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实施方案,15篇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 文秘知识 ]

    文秘知识 时间:2023-11-03 08:24:22 热度:380℃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实施方案中学习到一些关键的执行和管理技巧。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策略研究,把握中考方向。加强毕业班工作领导,狠抓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可以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实施方案中学习到一些关键的执行和管理技巧。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一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策略研究,把握中考方向。加强毕业班工作领导,狠抓毕业班的备考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对初三毕业班工作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强化教学研究抓质量,计划思想教育挖潜力,深化责任意识讲协作,力争实现优秀生有突破、中等生有提高、薄弱生有进步的分层目标,确保20xx年中考能取得胜利,确保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

    力争20xx年中考取得好成绩,完成学校的任务保四争三。

    1、成立中考领导小组。

    组长:温维成校长。

    副组长:李信杰副校长、宋卓芳主任、苏创主任。

    组员:莫国权级长、黎训星级长、各班班主任、各个备课组组长。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中考科目,力争加强领导、指导,确保中考科目协调均衡发展。

    2、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成效——适时反思——稳步提高。

    具体有如下:

    (1)制定中考备考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对中考各项备考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和考核。

    (3)组织中考备考工作培训和考纲学习。

    (4)组织月考、模拟考以及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

    (5)抓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讲、辅、批、考常规环节定期检查,一月一小结。

    (6)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力求“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7)抓备考视导督查。对学科教学加强视导,务求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

    (8)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迎考心态;

    (9)抓学校部门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

    (一)授课计划。

    新授课完成时间:20xx年9月——20xx年2月。

    中考总复习时间;20xx年3月——20xx年6月中考前。

    (二)复习计划。

    采用三轮复习法: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

    1.第一轮复习(20xx.2-20xx.4上旬):夯实基础,教学时间约8周。

    (1)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要求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扎实培养基本技能。

    (2)复习方法: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连前指的是上次不过关的知识),层层夯实,步步为营。

    2.第二轮复习(20xx—5月下旬):专题训练,教学时间约6周。

    (1)复习内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检查堵漏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科目的训练,使他们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

    (2)复习方法:可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即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3.第三轮复习(20xx——中考前):综合检测,提高,教学时间约4周。

    (1)复习内容:注重综合、模拟、适应性、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同时,还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点拨,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2)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检测安排。

    1.检测安排:20xx年2月前,每月均安排阶段考。20xx年2月起至中考前,精心组织模拟考(分别在每一轮总复习后)并积极参加模拟。

    2.精心做好每次检测工作,要求:

    (1)深入研究考纲,广泛收集中考资料,精心编制月考试题。

    (2)考前周密安排,严格监考,形成良好考风,促进学风。(因为关系到保送生,所有重要测试的试题均系从外校提取)。

    (3)每次考试后及时有效地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复习提出新的改进意见。

    (一)工作思路。

    明确目标,优化过程,科学有序,勇创佳绩。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初三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强化过程管理,真抓实干。

    2.强化考纲学习研讨,加强中考信息搜集整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考纲和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改革趋势,认真分析和研究中考趋势,题型的变化,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定好各学科毕业班教研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方案。同时多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兄弟学校联系,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中考备考。

    3.加强学科研讨。要发挥教务处、教科室、科组及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并在各备课组进行专项研讨,重点研讨中考试题、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制订周密的教学与复习计划,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避免滥发资料,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跟踪听评课,学科组会诊,在整改中提高,使课堂教学更适应考试改革要求,使中考的核心工作“提高学科的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

    4.抓学风班风建设。抓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思想的教育工作。年级组分层次召开学生学习促进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和改变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班主任具体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稳定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有稳定、良好的复习迎考心态;

    二是优秀生的培养;

    三是抓竞争机制的形成;

    四是学法指导;

    五是心理疏导,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保持平衡的心态;

    六抓家校配合,做到家校齐抓共管。

    6.抓促优培优工作。抓优秀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年级前50名、班级前10名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优生座谈会,分管领导、班主任亲自参会,给学生鼓励打气,让学生在会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要求这些学生回班后把全班学生带动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班上起到引领作用。

    8.提倡奉献精神,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不让一位学生掉队。教科室组织教师对优秀学生进行集中辅导,鼓励有特长学生冒尖,争取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力争在中考中创佳绩。

    (一)20xx年9月。

    1、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和复习安排。

    2、召开年级家长会及学生大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浓厚的严肃紧张、拼搏进取的备考氛围。

    3、安排,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组织优秀生进行培优。

    (二)20xx年10月。

    1、第一次阶段考,分学科召开考后质量分析会。

    2、第二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学生现状,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教学高效。

    3、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大会,分析阶段考和期中考动员。

    4、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座谈,及时联系家长。

    5、召开初三年级教学研讨会。

    (三)20xx年11月。

    l、召开第二次家长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激发学生振作士气和发扬拼搏精神。

    2、第三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研究教与学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措施要求。

    3、了解师生教与学的情况。

    4、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四)20xx年12月。

    对优秀生开设提高讲座开始启动。

    (五)20xx年1月。

    l、期终复习动员。

    2、期末考试及学期结束工作。

    3、年级教学的再次专题研讨。

    4、各科期考质量分析。

    (六)20xx年2-3月。

    l、各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

    2、年级组教师会,统一进度和计划。

    3、年级组学生再动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4、组织初三教师考纲学习及中考备考工作培训。

    (七)20xx年4月。

    l、认真组织好初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2、各学科开设复习指导讲座。

    3、召开优秀生工作会议,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初三师生誓师大会,鼓动师生士气。

    (八)20xx年5月。

    l、调整复习计划,实施第二轮复习。

    2、增强与各兄弟学校毕业班工作交流活动。

    3、全面复习及相关研究。

    4、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

    5、做好填报中考志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6、学生的思想教育,各人订2个月目标进行冲刺。

    (九)20xx年6月。

    l、全面复习,强化训练,练考点、讲重点、破难点,提高优秀率。

    2、考前练题、考试技能指导,以适应考试环境。

    3、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4、组织学生参加升学考。

    (十)20xx年7月。

    毕业典礼。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二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综合改革是教育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报经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同意,我省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此前,我省已就启动改革进行了安排和部署,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承载着广大考生美好期盼,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政策性强、关注度高。为帮助大家全面学习、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等,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和长期从事普通高考工作的有关同志,对《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起草了政策解读,供广大考生、家长和教师参阅。

    辽宁省教育厅。

    2019年4月。

    1.国家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答: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恢复全国统一高考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道路。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着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有简单“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现象。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2.我省是如何制定《实施方案》的?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确定上海、浙江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帷幕。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启动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国务院《实施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进行全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积极借鉴第一、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我省组织开展了深入系统的调研,通过召开系列座谈会,广泛征求省人大、省政协、省政府有关部门,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教研机构、高等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以及有关专家和学生、家长代表等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先后经过48次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完成了《辽宁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经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核通过,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由省人民政府报教育部审核备案后,正式印发执行。

    答:根据教育部总体安排和我省向社会发布的《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我省作为第三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自2018年启动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即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前,我省已经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正在有序推进。

    4.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什么?

    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培养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改革。到2021年,在我省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答:我省这次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化统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改进招生录取方式等;二是调整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三是建立和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从2021年开始,我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6.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探索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7.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转换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8.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我省《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科。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同时,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也就是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和历史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考生只能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参加选择考。

    9.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组合。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10.什么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以下简称考生总成绩)。

    11.完善和强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考科目,学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扬长避短选择。三是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四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

    答: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包括语文(含民族语文、汉语)、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13.合格考内容范围是怎么规定的?

    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试内容范围以省教育厅印发的《辽宁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调整说明》(辽教办[2018]177号)为准。

    14.合格考的考试对象是哪些?

    答: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合格考,允许高中阶段其它学校在校生参加合格考,社会人员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证必须参加合格考。

    15.合格考如何组织考试?

    答:合格考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合格考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统一制定方案,由各市组织实施。

    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考试科目不多于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考。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考科目。合格考科目成绩合格的,不允许再次报考,未合格的科目可继续报考。

    16.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使用?

    答: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每门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合格考各科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考生的合格考科目成绩合格,方可参加该科目的选择考。

    17.选择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选择考科目考试范围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范围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按照省教育厅印发的《辽宁省普通高中2018级学生部分学科课程内容调整说明》进行调整。

    18.选择考科目选择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具体组合如下:

    19.考生如何确定选择考科目?

    答: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第二,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20.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一是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有时成绩还会暂时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二是选科后,各学科就开始学习所选科目选择性必修内容,如果一段时间后再更换学科,已经进行的课程很难补课。因此,建议学生选科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科学选择,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21.选择考如何组织考试?

    答:选择考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选择考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22.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使用?

    答:选择考科目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按照转换办法以等级转换分的形式呈现,均计入考生总成绩。

    23.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答:我省方案确定,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24.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成绩。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与原始分排队顺序保持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25.等级赋分的规则及优点是什么?

    答: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我省省情;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成绩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26.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

    答:合格考与选择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考是标准参照考试,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考是常模参照考试,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考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在“物理、历史”中必选1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选2个科目,共计3个科目组成选择考科目。

    三是考试范围不同。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四是成绩呈现不同。合格考(含素质测试、实验作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选择考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成绩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形式呈现。选择考成绩当年有效。

    五是考试时间和考试机会不同。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每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上下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生首次参加考试不得早于高一下学期末,高一年级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多于4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全部合格性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可自主安排合格性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的,不允许再次报考,未合格的科目可继续报考。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

    27.为什么要建立并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系统评价,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有利于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28.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五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

    29.通过什么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答: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方面情况。普通高中通过辽宁省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记录个人主要成长经历及突出表现;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学生在每学期末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记录材料形成评价记录表;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30.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如何使用?

    答:一是用于学生教育。普通高中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二是用于高校招生录取。高等学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具体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31.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的真实可信?

    答:一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二是客观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典型事实的真实记录,以事实材料为佐证,有据可查。三是公开透明。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生本人和学校相关负责人在网络管理平台上确认,学校最终审核把关。

    32.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1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其中,高校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本、专科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采取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33.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专业+学校”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批次设置、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34.什么是“专业+学校”的志愿组合方式?

    答: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意愿;实行“专业+学校”的模式后,则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因此不再设置专业调剂志愿,考生的专业选择权得到更充分尊重,考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可以直接选择志愿为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其满意度显然相比传统模式会得到提高;同样的道理,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35.“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有何优势?

    答:“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的优势:一是能够更好维护考生利益。在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招生专业相符的前提下,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理想自由选择志愿。考生既可以选择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所高校的不同专业,还可以选择不同专业下的不同高校,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权。二是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能够促使高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取向和专业志向,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三是能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有利于高校录取到具有明确专业志向的学生,但对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能够强化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专业+学校”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能够吸引更多考生选择自己擅长并心仪的专业,增加其学习动力,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国家相关领域人才队伍建设。

    36.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本校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对每个具体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3科选择性考试中只要选考物理就可报考该专业,对2科再选科目没有要求。我省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所提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提供考生参考。

    37.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高校将严格按照之前公布的本校拟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按照“物理学科类”和“历史学科类”两类分本、专科来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如果某一专业既可按“物理学科组”也可按“历史学科组”招生,也须分开编制招生计划。

    答:我省将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办法,将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教育考试招生相对分开。普通高中学生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招生院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招生院校参考考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以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依据,择优录取。也可以通过普通高考到高职院校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由省统一组织实施。

    39.为什么要实施选课走班?

    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改革。

    40.为什么要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答:高中阶段是学生健康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学会选择、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综合育人水平,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41.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主要包括学业指导、生活指导、生涯指导:

    学业指导。主要包括学习观、学习方法、选课、考试等。指导学生了解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认识高中课程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要求的差异,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志趣、特点、专长选择课程,科学安排课程修习计划,明确学考、选考意愿。掌握应对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的技能技巧,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挖掘学习潜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升学业水平。

    生活指导。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自我认知、文明礼仪、生活保健、心理调适、闲暇利用和人际关系等。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优势潜能等,正确看待个体差异与生命价值,准确定位自我价值。指导学生学会表达、心理调适、情绪调节等方法,掌握沟通技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快速适应学校生活,制订参与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体育锻炼、文艺熏陶等计划,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兴趣与特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生涯指导。主要包括升学指导、职业定向和生涯规划等。指导学生在了解社会职业要求、专业发展趋向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培养专业倾向,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指导学生了解国内外高等院校专业的基本信息和就业情况,了解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自身潜能、社会需要的关系,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和专业志愿。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了解和体验不同职业特点,结合自身特点和职业倾向,不断明确学习成长目标。

    42.如何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一是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根据《辽宁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统一编制学生发展指导指南,建立科学适切、内涵丰富、三年一贯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体系,采用个别辅导、课堂讲授、专家讲座、情境模拟、社团活动、案例探讨、心理训练、社会实践、网络学习等方式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指导。加强学科融合教育,将学生发展指导渗透到各个学科,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发展指导因素,丰富课程资源。加强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以发展指导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总结实践经验,撰写实践体会和报告。

    二是建立专业教师队伍。依托高等学校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师资培训基地,探索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学生发展指导培训体系,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整体素质高、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指导水平。全面推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指导教师,逐步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学科教师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在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合力。

    三是开展多元主题活动。创新活动方式,通过知识讲座、情境模拟、案例探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互动方式,增强学生参与实践、自我探索、知识应用等能力,做好自我规划。大力推进家校共育,通过家委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职业讲座等多种方式丰富指导内容。深入推进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育人工作,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定期为高中学生作大学专业选择辅导报告。

    四是拓展丰富职业体验。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对接,逐步建立职业体验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积极拓展校内外渠道,利用社团、家长志愿者讲座、主题班会、校园广播、辩论赛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活动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高校、职业高中、企事业单位等场所,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体验,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丰富实践体验,为选择专业和职业提供判断依据。

    五是应用科学评价系统。建设省级统一的智能化、科学化的学生发展指导信息管理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对学生的人格特征、兴趣偏好、职业倾向等进行诊断评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以及职业发展倾向,实现智能化、科学化指导。依托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日志,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和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

    答: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确保改革平稳落地。要举全省之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及时解决高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改革方案。各级政府要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独立设置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完善招生考试领导体制和管理方式,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同时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保障力度,改善高级中等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师资补充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确保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招考部门考试组织能力建设,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措施,确保改革平稳顺利。各高等学校要创新招生管理模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招生管理行为。

    44.我省如何强化考试安全和诚信制度建设?

    答:我省将加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进一步做好报名、考试、评卷和录取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公示公开、举报和申诉等各方面的制度,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招生秩序,努力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体系。加强对考生、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和评价管理,健全学校、个人考试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信誉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45.我省如何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答: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完善学校招生章程制定和公布制度,强化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引导学校健全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考试招生秩序,保证公正公平。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三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规定,我市将全面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三项改革”。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对照改革要求,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提前谋划、认真准备,确保稳妥实施改革。

    (一)学业水平考试改革。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13个科目均列入考试范围。省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10个(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实验操作),实行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进行,其中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将于2019年6月16日参加地理、生物学的全省统一考试。

    现在校就读八、九年级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按照原办法执行。

    (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全面推行。根据省教育厅《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南》,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通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学生空间“成长记录系统”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常态化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结果以纪实报告呈现,包括五个维度的写实记录和等级。

    现在校就读八、九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按照合教〔2018〕93号文件执行。探索实施将评价结果作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等录取依据的改革。

    (三)招生录取办法改革。按照我省统一部署,原则上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五年级)学生开始推行,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调整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积极研究采取“4(语数外体)+6(政史地理化生)+1(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将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个学科,其结果以分数呈现或以等级呈现。改革招生录取方式,研究探索实行计算总分录取法、等级分类排序法、“分数+等级”录取法等。选择符合条件的高中学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适时整合现行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方式,自主招生名额按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5%的比例安排。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四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和省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也是评价学校办学质量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1.考试科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课程均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等13门科目。其中外语科目考试包括听力部分,物理、化学、生物学考试包括实验操作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2.考试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采取书面考试;体育与健康采取现场测试;信息技术采取上机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采取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科目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考试内容。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确定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加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成绩呈现。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方式,采用分数、“合格”或“不合格”等多种形式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

    (1)省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考生成绩按原始分呈现。

    (2)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以及体育与健康考试,考生成绩按原始分呈现。

    (3)音乐、美术以“合格”或“不合格”呈现。

    5.组织实施。

    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由省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市(县)教育局组织实施。

    体育与健康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由市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实施办法,市(县)教育局统一组织考试。

    音乐、美术学科考试由市(县)教育局按照省颁布的学科标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学校组织实施。

    生物学(含实验操作考试)、地理、信息技术三门学科的考试在八年级下学期举行;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含实验操作考试)、化学(含实验操作考试)的考试在九年级下学期举行;音乐、美术考试安排在相应学科结束时进行。

    (二)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为培养初中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并结合我市实际,市教育局修订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组织、指导学校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初中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市(县)教育局备案后组织实施。

    1.评价内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评价维度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

    2.评价办法。

    (1)建立档案。各初中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在省、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南》框架内,通过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学生空间“成长记录系统”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

    (2)规范操作。各初中学校要常态化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突出写实记录,避免集中突击。每学期末,各校要组织管理员、教师整理遴选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导入学业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学校开展的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活动记录,加强公示,强化监督,确保民主、公开、透明,保证内容客观、真实、准确。经审核、公示无异议的数据自动导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管理系统”,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和抽查。

    (3)等级评定办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采取纪实报告呈现,包括五个维度的写实记录和等级。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评价的等级比例按学校实行总量控制,各学校比例相同。各学校除思想品德维度外,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四个维度评价为a等级的学生不超过参与评定学生人数的30%,a、b两个等级的学生不超过80%。

    3.结果运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纪实报告形式呈现,包括五个维度的写实和等级。将五个维度评价结果转换成等级值,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1.改革录取计分科目构成。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时实行“4+4+1”的成绩计算模式,其中“4”代表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4”代表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1”代表综合素质评价。地理、生物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门槛条件。

    2.完善录取程序和办法。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2021年毕业时采取新的招生录取办法。

    (3)县(区)普通高中。各县(区)教育局应结合实际,制定县域内省示范高中指标生分配办法,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4)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统一纳入志愿批次管理,使用全市高中阶段教育统一招生录取平台。

    3.建立多元评价和录取机制。将综合素质评价视作一个学科,满分为20分,五个维度a、b、c、d四个评价等级分别赋分为4分、3分、2分、1分,各维度等级值之和即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总值,将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总值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市级以上示范高中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开展自主招生。鼓励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的模式,试点实施自主招生。

    4.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和政策加分。严格控制自主招生学校数量和招生比例。省级示范高中及民办高中可以按不超过本校年度招生计划的5申报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市级以上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要纳入自主招生管理。各级各类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办法、招生程序、招生数量须经市教育局审核同意,报省教育厅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并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后开展专业技能测试,纳入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提前批次统一管理,确保自主招生各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除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保留的加分项目外,其他政策性加分项目一律取消。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五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高度重视、合力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县教育局成立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对中考改革的统筹规划,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相关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中考各项改革。各县教育局于2018年6月底之前,制定出台本县中考改革方案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做好宣传引导。

    要多渠道、多形式认真做好中考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充分知晓中考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方法举措,确保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平稳顺利实施。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

    (三)深化教学改革。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四)强化政策配套。

    修订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和普通高中特长生招生录取办法,出台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加强和改进初中教育教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本地户籍考生享受同等政策待遇,确保在外地就读的我市户籍考生回到户籍所在地享受同等的招生录取政策。

    (五)健全管理机制。

    健全普通高中招生录取诚信机制,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跨市招生、超计划招生;制定公布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负面清单,严禁民办普通高中擅自提前招生、违规掐尖招生、超计划招生和单独组织考试,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考试秩序。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六)提升保障能力。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六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导向作用,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主动适应新高考改革,实现学、考、招有机衔接,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招生运行制度和监督机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后续成长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

    (三)改革目标。

    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到2021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多元录取模式,健全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保障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求。

    (四)实施步骤。

    ——2017年,认真领会上级改革精神,加强学习研究,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定《马鞍山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并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018年,加强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公布《马鞍山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全覆盖开展中考改革方案宣传,修订完善高中招生录取办法。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开始,毕业时将按照改革后的招生录取办法进行录取。

    ——2021年,按照《马鞍山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逐步形成科学高效、多元评价、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七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质量意识,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考试考查,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通过考试后,让教师知道自己本班在本校教学情况,让教师们找到奋斗的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真正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根据工作需要,特成立炉山镇新丰小学月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陆家政

    副组长:邓英华 孙玉华

    成 员:炉山镇新丰小学全体教师

    1、由学校统一组织,各班主任负责考试的全面工作。一个班级一个考场。

    2、考场由各班主任负责布置,考试时,实行单人单座;考桌桌箱一律朝前。

    3、本学科教师不监考本级、本班、本学科学生。更不进入考场。

    4、每个考场由两位教师监考,监考时要佩戴监考证。

    5、巡视:陆家政 孙玉华

    1、本次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试卷、统考和评卷工作。

    2、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到岗,服从工作安排,交通、生活等费用自理;不得迟到、早退。

    3、本次考试坚决杜绝各类舞弊行为,保证各科成绩无任何水分。

    4、考试结束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试卷分析,总结教学得失。

    5、阅卷完成后,学校统一组织登分,计算出平均分存档。

    凡参加监考和巡视的教师按每场每人25元发放劳务费,参加评卷的教师按每人每天60元发放劳务费,参加统分的教师按每人每天40元发放劳务费。各教师生活自理。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八

    西流河一中中学创办于 1949年,座落在仙桃市东边与武汉比邻,建校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之路,以“抓常规、求质量、创特色、促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做人求真,治学务实”为校训,把创建“绿色学校” 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与德、智、体、美、劳教育共同融为育人要素,一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特别是学校以“终身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五个发展为抓手,形成了“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的一体化、全面发展的一体化、课内与课外的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体化”的教育特色,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创建各级绿色学校,则是我校争创名牌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 建 “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 .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 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xx-2010 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20xx 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20xx-2013 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 .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 构建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王金国 (校长 )

    副组长:罗砚平 (副校长,分管德育)

    徐先发 (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会 )

    刘教平 (副校长,分管后勤)

    成 员:王发军 (办公室主任 ) 张林峰 (教导处主任 )

    何正强 (总务处主任 ) 杨会平(政教处副主任 )

    具体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政教处: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导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各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等组成。同时聘请镇城建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2. 提供保障措施

    ( 1)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 3)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 4)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4.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 1)校园:内外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清净舒适的感觉。

    ( 2)家园:培养师生“爱校如家”的意识。注重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的基本建设。整个学校整洁美观、环境幽雅,使师生倍感家庭的亲切和温馨。

    ( 3)学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人文气息,使学校成为学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 4)乐园: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要适时调节,要建设好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供师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身心愉悦。

    5. 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 1)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风范。

    ( 2)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学风、校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追求卓越,创造未来”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 3)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理性思考水平。

    ( 4)创设舞台,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队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 5)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6. 开发“绿色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运用系统观点,分解教育目标,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植根于“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上。

    基础型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技能,我校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

    拓展型课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包括“绿色教育”在内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课程:通过教师选题、双向选择(教师、学生分别选题)和自主选题三个阶段,结合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创新。

    五 .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

    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 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 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达到新的层次。

    3. 人文精神方面:“绿色”不仅指环境绿化、学生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还包括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的建立。

    4. 环境教育课程化方面:课程化的教育才能持久有效,这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将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使这项工作达到课程化的要求。

    5. 环境信息资料库方面:通过网上搜寻、报刊参阅、实践积累等方式,建立环境教育信息资料库。

    6. 教育成果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有创建绿色学校的论文、总结、校本教材和优秀教案。鼓励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环保活动的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文艺活动等,为创建绿色学校作贡献。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将由“绿化美化学校”发展为集欣赏性、知识性、科技性、教育性为一体的“花园式学校”,办成一所具有本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鲜明的特色的绿色学校。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九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丰富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营造“幸福工作、健康生活”的工作氛围,由区直属机关工委、区文体旅游局、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组建区级机关干部文体俱乐部,具体方案如下:

    一、参加对象。

    区政府大楼及区行政服务中心(东、西座)的工作人员。

    二、俱乐部的内容及形式。

    根据机关干部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文体活动不同的性质特点,主要组建2类7个俱乐部:

    (一)运动类:

    1、太极拳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太极拳运动爱好者组成太极拳俱乐部,主要形式是邀请专业教练定期召集训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证。

    2、健美操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健美操运动爱好者组成健美操俱乐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请专业教练定期召集训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证。

    3、乒乓球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乒乓球运动爱好者组成乒乓球俱乐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请专业教练定期召集训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证。

    4、象棋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象棋爱好者组成象棋俱乐部,主要的形式是邀请专业教练定期组织训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证。每年举办一次内部象棋切磋赛。在此基础上,挑选象棋高手组建机关象棋队,适时与其他队伍进行联谊赛。

    (二)文艺类:

    1、摄影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摄影爱好者组成摄影俱乐部,采用与__摄影协会联办的形式,定期邀请专业摄影师,为俱乐部会员授课,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不定期组织作品评析活动,对当中的优秀作品,由摄影协会送参各级摄影比赛。适时组织会员开展摄影采风活动。

    2、书画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书画爱好者组成书画俱乐部,书画俱乐部主要由书法和美术两个兴趣班组成。采用与__书法、美术协会联办的形式,定期邀请书法、美术老师,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不定期组织作品评析活动,对当中的优秀作品,由协会送参各级书画比赛。适时组织会员开展写生采风活动。

    3、声乐俱乐部。招募机关单位的声乐爱好者组成声乐俱乐部,声乐俱乐部主要由吉他和合唱两个兴趣班组成。邀请专业教练定期组织训练,为俱乐部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并为日常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保证。在此基础上,挑选优秀人员组建区机关的乐器队、合唱队等,适时组织队员参加各级比赛。

    三、组织方法。

    每个俱乐部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区直属机关工委负责做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发动,以及俱乐部的日常管理、协调和服务;区文体旅游局负责联系师资,提供活动的基本设备、设施、协调公共文体场所的使用,并做好师资队伍的管理,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协调大院内场地和设备的使用。各俱乐部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活动,活动所需的资源相关单位应予协助提供。

    四、推进计划。

    (一)宣传发动。7月份,组织发动广大机关干部报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指定专人具体跟进落实,要加强干部的认识,广泛深入发动,主动做好推广,并于7月24日前将报名情况报机关工委。

    (二)组织实施。7月下旬完成俱乐部的组建,各俱乐部制定好活动方案及相关制度,并将会员名单、方案和制度等资料报区直机关工委、区文体旅游局。

    (三)活动开展。各俱乐部于7月31日前召集会员组织第一次俱乐部活动,随后各俱乐部按照方案及制度有计划开展活动,并将有关的活动简讯和活动图片报区直机关工委、区文体旅游局。

    为了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锻炼教职工的身体素质,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活动宣言:老师们,让我们为了身体健康,主动参加锻炼,为健康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而努力。

    一、组织机构。

    领导:吴校长。

    一组组长:侯校长。

    二组组长:王主任。

    1、踩气球。

    2、定点投篮。

    3、跳长绳。

    三、具体安排。

    1、11月19日进行抽签分组。

    2、11月22日至11月29日以小组为单位分散和集中的形式来进行锻炼。(由组长负责)。

    3、比赛时间:11月30日下午两节课后比赛。

    4、比赛地点:本校运动场。

    四、活动项目。

    1、踩气球。

    规则:以大组为单位,左右脚捆绑两个气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气球,并保持自己的气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2、定点投篮:

    规则:分两组进行。队员手执篮球站在罚球线后投篮,投篮姿势不限,每人投三次,队员依次投篮,不得重复,以全队人员投进球总数录取名次,如成绩相等,加赛决定名次。必须在投篮线后投球。若踩线或过线,投中无效。

    3、跳长绳:

    规则:两名教师摇绳,其余教师列队需从绳的一侧跳至另一侧,循环接替。若有人在跳的过程中失误致使摇绳中断,则不记为通过,比赛继续进行。跳绳比赛规定时间为2分钟,已成功跳过的人次数多少判定胜负。

    五、注意事项。

    1、各组主动锻炼,组员主动配合。

    2、进行赛前训练,注意安全。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

    一、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任务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抓好节能减排制度的制定、健全和贯彻实施。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制定兴隆小学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一)用电管理

    1.减少照明设备电耗,使用节能灯。办公场所内自然光度足够时不开灯,按需求开启照明灯,并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楼梯、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降低瓦数。

    2.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置为不使用时自动进入低能耗休眠状态,长时间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以减少待机消耗。特别是电脑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下班前要关闭电源开关。

    3.合理使用电扇,以中低档风速为最佳。多媒体设备使用完毕,及时关闭投影仪,减少待机时间。

    4.每天烧适量开水并及时灌瓶,不够再烧,避免浪费。

    (二)用水管理

    1.加强用水设备及管道日常维护管理,严禁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做到随手关闭水笼头。

    2.使用节水笼头。

    3.食堂尽量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从而可以节约用水。

    4.用洗菜水,淘米水浇灌花草等,做到重复利用。

    (三)办公用品管理

    1.加强办公经费和办公用品的使用管理,严格依据需要配备办公用品,严格配备标准,尽量选择能耗小、环保、质优、价廉的办公设备,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2.倡导无纸化办公,文件、材料的起草、修改和传阅尽量在网络上进行,减少纸质文件印发和使用传真的频率。

    3.发放文件要严格核定印发的份数,尽量避免多印。纸张双面打印、复印。

    4.提倡使用钢笔书写,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数量;一次性签字笔尽量做到换芯不换壳。

    三、创设环境教育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1、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捡起地面的纸片,摘下花木的枯枝、黄叶,不践踏草坪,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人离关灯的习惯等。

    我校各班坚持的“每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我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文明班级、文明标兵班和节能小标兵、节能标兵班的评比,激发了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净化了学生美好心灵。热爱绿色、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利用校会、班队会开展环境教育

    我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以实际行动清除地球上的污染”等内容,使节能减排教育、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

    3、结合环境教育活动日,开展专项环境教育

    在世界环境日,我校对学生进行环境资源、环境状况的教育;在世界无烟日,对学生进行吸烟危害健康、影响环境的教育,开展劝家长戒烟活动;在世界水日,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在世界粮食日,开展节约粮食活动。

    此外,我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大自然的可爱,激发起学生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热情,懂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重要。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一

    为贯彻落实《xx省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x教防控办〔20xx〕10号)和《xx市教育系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x教防控办〔20xx〕x号〕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针对推迟开学期间我校学生因疫情无法正常到校集中上课的现实问题,为解决好学生家长对推迟开学后学生学习生活的担忧,我校充分利用“教育+互联网”形式,依托国家、省级公共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结合自身实际,为我校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服务,实现“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学生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持。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线上教学工作管理。严禁学校擅自提前开学,严禁教师线下违规补课,师生未经允许不得提前返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工作,是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措施,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密筹划,认真落实。我校领导班子专题研究讨论“教育+互联网”远程教育教学工作,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做好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线上教学资源推送应坚持优质适量原则。组织开展的线上教学和资源推送等均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但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实施。不能有加重学生负担现象;网上教育教学内容和资源必须符合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不得有借线上教学搭售其他商品和服务;不得有商业广告进校园等情况。

    做好家校沟通,发挥家庭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作用。

    要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要主动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和健康生活指导,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建议并引导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督促学生按时参加“教育+互联网”教育教学活动。学校要指定班主任和专任教师承担学生在家学习期间的.联系和远程指导任务,定期向家长和学生了解相关情况,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关心和爱护,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强督查考评。

    确保线上教学工作取得实效,组织人员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记入本学期的绩效考评。要基于特殊时期的实际,创新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教育+互联网”教育教学工作。

    1、学习途径

    (1)初中1-2年级

    学生依托阿里钉钉平台以及广电、电信、联通、移动运营商的电视端提供的“在线学习和课后服务平台”参与全省统一安排的线上教学。

    (2)初三年级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指导帮助毕业班学生做好线上学习工作。切实增强毕业班学生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初三年级做出如下要求:

    一是做好寒假作业的检查验收;二是按照《中考新评价》等复习资料为蓝本,要求学生完成,老师答疑。三是如新课内容还有较多没有完成的学校可组织学生线上学习。四是可安排学生利用时间阅读教师推荐的书目。五是安排好学生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每天7:00前要起床,开始早读;晚上还要用1—2小时的时间复习巩固,做到老师督促家长监督。

    线上教学时间、线上课程安排

    线上教育教学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依托腾讯企业微信、qq、阿里钉钉等建立“班级群”,用于各班级线上学习有关信息沟通、各任课教师布置作业、课后答疑等。

    (2)班主任于xx月xx日前负责把“线上学习”有关的通知、课程安排、要求、学习方法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和学生,做到一个不漏。并组织学生和家长于2月9日体验收看,学会操作,确保所有学生能够在家及时收看线上课程。

    (3)班主任每天利用班级微信群掌握本班学生是否全程参与“线上学习”,每天下午5点前上报各校教务处登记。并要求家长监督学生严格按照课程安排在家进行学习,不能放任不管,任由孩子使用网络和手机等电子产品。

    (4)全体教师从xx月xx日起居家办公,按课程安排与学生同时观看学习,同时用手机拍摄小视频、微课的方式,利用班级群平台学习空间等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布置批改作业,但不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学校教务处每天对本校教师参与学习、解答疑难问题、布置批改作业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考勤登记备查。

    疫情期间,为我校全体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网络教育教学服务,实现“停课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影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持。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二

    石台学校是韩洪中心学校范围内一所寄宿制学校,位于风景如画的沁河源头,服务半径0.80千米。我校占地9375.00m2,校舍建筑面积1072.25m2,现有7个教学班(其中幼儿混合班一个),在校生50名(住校生48名),教职工7名,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多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按照《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学校在办学条件上还需要进一步整改补充。

    二、目标及主要任务

    1、目标期限。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及《沁源县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力争至20xx年全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标准化要求。

    2、规划任务及资金需求。

    1)校舍建设:主要是教学及辅助用房中其他用房的修建,规划任务需求48.00m2,资金需求9.60万元。

    2)运动场地:需求m2的200米环形跑道规划资金需求60万元。

    3)生活设备:主要有学生宿舍、食堂、安保等共计资金需求18.72万元。

    4)课桌需求64套,资金需求1.66万元。

    5)图书需求500册,资金需求0.75万元。

    6)信息化装备:教师、办公、计算机教室用计算机共16台、网络多媒体教室设备接入、4m宽带,合计资金需求17.20万元。

    7)校园环境建设:资金需求15.77万元。

    三、进度安排

    20xx年配备合格的课桌椅、宿舍设备、饮水设备;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接入网络宽带,组建计算机教室。

    20xx年完成审批与规划。

    20xx完成学校的基础设施及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同步按标准配套食堂、采暖、安保等生活设备,校园绿化、校园环境设施和文化设施达标。

    四、保障措施

    为切实加强“全面改薄”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实施,特成立领导组:

    组长:南志忠(下窑村支部书记、主任)

    成员:郭东春(韩洪乡中心学校主任)

    邱春光(寨上村支部书记、主任)

    成员:孙志红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实行校长全程负责制,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村委、学校精心组织,积极配合,确保设施设备按时到位。加强管理,注重应用,确保校舍及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方案二:青洛中心学校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做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会议精神,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校将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全面实施改薄项目的开展,根据文件精神指示,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

    青洛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位于定远西、炉桥镇东,于1949年建校,学校占地面积19900平方米,建筑用地面积4115平方米,服务半径3.5千米,覆盖人口约2万人;目前共有19个教学班级,现有在校学生1326人,留守儿童350人左右,教职工48人。全校拥有课桌椅1250套,班班通19个,计算机共17台;音、体、美教学器材各1套。

    二、确立领导小组成员

    三、目标需求

    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等,均在指标值范围;能稳固新增教师的流动性,能基本满足教师、学生的生活设配条件,教育教学质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把青洛中心学校创建成一个设施先进、师资优良的现代化优质学校。

    但就本校现有状况而言,学校面临校舍建筑面积较小、办学条件不足等空缺,其中包括如下:

    1、教学及辅助用房需求新增2437平方米,需项目资金487.4万元;

    4、目前我校大班额数19个,需再开设11个教学班,需求教师24人。

    四、具体实施步骤

    根据我校的规划测算的缺额情况,结合本校实际,我校拟定如下实施步骤:

    4、投资10.9万元购置课桌椅100套,图书4890册;预计投资35.2万元购置计算机31台,建造网络多媒体教室和功能室12间。

    五、学校“改薄”保障措施

    为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确保本次“改薄”计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1、学校成立了“改薄”规划领导小组。确立领导小组职责。实行校长全程负责制。抽调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确保设施设备按时到位。

    2、加强科学管理,注重应用,确保设施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六、学校建议和要求

    我校目前占地面积小,建筑用地面积不足,学生人口较多,师资力量缺乏等缺口,希望上级领导能帮助我们协调土地问题,扩充校园面积,多输送教育人才,改善我校目前困境。

    方案三:明德小学“薄改”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洪湖市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市局薄改计划精神,努力提高我校办学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李先军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张家仁副校长,后勤副校长朱斌任副组长、教导主任韩中彬和远程室主任白德权、副主任张文杰及各专室管理员为成员的学校改造领导小组,积极制定改造计划,落实改造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市局目标和要求。

    二、目标任务

    我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专用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艺术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电子备课室、综合实践器材室、卫生室各一个,配备更新更全的教学实验仪器,提升我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装备水平,使我校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学校要求。

    三、实施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在本次薄弱学校改造中,我校要加强对薄弱学校改造工作的领导,立足校情,制定详细的计划,明确改造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我校对领导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校长对薄弱学校改造工作负全责,副校长具体负责改造工作的实施,总务处负责合理规划各功能室,并做好配套设施的分类整理、入库登记和保管工作;远程室拟定具体的操作方案,使各项配套设施能及时投入教学应用。

    3、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我校改造工作的重点是落实、更新完善教学实验仪器,从整体上提升我校教育实验装备综合水平。在后段工作中,我校将把落实本次市局薄改计划作为基建重点,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加以整合,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利用价值,做好各项工作,不负各级领导部门期望。

    3、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我校要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使配套设备能高效应用于教学中。

    四、日程安排

    二月:填写上报小学体育器材推荐配备清单;

    填写上报小学实验教学仪器购置单。

    三月: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摸底统计,并完成数据汇总,上报中心学校和市教育局。

    四月:1、制订学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

    2、做好各室建设前期准备,将原有设备情况分册登记。

    五月:1、制作各室管理制度,做好各室装备布线准备;

    2、接受中心学校督查。

    六、七月:

    1、清理专室,扫刷墙壁,做好隔断:

    2、接受中心学校督导。

    八月;安装调试教学设备,完成各室建设,月底迎接市装备站检查。

    九月:接受市局装备站检查验收。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三

    1、就课堂而言,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师本教育。

    2、就理念而言,生本教育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

    3、就原理而言,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4、就操作而言,生本教育是以学为本的教育。

    5、总而言之,生本教育就是以生为本的教育。

    1.方法: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先学,就是教师布置,学生自学,小组交流,班级研讨。以学定教,就是人第一,状态第一。由少到多,由慢到快。

    2、做好先学的布置(前置作业):低入,多做,深思,高出。

    低入:简单,根本,开放。抓住“简单、根本”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的最广泛的活动,是整个生本教学的关键。

    3、寻找简单和根本:抓住核心,核心指的是核心内容、核心环节、核心思想、核心技术以及内容、环节、技术、思想的核心-----感悟。

    4、课堂学习模式:分组交流。

    小组交流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和一个过程。小组交流要落实,并提出要求:把小组最精彩的内容和全班交流。

    分组方案、操作流程及相关要求如下:

    (1)小组按某种方式成立后,迅速推举小组召集人、记录人和汇报人。

    (刚开始由老师分配小组。上述各角色可以是一个人,鼓励选不同的人)

    (2)围绕问题与文本对话,进行探究;与同学对话,表达观点和意见;与老师对话,将老师当书本、当网络,查询、索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不要求当堂展示的课例可以在课外完成相关工作。

    (鼓励动笔书写备忘)

    (3)发言时,组员不得否定、嘲笑、打击任何人的意见,要将所有意见记录。

    (鼓励有序和赞扬)

    (4)讨论所有意见,精选、归纳,形成小组最后结论。若有个别同学与小组最终无法达到一致,亦应将其坚持的意见提交。

    (鼓励使用大括号,使其条目化)

    (5)汇报学习成果,解决问题或将问题引向深入。

    (鼓励以图片、纸张、板书或其他形式展示,鼓励发现新的问题,鼓励感谢对本组贡献较大者)

    (6)听取其他小组汇报。

    (对同一问题若有不同的研究小组,鼓励小组听完后迅速形成评价意见)

    (7)将所有资料保存归档,上交科代表,整理后交老师。

    (鼓励规范化,写清时间、人员、分工等要素)

    5、教后反思:最大限度地相信学生了吗?还有什么可以再放给学生吗?有什么方法使学生做得更好吗?(吾日三省吾身)

    再看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我想,这一条标准应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

    学生的收获包括:

    (1)知识点,包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公理等。

    (2)基本技能。

    (3)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4)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5)解题经验。新课标中把学生的“解题经验”划归为基础知识。

    (6)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6、老师的作用:帮助学生学,而不是自己教,是形式上的、管理上的主导;而不是实质上的,教育微观过程中的主导。“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

    7、一种好办法:有困难,找学生。

    师本教育的评价中督促功能尤为明显,即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向本人、家长和学校公布,产生压力起到督促作用,而生本教育认为人的思维、人的发展,是不能通过这种短期指标来衡量的,因此,短期内的学习采用评研课的方式作评价,长期的学习通过终端考试--高考、中考来评价。

    生本评研课:以学养学,以学养考

    郭教授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具体操作方法是:某一个知识单元学完之后,由生本教育课题组的老师先出一套试题让学生做,然后在小组内学生互相对答案,进行研讨,经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之后,学生自己编题考小组其他成员。学生一般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错题情况编制题目,希望把同学考倒。学生编考题的过程,也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他一定自己会做了,才能去考其他同学。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编的考题再编一张试卷让学生做。由此可见,生本教学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

    “综合评研”是以“尊重学生主体,突破常规频考重围,取代以外力为主体”的评价形式。根据生本研究的特点,拟定并实施综合评研的测评方式,其具体做法是:一是一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表现进行自评、小组互评、班级评比;二是一改传统的考试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评价内容(含口试、笔试等),让学生自评、自查,由四人小组讨论、互评、互研,然后,由小组集体讨论,出一份试卷,与全班同学交流分享。之后,任选一份试卷测试,小组评阅后交由老师批阅。通过这种互动式“两评、两研”的综合测评,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交互性、创造性、包容性,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全教学与评价过程,教师起点拨与调控作用。

    1、“生本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简单寻求方法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首先是观念的改变。观念不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变。改革教育教学,首先从老师改起。而不是从学生改起。这既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也给我们推进“生本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生本教育改革的理想是让学生合作交流、快乐学习,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在终端考试取得好成绩。学校办学对社会的承诺在短时期内也只能通过学生的终端考试成绩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所以生本教育的理想仍是结合现实的理想。

    3、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有困难,找学生”,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

    4、解放思想。变“教学”为“助学”、变“听懂了”为“学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见自我’。他应该是一只最合脚的鞋子。”郭思乐教授说,“他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四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提出的“全面组织实施初中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的.要求,制定20xx年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体育考试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之目的。

    一、考试时间:七年级5月30日,八年级5月31日。

    二、考试内容:每位考生必须在半天内完成两个项目的测试,其中一个规定项目,一个自选项目。

    男生规定项目:1000米跑,自选项目:跳绳、立定跳远

    女生规定项目:800米跑,自选项目:仰卧起坐、立定跳远

    三、考试安排

    每两个班为一个考试组,所有的考生先进行自选项目的考试,然后再进行规定项目的考试。

    四、计分办法

    每个单项满分为50分,总分满分为100分

    五、特殊考生成绩评定办法

    因先天性身体条件不能完成考试的考生,由各班主任上报教导处,按60分计算该生考试成绩。因伤病在考试当天不能完成考试的考生于6月4号下午学校组织统一补考仍不能完成考试者,成绩按0分计。

    备注:各班同学本周5月18号前确定好自选项目报交本班体育委员。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篇十五

    为了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关精神,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我校的教学管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教育质量提高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加强我校学风和考风建设,使考试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特制定本次考试方案。

    组长:李x

    副组长:李负责考试全面工作

    副组长:康负责学生考试期间安全工作

    副组长:余负责考试期间后勤保障工作

    成员:龚等人负责考场安排,试卷分发等具体工作,各教研组长负责阅卷安排

    巡视员:陈等人

    1、考试时间:x年x月8日至x年x月13日;

    2、阅卷时间:x年x月8日至x年x月13日;

    3、单人单桌、每考场一至二位监考教师,监考教师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原则上本年级教师不监考本年级科目。

    1、确定好考试的时间和考试的总场次数;

    2、基本上按工作量来安排每位教师的监考场次数;

    3、各项工作安排到位,安排好足够的考务人员,责任到人:如分发试卷、收数试卷、装订试卷、领卷批改登记、改卷流水作业分工等。

    4、初高中互不影响,该考试的考试,不考试的上课,课表以重新安排的临时课表为准;

    5、初中英语考试,因为要读听力,英语老师不安排监考;

    6、当天的考试试卷,当天完成批改并上交成绩到教务处;

    8、老师监考场次安排:

    全校考场共计312场次,其中高中178场次,初中134场次;老师74人,参加监考的老师63人,综治办老师7人,实际56人,每位老师监考5场,超工作量的老师超监考1-2场,共计306场,综治办7名老师,廖小华统筹综治办工作,综治办其他老师每人各1场,,合计312场。另外,综治办教师负责考试期间安全及晚辅导调换不开的课程。

    1、.监考教师提前10分钟到教务处领取试卷,提前5分钟进教室拆卷;

    3、监考教师要要认真收取整齐试卷,不得出现漏收、倒装等现象;

    6、各班要按排好各班的工作,注意学生的安全,进行安全教育;

    7、在实验室考试的老师和学生注意实验器材的保护;

    9、在改卷期间任何人员不得私自拆封试卷。

    1、扎实掌握课内知识,了解课内涉及的文学常识,识记要求背诵的重要篇段。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显的文言文,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

    3、正确使用词语,能辨析修改常见病句,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能根据表达的需要,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时间安排

    第18周(12月28日——12月30日)抓课本复习,包括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文学常识等课本知识。

    及学生自主复习。其间安排一次综合模拟检测。

    备考策略

    第一,死抠背默不丢

    这是唯一与课本有直接联系的内容,一定要反反复复记牢基准,力争得满分!必修一与必修二要求背默的的的古诗文共约10篇,请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复习巩固。不仅要会背,更重要是会写——不写错别字!

    第二,作家作品要记牢。

    课本上涉及到的著名作家,要记牢他的朝代、国别、时代、评价(或……家)、代表作品、风格特点等。著名著作(如《诗经》)了解它的成书时代、主要内容、编著者、文坛上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等。

    第三,保质保量做练习。

    用好手边现有的练习册(例如海淀的《三新》,西城的《学探诊》),认真完成每道题,实在没时间,对照答案认真读读都可以。选择题要明白为何选此项,其他项的含义(或错处)。主观题、阅读延伸题要注意思考方式与答题方法,做到独立思考,体现个性。

    第四,掌握文言文规律。

    文言文不一定会考课内的(高考都是从课外出题),但也要非常熟悉课内文言文,熟读课文,掌握课下注释,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尤其要掌握各种语法现象的规律与特点,如词类活用,如翻译技巧。扎扎实实地钻研课文。提高了文言语感,才能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最终把它迁移到课外文段上。

    第五,诗歌鉴赏找方法。

    第六,作文整理积素材。

    整理旧作,看有哪些可取之处,看老师评语或讲评笔记,明确应该如何修改、完善。高一的重点一般是写人记事抒发感情,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从身边搜集值得写的人与事,积累素材。动笔前一定要列提纲,写作时注意细节描写与刻画,把笔墨用到描写的主要对象身上!

    第七,现代阅读养习惯。

    现代文必然是课外的,只能是养成良好做题习惯,学会画题干、画文章,尽可能从文中找线索概括答案。有时间可以做几道高考题,找找感觉。因为统考语文是水平测试,侧重能力,已经开始向高考靠拢了!

    优质学校考试实施方案(案例1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