13平方米,在2007年11月份正式运营,预计到,年产燃气具可达130万台,其产品将供应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巴西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能率奉贤生产基地是目前世界上颇具规模的燃气具生产基地。

    全球金融危机阴影笼罩、房地产等产业严重下滑,非但没有影响能率在华投资的信心,能率反而加大了20的新品研发的力度,扩大市场布局,并加强与渠道的战略合作,为将来的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能率同时在厨房电器产品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势推出风语系列油烟机、焰舞系列灶具和影动系列消毒柜产品,丰富了原来以热水器为主的单一产品线。在日本,通过地暖系统采暖的方式相当普及,能率的地暖系统在日本本土非常畅销。为了能让中国消费者同步享受日本先进的采暖方式,同时为了巩固能率在中国燃气热水器行业的龙头地位,2009年年末能率还将推出适合长江以北地区使用的地暖系统。不可否认,能率在燃气具产品技术上拥有绝对领导性,使得能率有能力对中国燃气具行业的全面技术提升发挥标杆作用。

    在房产配套方面,能率已经与全国排名第一的万科地产签署了全国性、排他性的战略合作协议,而万科之所以选择与能率合作,就是看中了能率较强的技术实力、较大的生产规模,较高的质量把关能力以及较好的服务平台等方面优势。在全国家电连锁渠道,能率始终保持着与国美、苏宁等渠道巨头良好的合作关系。能率的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其2009年谋取全国性布局的雄心战略。

    “中国市场在能率的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西贝昭彦表示:“中国在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中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同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市场的布局对能率于全球经济复苏后在全球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投资中国的价值所在,被西贝副总一语点破。

    作为日系高端热水器巨头之一的能率,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以其低调而沉稳的风格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驰骋近,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位于前列,逐渐树立起了能率的高端品牌形象。近年来,其连续不断的增资扩建更突显出这一热水器巨头对中国市场的充分信心。

    事实上,从能率进入中国市场开始,能率便将目光锁定在为全球提供专业品质的燃气具及厨房电器相关产品,而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的构建,无疑让能率离目标更进了一步,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其“专业品质,全球共享”理念的不断升级。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三

    《中国价值投资》这本书可以说,是本不错的书!它里面已经包含股票里面的经典投资策略!可以说集大成!具有很高的学习性及借鉴性!

    它里面综合了巴菲特的投资,索罗斯的时机,及一些作者的心得!

    其实这些也就是金融投资的基本形式!所以大家应该具有书上所说的哪些特点!

    总而言之:

    对于股票投资的判断要遵循一下几点:

    1,宏观形式的判断,就是对当前世界及这个国家经济形式的判断。在大的方向上,这个是很好的辨别,你只要热爱金融方面,每天的新闻只要稍微留意下。都可以懂得!

    2,公司的选择,股票的选择其实就是公司的选择。选择的指标有市盈率,市盈率是股票是否被低估的基本判断,其次利润率的长期对比,不是一年两年的利润的对比而是左右时间的对比。看这个公司是否有持续盈利的能力。第三,则是负债形式的判断。

    3,时间形式的把握,这个就归宿为索罗斯金融哲学。大家最好学习学习这位大师的辩证法。他讲的是很正确的。至少在金融领域是正确的。对经济形式的把握力度,可以说是这个大师的看家本领。这个也是股票市场的精髓所在!这点应该放到首位!

    4,耐心等待!耐心等待是人性格中最脆弱的一项!这个也是大多数人赔钱的内在因素!

    其次是人的恐惧及贪婪也是人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征,因此股市也在磨练自己的性格!

    5,要有比较详细的投资计划。这个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也许你能够投机一把,但是你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就因为你没有详细的.计划形式,你赔的一塌糊涂。当你把你生存的资本都放进去之后,你再想从头在来,那是要有相当的魄力!所以这点在投资中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

    6,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没有一个人说他能够永远盈利!只要你能够善于总结,从中吸取教训!这样的收益比你盈利要好过千百倍!所以学习是大家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7,如果没有投资这种意识,只是纯粹的想在股市捞钱的那些股友,我可以慎重的告诉你,你最好去学习那些基本的股票常识,多观察,多模拟为好!从中总结自己的经验,不要听那些所谓的专家之类的话语。那些大多数是让你套牢的。他们是那种放火之人!要有自己的判断依据!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这本书,我相信你能够从中收益匪浅的!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四

    春节有空,买了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读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确这本书在投机盛行的年代,让投资者找到了方向,在那个年代他应该称得上是投资界不世出的奇人,《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

    这本书也明显有自己的缺陷,举了很多例子,让人看得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如果初学者看完这本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投资要有安全边际,但随后就会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问题,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所以在安全边际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尽量分散投资,而分散投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所以绝对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如果研究过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说要集中投资,格雷厄姆说要分散投资;二者的思想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师的安全边际的思想上,提出啦要买有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资然后长期持有。你把这思想理解彻透之后,再反过来思考《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为通过巴菲特这一思想过滤,就能把格雷厄姆举例的那些有问题的公司排除在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风险性,从而可以去集中投资,而不是分散投资。

    我们的理论应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础上即安全边际,再做进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评论二位大师的缺点,而是做一点改进,仅代表个人观点。

    1、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所以他的计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润,来计算pe,这种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而且现在依然可以用来吸收的计算方法,我未来也会用这种方法进行一些防御性投资。但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很难买到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去验证一下。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经理的算法,即预期未来,但这种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计,确定性一定要强。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盐湖钾肥,现在全世界粮食大涨同时不同的国家都发生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通货膨胀也以10%左右的上涨,在这种背景下,必然会推动钾肥的需求量增加或价格上的上涨,这种预见性很强的背景下,我们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过去的利润的计算方法,而改成将来的计算方法,这样可以取得不错的回报率,大家可多举几个例子,用时间来检验我的推论是否正确,即使一个例子失败并不代表失败,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每个样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资。

    再次强调一下,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在预见性很强的情况下,才能以未来计算,也要在安全边际下买入。至于传统性行业,不垄断的公司,还是以格雷厄姆的计算方法为准。

    2、关于净资产的问题,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指低于净资产的2/3,同理时代在变化,格雷厄姆时代是以石油,钢铁,铁路等传统行业为巨头的时代,对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业,垄断性非常强的公司,即不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公司,再用它这种计算方法,意味着几乎买不到这种公司。我个人意见是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下降1/3,我这种方法意味着风险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错了,由于垄断的特性,经过二年左右又会开始盈利,而且因为主营业务清晰,垄断的公司特质,这一层过滤本身也降低了风险,我个人认为,这就相当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边际---低于净资产的2/3,有兴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验证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资思维,是他提出要买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实际上他买的有些公司是没有特许经营权的,但是别人或他自己(我更倾向于是别人)要强加上去的特许经营权,比如银行公司,从定义上讲银行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但巴菲特确实买啦,买得还不少,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看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恍然大悟,详见讲基金的那些章节。是因为巴菲特后期随着资金的宠大,他已很少有机会再遇见特许经营权,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边际下买入的机会,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边际下,买入主营业务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这就是投资大师的变通,但不能说这不对。别人总结巴菲特感兴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也可能是写书的人强加上巴菲特的思维,他买的公司就是有特许经营权的。个人观点,这是巴菲特资金巨大时不得已而为之的倒退投资方法,这也是巴菲特大师能变通之处,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则不变通-即安全边际,这也是他的底线。但我们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来吸收,去投资银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随者除外,毕竟这种方法也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种方法。我们不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还要对他的思想加严,即把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改为垄断的公司,这样一改,我们投资的范围就更加小,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的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结尾之时,再次强调一下上面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没有任何批评二位大师的意思,只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总结。也许我年少轻狂,但我会用我一生来验证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们觉得对可以吸收,觉得不对可以拍砖。

    经典自有其经典的地方,第一次读《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次读下来,加上经验和其他感悟,觉得姜还是老的辣。

    投资,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你是积极的还是防守的?对于不同目的的人来说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态度的重要性与投机的困难。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资中却很疯狂。有人说这是钱的力量,我觉得未必,更好地解释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难从里面解脱出来,源源不断地从市场得到各种反馈,自己又要根据这些反馈不断地做出反应,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冷静下来,恢复理性。

    投机难也就难在这里,不断地做判断,不断地去顺应市场,这种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无意于贬低投机,因为他们也是在为股市提供流动性,没有流动性的资产市场是无法想象的。但他们需要的是与别人做对手盘,他们的赢利很多时候是别人的亏损。而股票市场里面聚集了众多高智商人群--这甚至是一个被过度重视的市场--一个人很难每次都打败其他人。

    最后,说说我个人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价值投资的判断过程就是一个为资产进行定价的一个过程,价值投资的实施就是一个对自己判断进行验证的过程。现实中,很多机构采用capm定价,但我觉得这个公式就是经济学自大的一个表现,每个资产都有着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这个资产背后的具体内容,而一味根据这些纸面上的东西来得到价格,无异于痴人说梦。

    《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第一次出版,是格雷厄姆的第一部专著《有价证券分析》的普及版,专门写给个体投资者,被称为“简单的圣经”、“安全和价值的乐园”。

    巴菲特就是本书最早的受益者之一。“早在1950年这本书首次出版时我就阅读了此书,当时我19岁。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所有投资方面最好的书。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

    本书在第一章首先提出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

    投资以事实和透彻的数量分析为基础,而投机靠的则是奇思异想和猜测。

    第二章讨论了投资者对于变幻莫测的股票市场的态度:“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购买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的机会。而其他时候,他如果忘记股票市场而把注意力放在股息收入和公司运作状况上,将会做得更好。”

    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防御型投资者和进攻型投资者的通用组合策略,特别是在第十章重点介绍了关于如何廉价购进股票的技巧,提出了评估普通股的十一条规则,并提出了成长股价值计算的简单公式:价值=当前(普通)收益×(8.5加上预期年增长率的2倍)。

    在最后一章,他提出了投资的核心概念———“安全边际”。巴菲特后来说,“安全边际”是有关投资的最重要的字眼。通俗地讲,安全边际就是花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的哲学;就是饭吃八分饱;就是如果你离悬崖还有一公里,那么你肯定不会跌下悬崖。投资者忽视安全边际,就像天天暴饮暴食,最终会伤及肠胃;或者你一直在悬崖边上行走,总有一天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历久而弥新的投资者箴言。

    格雷厄姆文风平实流畅,深入浅出,从未自吹自擂。《聪明的投资者》里很多箴言式的字句,充满智慧,穿越变迁、周期和灾难,历久而弥新。试列举几例如下:。

    1、典型的投资者将注重本金的安全;他将及时购买证券,一般将长时间持有这些证券;他将注重年收益,而非价格的迅速变化。

    2、法国人说,从崇高到荒谬仅一步之遥。从普通股投资到变通股投机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

    3、在华尔街,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4、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5、投资成功与否应该用长期的收益或长期市场价格的增长来衡量,而非短时间内赚取的差价。

    6、真正的投资者很少被迫出售其股份,一般情况下,他不必关心其股票的现行牌价;只有在牌价适合其准则时,他才注意它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7、投资者和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作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地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地抛出股票。

    8、当人们对市场变动较少注意时,却往往获得利润,这与人们的一般常识是相反的。投资者必须着眼于价格水平与潜在或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市场上正做什么或将要做什么的变化。

    9、为了进行真正的投资,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并且,真正的安全边际可以由数据、有说服力的推理和很多实际经验得到证明。

    10、利用你的知识、经验和勇气。如果你已经从事实中得出一个结论,并且你知道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按照它行动,即使其他人可能怀疑或有不同意见。对大师的误解。世人对《聪明的投资者》和格雷厄姆的思想有很多误解。有人指责他晚年背叛了价值投资,改为信奉“有效市场理论”。始作俑者是约翰·特莱恩的《货币大师》。书中引用了格雷厄姆的一段话:“我不再坚持用复杂的分析技术寻找一流的价值机会。这种做法在40年前或许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我支持现在的教授们普遍认同的‘有效市场理论。’”事实上格雷厄姆并非对价值投资失去了信心,而是根据新的情况把早年复杂的技巧简单化,提出新的“低值股票的十大标准”。因为他认为“一些技巧和简单的原理已经完全可以保证成功了。”1974年,80高龄的格氏作过一次题目为“价值的复兴”的演讲。他依然坚定地说:“如果你和我一样相信价值投资是一种完善的、可行的、有利可图的方法,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坚持它,不要被华尔街的时尚、错觉和投机活动迷惑。”去世前几个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如果我在华尔街60多年的经验中发现过什么特别之处的话,那就是没有人能成功地预测股市变化。巴菲特的新发展。格雷厄姆快80岁时因病需要巴菲特的帮助修订《聪明的投资者》的一个新版,巴菲特曾提议作一些改动,包括“多谈点通货膨胀,多谈点投资者应当如何分析企业。”但最终没有实现。2003年的英文修订版,巴菲特推荐并作了序,和汉译本相比,增加了通货膨胀、投资基金等独立章节,金融记者jasonzweig作了最新注释。

    格雷厄姆注重量化分析,是购买廉价证券的“雪茄烟蒂投资方法”,而巴菲特在他的基础上增加了费雪和芒格的思想,即对企业类型、企业特质、企业管理的质化分析,把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巴菲特说:“我现在要比20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多支付一些钱。本倾向于单独地看统计数据。而我越来越看重的,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正如威廉·拉恩所说,巴菲特把格雷厄姆的思想带进了另一个新阶段。“如果能把他们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那么你就学全了。格氏写了我们所说的《圣经》,而巴菲特写的是《新约全书》。”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五

    顺应趋势有多重要?“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时事造就英雄”.......这些经典名言的智慧,都在告诉这我们,把握趋势非常重要。

    而对于股市投资来说,顺应趋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人在股市的投资者,既没有认识到趋势的重要性,即使认识到了重要性,也不明白如何去分析趋势,更别谈把握趋势了。

    在我进入股市半年后,谈及分析趋势的疑惑时,朋友就跟我推荐了丁圣元先生的书,其译著《日本蜡烛图技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股票大作手操盘术》等书都销量奇高,长期霸占系列畅销书的榜首,不过可能是不同的国情、股票市场原因,我一直都觉得理解、应用存在难度。

    而最近看的《趋势投资》这本书,是丁圣元先生集西方成熟技术分析方法之大成,结合我国股市的情况进行分析的,更接地气,也更容易理解、操作。在引言中,丁圣元先生生动的从双腿走路开始解读,引入《周易》中的阴阳观点,对投资人与投资市场、投资与风险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揭示投资交易应当采取的恰当态度。

    而后,分别从趋势原理及理想的投资演变模式、日本蜡烛图如何化繁为简地应用、基本的趋势分析工具、常见的持续价格形态分析、常见的反转价格形态、市场分析的三个层面,以及跟踪趋势的要领等主题,对投资市场趋势分析的技术手段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蜡烛图技术基础这一章的详细讲解,入场股市不久的我,一直觉得蜡烛图的分析非常复杂,但是书中将其简化为蜡烛线图方便读者理解,并从横向趋势中分析得出买入信号、卖出信号的形态,没有故弄玄虚,而是实实在在给出操作指引,特别的实在,即使是我这种入行股市不深的小白,也能非常好的理解,而且可以马上用在日常分析中。

    “你如果不懂得趋势原理,你就不会去相信它,你不去相信它,你就很难去诚心诚意地顺应它,那你就很难达到技术分析对你的要求,去顺应你的市场,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丁圣元先生如是说。

    财富时刻在不记名流动着,对股市保持敬畏之心很有必要,希望我们都能把握趋势,不做韭菜。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六

    关于什么是价值投资的讨论已经够多了,价值投资的祖师是格雷厄姆―多德,价值投资甚至不能算理论,它的内涵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价值投资对资本市场有3条假设:

    3、在证券价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此时有很大的安全边际)购买证券,最终必将产生超额回报。格雷厄姆将证券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差距,称之为“安全边际”。巴菲特直接把价值投资称为“以40美分的价格买入价值1美元的东西”。

    以上述3条假设为基础,价值投资的核心流程就很简单了:价值投资者先评估某一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并将其与“市场先生”所提供的市场价格相比,如果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就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买入该证券。

    这条规则是格雷厄姆―多德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这也是全部价值投资者的根基,价值投资的后继者如巴菲特等很多人都将在实践中将价值投资发扬光大,其价值投资哲学可能大不相同――都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和嗜好――不同之处可能恰恰在整个投资步骤的处理方式上。

    这些步骤包括:

    选择要评估的证券;

    估算证券的内在价值;

    计算每一证券所要求的合理的安全边际;

    确定证券组合比例;

    确定何时沽售证券。

    很多着名的价值投资者均是在上述5个地方有所差异,这样尽管同处格雷厄姆―多德部落,但具体处理方式大有不同,如选股、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集中投资还是分散投资、长期投资还是短期投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嗜好和处理方式。价值投资的确有不同的流派,也应该有不同的流派。

    那什么不是价值投资呢?在资本市场上有千千万万的投资者,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不承认自己选择的是买价高于内在价值的证券,但事实上,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极为罕见的。

    技术分析者从不进行任何基础分析,他们不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司所处的行业、产品及要素市场的特征,总之他们不关心证券的内在价值,而专注于价格史。他们企图通过证券价格的历史资料,发现证券价格的运行趋势,从而实现低买高卖。

    有效市场论者认为市场上根本没有被低估的证券,所有证券的价格都完美的反映了证券的全部信息,价格与内在价值之间没有差异。有效市场论者显然不是价值投资者,他们认为最好的投资方法就是买入指数基金。

    3、宏观基础投资者不是价值投资者。

    宏观教旨主义投资者关心影响全体证券或者大部分证券的宏观经济因素:通胀率、汇率、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世界经济增长率。他们关注政策动向,并综合考虑投资者和消费者的观点;他们利用所得信息预测宏观经济走势,然后利用这些预测判断哪几组证券或者个别证券受这些趋势影响。总的来说,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投资,他们期望自己具有远见卓识,比整个市场反应快,从而进行市场趋势的预测,以实现投资目的――低买高卖。

    宏观基础投资者不是价值投资者。巴老认为,价值投资者不必理会宏观经济预测,任何人无法准确进行宏观经济预测,也根本不可能根据宏观经济预测来进行市场趋势预测。巴老在致股东的信中直接警告说“预言家的墓地一大半是给宏观经济学家预留着的”。

    4、绝大部分微观基础投资者不是价值投资者。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价值投资者也的确是在使用微观基础分析的方法,但绝大部分微观基础投资者并不是价值投资者。

    这些微观基础投资者都是以证券的现价为出发点的。这些投资者研究证券的历史情况,观察其价格如何随那些具备经济影响力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因素包括:公司收益、行业背景、新产品的引进、生产技术进步、管理变革、需求变动、财务杠杆、新厂房和新设备投资公司并购、多元化经营等等,然后他们试图预测这些因素中的关键变量是如何变化的。

    公司收益是大部分预测的重点。他们认为,证券价格中包括了市场整体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如果这些投资者发现他们对未来收益及其他重要变量的估计值超出市场预期值,他们就会购买这些证券。他们认为,当有关方面的新消息被公布时,他们的预测将生效,市场将追捧这些证券,从而他们有机会高价卖出。

    应该说这种投资方法同价值投资有相同点,即:都重视经济基础因素和具体的证券。但这种投资方法与价值投资仍有重大差别:

    2)这一方法并不涉及明显的安全边际,以保护投资者免受市场先生的伤害。

    事实上,这种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弱式、半强式的有效市场”理论,即认为理所当然的认为,证券当前价格是合理的,加入“经研究过的、市场未曾预期到的”利好因素后,证券价格将上涨。显然“证券当前价格是合理的”这种假定太过随意。因此,绝大部分微观基础投资者也不是格雷厄姆―多德式的价值投资者。

    很多人简单的把投资者分为基础投资者、技术分析投资者,认为基础投资者就是价值投资者,甚至有人认为按按f10看看基本面就是价值投资。这是一个明显的误解,这个市场上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很少的,不仅技术分析者、有效市场论者不是价值投资者,而且全部的宏观基础投资者、绝大部分微观基础投资者都不价值投资者。

    很多机构将自己包装成“价值投资者”,但从其投研方法来看,从根本上违背了价值投资的本意;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上对“伟大公司”、“长期持有”概念进行无限制的拔高,一些优质公司被炒到了难以想象的价格,完全是一场能同上个世纪70代美国蓝筹泡沫媲美的、中国式的“漂亮50”行情,不少机构也咽下了自己一手炮制的苦果。

    绝大部分基础投资者只是一般的投机者,并非价值投资者,这是常识;不宜简单的把一些有专业知识的基础投资者归为价值投资者,违背了安全边际原则就是投机。事实上,很多基础投资者完全就是投机者,他们搞的是价值投机,“价值投资”只不过是他们包装的一个美丽外套而已。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很少的,价值投资者是孤独的。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5年,10年)专门投资基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要优于直接购买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开通投资账户的时候,都是奔着长期投资去的,但是受到股票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在交易操作上渐渐偏离之前的原则,进而就变成了一名投机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从而产生巨大的损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动比较小,每次买卖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资者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会进行比较慎重的考虑,反而会获得较好的.收益。

    市场很容易产生对“业绩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属于地位不稳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过短期的激进操作来获取高额的收益,而这种高收益不具有持续性,但是却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总之,基金经理在寻求更好的业绩时,一般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风险,风险的种类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终止。

    购买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种费用,费用越高,回报就越低;与股票交易一样,基金交易越频繁,其赚钱的机会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购买基金,首先看业绩,再看基金经理的声誉,再次是基金的风险状况,最后才是基金的相关费用。而真正的投资者是反过来看的。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八

    《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聪明的投资者》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篇十九

    我在了解了众多的投资方法之后,认为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所介绍的“价值投资法”相对安全和有理。

    之所以说是相对的,是因为它有两个天然的缺陷:一是相对于明确的价格,价值的评估是相当困难的,价值的精确计算更是不可能——有形资产如此,无形资产更是如此;二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变化的过程中,要出现投资者所期望的价格,所需要的等待时间是不确定的——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

    如果说其第一个缺陷,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理论”来克服,毕竟投资时我们仅需要获得一个大致“安全”的估值就可以了。“正如绝大多数时候,看一个妇女够不够选举的年龄,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其确切的出生日期”;而面对其第二个缺陷,即投资者所期待价格的出现有时需要足够长的等待时间,我们则毫无办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价值投资法”只能算是一个“成功”的理论,根据它取得成功投资的实践,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另外,也有人主张”分散化投资“可以弥补“价值投资法”的不足。对此,我持一分为二的态度:理论上讲,是正确的,可以用牺牲一定的投资收益率来避免风险的过分集中,大不了导致投资结果的平庸化;但实践中,却未必如此,因为投资者难以做到足够的分散化,且分散到何种程度才算真正足够也是不确定的。

    当然,说“价值投资法”是一个成功的理论也是有条件的,即不能考虑价值本身在未来时间里的增减变化。如果要考虑这一因素,就好比考虑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一样,问题则会变得更为复杂。“没有永远的投资”,也多少能说明这一道理。

    众所周知,根据博弈理论,在投资市场上,一个少数人采用时有效的方法,当大多数人都采用时则会失效。“价值投资法”自然也不例外。但只因人性的贪婪、恐惧、狂热、从众……,长期以来一直难以改变,故“价值投资法”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采用。

    尽管我认同《聪明的投资者》所介绍的“价值投资法”,但我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绝对的。所以,我坚持认为,“价值投资法”只是一个相对的、不错的方法。

    有人说过:“投资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没有秘诀”。对于“价值投资法”,也应当进行这样的理解。

    实用投资的读后感(案例19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