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13篇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 其他范文 ]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3-19 15:44:19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教材通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27——32。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多媒体课件

    课前小游戏:比眼力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加法运算定律)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大屏幕上写的)

    非常好,你是个会观察的孩子。

    师:在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定律。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加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漫长的暑假好多人都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去了,当然李叔叔也不例外,看他是怎么去的?(出示幻灯片)

    生:骑自行车。

    师:你们看的真准,再仔细看看,你从图中还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信息。

    (3)根据你了解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

    (4)学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一)探究加法交换律

    1.列式计算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算?请自己列式计算然后汇报。(40+56和56+40,如果没有学生说出56+40这种算法,教师要引导他们这样列出)

    2.两种算法不同,为什么结果是一样的?(因为都表示的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3.既然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在里填上什么符号?(“=”号)

    4.像这样的算式,你们还能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举例)

    5.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两个加数没有变,只是它俩的位置交换了,和不变。)

    6.这样的算式我们能写完吗?你认为你举得例子左右两边一定相等吗?为什么?(因为无论它俩的位置怎样,都是算它们的和是多少,所以左右两边相等。)

    7.揭示规律

    (学生总结)

    (2)小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板书)

    8.既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你们能想个办法用一个算式概括加法的.交换律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

    9.展示学生的方法。

    10.确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由于字母表示比较简便,所以通常我们用a、b表示任意两个加数,所以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板书)

    11.对口令

    师:83+17=生:等于17+83

    57+44a+b100+6018+7535+6585+768

    12.介绍加法交换律在加法验算中的应用。

    (二)探究加法结合律

    1.刚才提到李叔叔要旅行七天,下面是李叔叔前三天经过的路程,我们来了解一下。(出示情境图二)

    2.学生观察,说说了解到的信息。

    3.出示问题:你知道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吗?请自己先算一算。

    4.展示学生的算法。

    (88+104)+9688+(104+96)

    哪种算法简单,为什么?

    5.我们来理一理这两种算法。

    师:算法一,先算前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三天的路程。

    算法二,先算后两天骑的路程,再加第一天的路程。这种方法简单。

    师:算法不一样为什么结果一样?(因为它们都算的是三天的路程和)

    6.既然结果一样,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的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7.比较下面两组算式

    68+152+4868+(152+48)

    (225+175)+67225+(175+67)

    8.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几组算式,并展示。

    9.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0.揭示加法结合律。

    (2)小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这叫做加法结合律。(板书)

    11.试着用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

    师: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a、b、c分别表示任意三个加数。

    三、巩固练习,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两个加数交换(),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2)三个数相加,先把(),或者先把(),和不变,这叫做加法()。

    (3)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a+b=________。

    (4)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a+b)+c=________。

    2.应用学过的定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1)29+17=()+29

    (2)120+()=35+()

    (3)138+(62+365)=(+)+365

    (4)(+358)+()=198+(+42)

    3.连一连,再说一说每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63+32564+(19+81)

    87+32+68325+63

    (64+19)+8187+(32+68)

    36+78+6478+(36+64)

    4.比一比,那组算得快。

    (1)(195+32)+68(2)195+(32+68)

    (205+59)+241205+(59+241)

    486+78+1478+(486+14)

    师: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四.合作总结,整理内化。

    1.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请用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聪明的头脑找到了加法算式中的规律,认识并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你看,数学家能总结出来的运算定律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相信只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勤动脑、多动手,一定可以把数学学得更棒!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二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4.7+2.6)+7.4○4.7+(2.6+.4)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定律页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第5题,练习十七的第7一12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法乘法。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ab)c=a(bc)。

    分配律:(a+b)c=ac+bc。

    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运算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三个数,不管相邻的哪两个数先进行运算再同另一个数运算,结果都不变;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方法不同。

    2.练习。s。

    (1)做第8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一看这道题中的算式各符合哪个运算定律,然后分别填在横线上。

    (2)做练习十七的第8题。

    根据运算定律给每个算式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订正时,说一说依据。

    二、复习简便算法。

    1.让学生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2十78十2263550。

    136十68十641258050。

    25十43十75十574542520。

    271十53十47十29627十387。

    2.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69十98437305。

    469一983244852。

    3.让学生做练习十七的'第9题,指名说一说简便计算的依据。

    三、巩固练习。

    2.做练习十七的第10一12题。

    (1)第10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2)第11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3)第12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其思路是:先求出第一个小长方形木板的面积,然后求它的宽,最后根据边长的特点分割。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做练习十七的第13一14题和第81页的思考题。

    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填数。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四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

    2、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中,习得举例验证的方法,感悟符号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过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独立思考,感悟数学基本思想。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目标,关注核心概念的落实。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学好本课,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间的关系。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经验。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我认为这样安排,旨在依托四则运算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经验,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习得验证的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从经验上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计算经验,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从认知水平看,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意义。难点拟定为领悟举例验证的方法。

    然后,谈谈教法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情,本课以引导探究为主,综合运用启发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进行教学。导入环节用学生日常学习中熟悉的等式引导学生观察提出猜想,然后采用启发谈话法,组织学生举例验证,最后借助点子图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道理,使学生更加信服。

    接着,谈谈学法设想。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本课在学法指导上力求突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学生以猜想――验证――结论――应用为学习思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新课导入环节,学生观察题组,提出猜想,探究环节,学生先独立思考验证的方法,再合作交流,这样相互启发,让学生意识到尽可能全面的举例验证才能证明结论正确,从而习得验证的方法。在练习环节中,学生独立思考,或填空,或判断,不断内化新知。

    最后,谈谈教学流程的预设。

    基于以上构想,为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拟定为以下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以题组的形式,激活学生的经验,便于学生提出猜想。

    环节二:探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一步,提出猜想。以“仔细观察,试着用一句话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组一和题组二,提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猜想,教师相机板书。第二步,验证猜想。以“是不是任意的数相加都有这种规律呢”?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通过几个例子得出的发现只是猜想,要想应用还必须验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你打算怎样验证呢?”启发学生思考验证的方法。抓住两个要素:要素一:数是任意的,可以是小数、整数、分数,要素二:要通过计算,根据结果来判断。这样做旨在让学生感悟应用不完全归纳时举例尽可能全面,并且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用事实说话。第三步,总结规律。在学生举例验证和教师演示后及时提炼规律,形成统一的认识,方便学生使用。

    环节三:课堂梳理,巩固练习。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题1是填空练习,意在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提炼字母公式,建立模型。练习2是判断练习,意在加深加法运算定律的认,区别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练习3是探究4个加数的简便运算。意在突出规律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加法运算定律的价值。

    环节五:自我评价。

    课标指出: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使之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和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学。

    以上就是我全部说课内容,根据课堂生成情况有可能会有所调整。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五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培养能力。

    学具准备:教科书第186页的口算练习(6)的前14道小题。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86页,做口算练习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自学例5。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观察例题有什么特点。并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你计算的根据是什么?”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做第8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1、做第1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可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两道题,教师检查学生第4小题是怎样计算的。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尤其是第4小题,让学生会用这种简便方法即可,不必说出根据什么。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可以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例5:计算0.6+7.91+3.4+0.09。

    方法一:0.6+7.91+3.4+0.09。

       方法二:0.6+7.91+3.4+0.09。

    =8.51+3.4+0.09=(0.6+3.4)+(7.91+0.09)。

    =11.9+0.09=4+8。

    =12=12。

    课后附记: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六

    应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第116页例5,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七1-3题。

    使学生初步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

    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158页,做口算练习(六)的前14道小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谁能说一说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教师:前面提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中的数都是什么范围的数?使学生明确这些运算定律都是在整数范围内。接着让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

    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3.2+0.5○0.5+3.2。

    (4.7+2.6)+7.4○4.7+(2.6+7.4)。

    学生算完后,还可以让他们再任意举两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交换加数的位置,改变三个加数的运算顺序后得数有没有变化。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接着再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适用,那么相加的两个数、三个数的`范围都可以是什么样的数?使学生明确,加法的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可以包括整数和小数。

    2.教学例5。

    可以让学生多说一说,使大多数学生都明白,小青的算法简便。接着再提问:小青在计算时把0.6和3.4放在一起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7.91加0.09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告诉学生以后在计算时,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3.做第11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做第1题,可以提示学生,先观察题中的三个加数,再根据运算定律填数。订正时,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根据的是什么运算定律。

    做第2题,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再了解有多少学生做错了,让他们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

    做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1.做第1题,教师提示学生按题目的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再让学生做。可指定两名学生到前面板演第二行的两道题,教师检查学生第4小题是怎样计算的。订正时,让板演的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尤其是第4小题,让学生会用这种简便方法即可,不必说出根据什么。

    2.做第2题,做题前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先看能不能用简便算法,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辅导差生。订正时提问:哪几道题不能用简便算法?右边第2小题是怎样算的?了解学生有没有把右边第2小题错写成4.9+0.1-(4.9+0.1)的,为什么错,以便及时纠正。

    3.做第3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七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学生列式,师板书

    (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1)27+73(2)37+58

    73+27 58+37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投影书上的主题图,

    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

    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

    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

    同桌互说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

    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有出现个别代表一般的给予举例纠正。

    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6、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四)应用成果,巩固新知

    1、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

    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

    2、“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3、“练一练”

    (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

    (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4、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五)反思过程,学会学习

    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八

    教科书第74页第5题,练习十七的第7一12题。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法乘法。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a×b)×c=a×(b×c)。

    分配律:(a+b)×c=a×c+b×c。

    然后引导学生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横向比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把两个数交换位置,运算结果相同;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三个数,不管相邻的哪两个数先进行运算再同另一个数运算,结果都不变;不同点:运算方法不同。)。

    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表达式类似,只是运算方法不同。

    2.练习。

    (1)做第81页的第5题。

    让学生看一看这道题中的算式各符合哪个运算定律,然后分别填在横线上。

    (2)做练习十七的第8题。

    根据运算定律给每个算式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或数,订正时,说一说依据。

    二、复习简便算法。

    1.让学生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82十78十226×35×50。

    136十68十64125×80×50。

    25十43十75十5745×4×25×20。

    271十53十47十2962×7十38×7。

    2.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469十98437—305。

    469一98324—48—52。

    3.让学生做练习十七的'第9题,指名说一说简便计算的依据。

    三、巩固练习。

    2.做练习十七的第10一12题。

    (1)第10题,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2)第11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3)第12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其思路是:先求出第一个小长方形木板的面积,然后求它的宽,最后根据边长的特点分割。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做练习十七的第13一14题和第81页的思考题。

    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填数。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九

    加法运算定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加法及验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发现和归纳出运算定律。学生虽然在此前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中的一些性质和规律有感性的认识,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节课毕竟是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的方法,并通过学生自己的举例发现规律,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这样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全班交流时,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们所举的例子。其中,对于直接写等式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甄别,使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验证方法。

    还应更强调本课难点,如结合律等号两边的加数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位置和运算顺序;结合律的特点是运用小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把两个加数结合起来先算、让学生在课堂上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发展应用意识。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十

    加法运算定律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是在加法及验算、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之前的教学中,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我认为这样做学生固然能够掌握运算规律,但并没有从本质上真正理解规律。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让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去理解并掌握规律,主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教学中,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列式解答问题,并抓住两个不同加法算式的计算结果相等,且都能解决问题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得到等式。

    请学生以上一等式为参照,再举一些有着同样现象的例子,讨论交流具有此类特征的算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种规律,初步提炼规律。

    教学中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我及时把新学的知识和一年级学的凑十法以及加法计算的验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忆交换加数验算的方法,明确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之间的联系。这样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及时沟通,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学生初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困难,出现表达不够严谨或不会表达的现象,这时我没有及时补救这种生成问题。课堂语言不够精炼,重复啰嗦;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巩固,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一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十二

    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二、创设情境,灵活运用。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知道了李叔叔后四天每天计划要骑的`路程,要求的是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根据题意,你能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

    (三)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问题:1.你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2.谁能说一说你对这种解法的理解?

    3.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你喜欢哪种?说一说你的理由。

    4.后一种方法为什么计算起来比较简洁?

    三、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一)尝试解决问题。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问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已知昨天、今天看的页数和整本书的页数,要求还剩多少页没看。)。

    (二)比较观察,发现规律。

    问题:1.这两位同学算得都对吗?

    2.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你还能写一些吗?

    3.234-66-34和234-(66+34)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提升认识。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23页练习六,第5题。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三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内容是小学六年制数学第八册课本116页例5以及相应的习题,学习的是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知识目标:知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的,能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技巧,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讲求方法,注重实效。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

    1、竞赛。考虑到下午学生的情绪可能较低落,加上本课属于计算课,本身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为此本人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把口算题改为小组竞赛,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2、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时,我创设了圆圆买文具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帮助她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被信任、能做事情的快乐,不仅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学生的主角意识,而且让学生享受到助人的乐趣。计算时让学生自行探究,从比较中得到简便算法,这样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先尝试探索,教师引导。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应贯串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把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尝试计算,自觉地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迁移到小数加法运算当中,从比较中得出简算方法。这样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出示三组学具,分别有三件、四件、五件,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总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主选择题目,进行相关的练习,达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当学生学完新知,让学生根据出简算的步骤,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结构的学习方法,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两个小题。

    (1)、判断能不能简算。主要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计算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变,防止学生陷入思维定势,误以为学了简算,就什么题目都要用简算。

    (2)、开放题。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方法,有利于让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

    《新课标》指出:必须让每个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数学的内容必须来自于学生的实际背景,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

    本课的教学从胆抛弃教材那枯燥无味的数字,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教学时,教师利用旧知进行迁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开放题时,对于5.38-1.66-时,括号里的数有的学生填1.66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为何填1.66不能达到简便计算,引导时可以留点时间让学生先进行试算一下,学生便可以较清楚地发现:1.66与1.66不能凑成整数,从而解决这个难点。

    优秀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大全(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