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八年级,19篇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 行政公文 ]

    行政公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18:01:16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支撑,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分享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供大家参考查阅。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2、进一步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支撑,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所分享的教学工作计划样本,供大家参考查阅。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进一步学_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训练初步赏析人物的能力。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学_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文章却是什么的感人,教学中可以抓住蜡烛这一条线索。结合环境背景,让学生感受到南斯拉夫老妇人的形象。同时也领略烛光的象征意义,启发学生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思想。教学中对于二战中纳粹的暴行可以有适当的介绍,当有助于学生的认识。

    课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贝尔格莱()德、(f)()晓、瓦(l)()、地(jio)()、(pf)()、衰()老、()()头、屏()障、颤(wiwi)()、(j)()躬、赞(y)()、绸(dun)()、(flng)()、惊(hi)、()、晨(x)()。

    2、辨析下列多音字:

    (1)散:散()文;散()步。

    (2)削:削()去;剥削()。

    (3)间:间()距;间()歇。

    (4)迫:迫()击炮;急迫()。

    (5)晃:晃()眼;摇晃()。

    (6)堡:堡()垒;十里堡()。

    (7)揣:揣()在怀里;揣()测;。

    挣揣()。

    3、辨析形似字:

    (1)瓦砾();闪烁();众口铄()金。

    (2)契()约;挈()带;锲()而不舍。

    (3)地窖();窑()洞;窟()窿。

    (4)枝柯();孟轲();坎坷();。

    苛()刻;百舸争流()。

    (5)揣()测;踹()开;喘()气;。

    湍()急;祥瑞()。

    4、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5、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二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方法。

    以多样化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设想。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利用课本剧表演,培养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愚公移山》(屏幕演示),从而导入课文分析讲解。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如何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除了用夸张的手法外,还通过烘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力量的单薄;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了愚公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的积极形象。又如以智叟一“笑”、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鼠日寸光的“智叟”对映成趣。

    2、愚公的形象: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形象。

    3、学生讨论解答以下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

    (2)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智叟认为愚公不能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愚公认为可以移山成功除了信心、毅力之外,还有两点原因是什么?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山不加增。

    4、本文的寓意:(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故事寓意深刻,愚公坚持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证服自然的愿望和信心,也教育了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深刻含义)。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三、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四、课本剧表演:参加演出者:(略)。

    五、学生讨论: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六、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的基础上感知海燕的形象。

    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象征意义,理解环境描写及对比手法的作用。

    4、学习海燕不惧怕困难,敢于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赏析海燕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对比、衬托、象征等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设想:

    《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奏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引导学生解读这首诗时,我根据散文诗的特点,加强朗读,于诵读中展现海燕的活动空间,紧紧围绕三幅画面引导学生感知海燕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从中体验并学习这种精神,且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

    教学模式。

    朗读——赏析——探究——拓展。

    教学步骤:

    一导入:大海给了它坚硬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高乐基给我们带来的生命之最强音。

    二、走近作家作品。

    1、师: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在预习中收集到的作家作品知识。

    2、生交流。

    3、师出示幻灯。

    4、小结:伟大的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写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三、整体感知。

    听课文范读录音,区分活动场景。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春天的旋律》的尾章,听课文范读录音。

    生:(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暴风雨将要来临,海燕高翔,渴望着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博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即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这三幅场景以时间为序,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逐步展开。)。

    师:打开书找找海面景象在哪几个段变化?

    生:(回答后点出幻灯片)。

    四、赏析艺术形象。

    1、师:既然你们了解了暴风雨有个渐次逼近的过程,那么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我认为,朗读时,语气应该有所变化。

    生:应由低沉、缓慢,逐渐过渡到热烈激昂,这可以表现暴风雨从酝酿到逼近到即将爆发的过程和气势。

    生:好!

    师:分组朗读,一大组第一幅画面,二大组第二幅画面,最后一部分全班一起读。

    生:(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个别指导:示例一:“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在飞翔。”中“高傲”要重读,语速要快一些。示例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要带着满腔激情来读,“更猛烈”要重读。(指导后可以让学生再读第一段和最后一部分)。

    生: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以比喻的手法,从行动角度写,表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和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师:很好。读得不错,还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了海燕的形象。

    生:示例二:第二、三段。

    (第2段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第三自然段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生:示例三:第九、十段。

    (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拚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师:太好了!有分析还有比较。和哪些自然段的在作比较?

    生齐:一二自然段里的词。

    师:对!写他们的目的就是什么?

    生:和海燕形成对比。

    生:示例三:文章的最后三段。

    (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师:非常好,在俄文中,“海燕”本来就有“暴风雨的报信者”或“暴风雨来临前的预言者”的意思。

    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完成板书)。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形象的描写,再现了一个勇猛坚强、乐观自信,渴望战斗并且勇于献身的战斗者的形象)。

    五、探讨象征意义。

    1.师:结合时代背景,想想文章写的仅仅是海燕吗?

    生齐:不是。

    生:俄国大革命前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师:很好。说明这个同学预习的时候查阅了资料。

    生:象征。

    生: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生: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师:很好。说了象征意义,还说到了环境对海燕形象起的烘托作用。

    生:本文还两次写到大海与风、云、雷、电展开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

    师:非常好。这个同学还说到了文中事情的象征意义,看来你下来查阅背景一定下了功夫。请继续努力。

    师小结:同学们对象征意义的理解都非常准确,除了大家预习很认真外,还有个原因:本文象征的主客体(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可谓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我们无需借助更多的想象,就能透过这些客观事物的描写发现作者隐藏于纸背的真实意图。这就是我们写作时应该学习的地方。

    六:课外拓展。

    人生,并非只意味着阳光与鲜花,有时也会遇到坎坷,甚至面临各种各样的“暴风雨”,面临生活中的暴风雨,你该怎么做呢?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方法:先三分钟课内练笔,后小组交流,最后班上展示几个好的)。

    小结: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七、课后作业(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功,就是更好的走近高尔基,请继续阅读)。

    阅读高尔基的作品《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虽说一年级名著导读中已经要求,肯定还有没读完的。)。

    总结: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干渠到海燕那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诗理为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四

    八年级班和班现各有学生人。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按要求自主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作业,被动接受知识的意识也较弱,积极思维意识弱;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比较困难;合作、探究学习意识还比较薄弱。知识基础不扎实,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存在着诸多障碍,阅读赏析文本的能力较为欠缺,课外阅读量小,知识面狭窄。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五

    三、教学计划(主要针对阅读和作文教学,在此间和课堂插入基础知识的学习)。

    1、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充分利用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上课要用普通话。

    2、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教材,利用工具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通过课外书籍、网络、咨询、请教等收集有关资料,或在生活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或按照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认识、问题等走向课堂,促进课堂上的学习,更为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和学会运用知识,提供了锻炼机会,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课堂上“我要学”的欲望。

    4、根据这几年的中考题来看,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1)先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

    (2)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3)找重点的阅读来让学生去做(每周至少一篇)。

    5、继续采用上学期的合作学习小组(4人,前后桌为主)。课堂上,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对老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学后,小组合作解决,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会各抒己见,大胆发言,大胆提出反对意见,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学习就会是积极的。

    6、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创设情境,帖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坚持“多写少改详评”原则;如可让学生穿插改阅或自行改阅,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面批,多写有激励性的评语。

    7、将文言文作为硬件,除在课堂上精讲多背外,把文言文知识总结成试卷、课件,变换形式让学生熟稔于心中,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8、搞好单元过关的训练和测试。每单元结束后测验一次,通过语文成绩动向表对没过关的同学的课外辅导,力求人人过关。

    9、认真备好课(制定一份备课计划方向表)。继续络的有关理论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素质和业务水平。继续学习计算机技术,上好多媒体课。继续摸索、实验,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阅读教学方面)。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六

    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流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机引入。

    二、初步感知。

    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

    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

    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教师自渎。小声跟读,巩固读法。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

    (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

    (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

    (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

    主要形式有:1、男生齐读。2、女生齐读。3、左边齐读。4、右边齐读。5、同桌齐读。6、学生自渎。

    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

    三、深入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

    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

    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目标设计: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

    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

    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

    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

    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

    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

    五、作业设计。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七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握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二)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唤〉〉等。

    (三)展示教学目的。

    (四)检查预习。

    1.读著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2.解释下列词语。

    媲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笃信:忠实的信仰。笃:忠实,全心全意。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五)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思考题1: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并总结北极旅鼠有哪几大奥秘?

    (北极旅鼠有三大奥秘:一、旅鼠繁殖能力惊人;二、旅鼠繁殖能力不仅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会出现种种自杀现象;三、死亡大迁移,数百万只旅鼠向西或向北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思考题2:课文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1)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2)为了说明旅鼠之谜,本文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提示:(1)六要素: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起因——“我”捉到一只旅鼠;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行为发表他的感想。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

    (六)讨论与探究。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八

    现代散文的教学,担负的既有阅读教学的任务,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写作教学的指导。所以,我们的教学既要关注其文学表达,又要关注其思想情感,两者不可偏废。这篇文章就是通过特定环境下,一个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镜头,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写法,为学生阅读现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写作中如何写人记事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关注思想情感的表达,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通过抒写真情的活动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八年级的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本浅层的学情分析和作为名家名篇的记实散文的文本定位,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

    2.学习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以及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

    丰富的写作素材的写法。

    3.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教学过程。

    师小结。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九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夏天,一场暴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

    2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

    3板书课题,齐读。

    4简介冰心。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出示。

    树梢赤脚使劲妹妹拍打发射。

    兴奋咬牙糟糕小辫唇儿。

    (1)自己轻声读。

    (2)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

    (3)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4)教学字形,同时新授两个偏旁。

    (5)全文一共有几节。

    3开火车读全文。

    4自渎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5讨论交流。

    6仔细再读课文,你觉得哪句话难读就在这句话前面做记号,并把这句话多读几遍,直到读顺了再接着往下读。

    7指导朗读一长句。

    (1)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教师范读,个别练习。

    三总结延伸。

    1小朋友,书读到这儿,你知道了些什么?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2师总结归纳。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第一节。

    1指名读。

    2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你们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3指名读第2句。

    4什么是神仙?

    5谁能把孩子们快乐的样子读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一节。

    (二)第二、三节。

    1指名读。

    2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

    3他拍着水淋淋的泥裤子,直喊“糟糕”,嘴上这么说,内心却感到什么?

    4自读2~3节。

    5指导朗读。

    6试着背诵。

    (三)第四节。

    1指名读。

    2小妹妹是怎么跑的,表演小妹妹的动作。

    3指名读有关句子。

    4小妹妹为什么希望自己也摔上一交呢?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延伸。

    1齐读课文。

    2回忆自己曾经在雨中怎样地玩耍。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

    1、与文字对话。

    《伙伴》一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猎人马哈多和他的伙伴——猎狗和乌鸦之间的故事。要让学生在学文过程中,感受到作为伙伴。他们的互相关心,和对彼此的牵挂。本课应从两方面来把握故事,一是猎人马哈多和猎狗一起救助了一只受伤的乌鸦。(体会伙伴们在一起生活的快乐)二是乌鸦帮猎人马哈多又救助了被困的猎狗。(体会伙伴之间的关心,互助和牵挂)。“伙伴”是理解课文最关键的一个词。让学生从文本中,体会到伙伴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并思考,在生活中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和朋友友好相处。

    2、与编者对话。

    《伙伴》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以“感受真情”为主题。“理解与关爱”贯穿于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中。《倾斜的伞》一文,让我们感受到我与外公那种爱的传递与延续;是《伙伴》让遇险的猎狗最终获得搭救;《信任》一文中,无人看管的桃林,让我们体验到信任与被信任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情;《金色的蒲公英》,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使我们理解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用心;其实,爱是无处不在的,它使《巨人的花园》盛开美丽的花朵……学习本单元,要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去品析,其中蕴含着的感情和哲理,用心去体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

    二、教学目标。

    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文中5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勾画重点语句,情感朗读,来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谈出自己的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伙伴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彼此牵挂,珍惜伙伴之间的情意,与伙伴友好相处。

    课前准备:预习本课,了解大意,解决生字词,师准备生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起引入。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那你们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

    3、师生共同理解“巡逻”,“焦急不安”等词语。

    4、了解学生读文情况。(指名读)。

    5、说一说,文中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画出有关语句说一说。

    a、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谈谈感想。(课后练习三的三句话)。

    b、如:第4段,抓住重点词语,“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得了大病”等,体会马哈多对猎狗的关心和牵挂。

    3、出示课后练习四的两句话。

    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

    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读读这两句话,谈谈体会之后,说一说两个“究竟”的不同含义。

    4、情感朗读。

    四、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应该更了解“伙伴”的含义了吧,那你觉得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你又是怎样做的?说一说,并写下来。

    五、指导书写。

    1、“抹”右边是“末”而不是“未”。

    2、“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3、“猎”可以和“借、错”等字对比来记。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一

    一、预习。

    1.朗读课文,复习上节课内容。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3.就课文不理解出质疑。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从不同的角度复述课文:

    (1)从作者的角度复述:

    (2)从讲学家的角度复述课文;。

    (3)从老水兵的角度复述;。

    (4)从寺中僧人的角度复述。

    3.质疑: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支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一磁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物,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4.质疑: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5.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6.质疑: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

    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寻找倒塌的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保事都不能根据主凤推理,实践出真知。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拓展阅读。

    (四)合作探究。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4、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5、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2题略。

    3、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

    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

    4、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5、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归纳本文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二

    教学难点 :  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 :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 别字,元亮 东晋 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习: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 旷 豁 髫 诣 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 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3,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背诵第一节。

    七,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

    3,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 。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        生活幸福:   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          勤劳善良:   往来种作。

    吸引人                       羡慕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明确词语: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1) 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 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明确:

    5,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明确词语:

    2,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板书设计 :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2,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       ) 咸()云(                )。

    3,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4,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为什么会“叹惋”?

    (3)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三

    1.把握演讲词的内容特点。

    2.品析演讲词的语言技巧。

    3.演练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把握演讲词的内容特点。

    品析演讲词的语言技巧。

    一、感知——了解演讲词。

    (一)演讲词的概念和特点。

    演讲词,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它的特点有:

    1.内容上,鲜明的观点、具体的事例和清晰的思路;。

    2.语言上,运用说话的技巧使语言风趣幽默,魅力四射。

    (二)文章内容梳理。

    完成表格。

    二、品讲——欣赏风趣幽默的语言。

    1.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

    2.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

    3.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猾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4.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一旦干到具体的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

    ……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

    ……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

    5.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

    三、演练——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运用“设问+排比+对比”的组合手法仿写一段话来表达你的一个观点,并尝试着讲出来。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重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抽学生回答。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思考回答。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抽学生回答。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思考回答。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分钟)。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踊跃回答。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抽学生回答。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讨论记录。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4.用上述词语造句。

    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1.细读第5-8段。

    2.思考回答。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

    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季。

    羡林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

    (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

    (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的方式进行。

    文档为doc格式。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五

    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四)总结、扩展。

    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桌(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威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全文。

    (六)随堂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评点。

    四、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二、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表达作者向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人自食其力、人们自由快乐的社会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一分为二地看)。

    八、板书设计 。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六

    生杂说:是虚构的。

    师:作者虚构的桃花源有怎样的魅力令古今中外的游客痴迷地探寻?他为什么虚构这个桃花源?从大家给我的问题纸条上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想迫切了解的。这节课我们师生也来一次探寻,深入了解桃花源究竟是怎样的所在?请同学们静静地思考,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细细读书,在文中找依据。

    师:看你微笑地望着老师,你来回答吧。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与外界隔绝的闭塞的地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另外,渔人出来之前,桃源人还叮嘱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是啊,他们从秦到东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了近600年了,仍然不愿与外界沟通,你看书很细致哦。

    生:我认为桃花源是个美好快乐安宁的地方。

    师:喔,你一下说出了这么多。请分别说一说理由。

    生:因为这里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树竹子,环境优美,这里的房屋整齐,没有出现倒塌,说明不是破败景象,而是安宁的。快乐是指的老人和孩子怡然自乐,还有壮年人在田地里劳动,也是快乐的。

    师:你说得有条有理的,尤其是从房屋整齐想到社会的安宁,是很难得的。

    生:我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也看出社会的安定。

    师:请说说你怎么想的。

    生:小路交错相通,说明他们安心到田间劳动,有鸡叫有狗叫,说明家禽都活得好好的,没有乱军来抢。(全堂大笑)。

    师:是不是看抗战片里日本鬼子抓鸡宰羊杀狗的?

    生:我想,古时候发生战争也避免不了。

    师:你的联想很丰富,说得对。连家禽都能舒展地鸣叫,唱着最动听的歌,这个社会一定是安定的。

    师:再请同学们推测一下,这里的壮年人从事什么劳动?

    生:种田。

    生:养鱼,因为有池塘。

    生:种桑树,养蚕。

    生:织布。

    生:做衣服。

    生:酿酒。

    师:看来这里的行业很多的,百姓能安居乐业,确实是个好社会。

    生:我补充,其中往来种作,从中看不出忙碌,我看出的是悠闲。

    师:你的语感很好哇,这里的劳动是轻松的,而不是被迫的,把劳动当作享受,体现出一种精神的愉悦,你很了不起!

    生:我认为桃花源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师:哦,你有了新的发现,看到了桃源的人情。

    生:渔人来到后,他们立刻请他回家,并且还用酒饭招待他,后面还有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都很热情。

    师:对,一个陌生人的到来,他们都这样倾其所有,拿出最高质量的盛宴款待他,何况是他们自己人呢?这里的人多么真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么友好融洽!

    生:我认为这里还是个富裕的地方。

    师:你怎么看出的富裕呢?

    生:因为他们有酒有肉,客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开宴会。

    师:精细的地方被你发现了!细读推想才会有收获。

    师:大家再推测一下,他们有了收入是否缴税?

    生:不缴。

    师:你是如何知道呢?

    生:因为当时他们出来的时候率妻子邑人来的,都是一家人,谁跟谁啊,没必要缴。

    师:(微笑)小脑袋挺机灵。也就是说,这里没有人从他们的收成里克扣。

    生齐:对,没人剥削他们。

    师:你们从历史课上学的“剥削”这个词吧。其实啊与《桃花源记》一并流传的还有《桃花源诗》,在这方面诗要写得更清楚些。(出示字幕:“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请学生齐读)桃花源里没有税收,没有剥削,也没有官府的压迫,这个社会是和谐自由的。

    师: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生:社会的安定,没有战争。

    生:要有美好的环境。

    生: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人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没有剥削和压迫,社会和谐。

    生:不能。

    师:文中有没有暗示?

    生:有,结尾处渔人记号找不到了,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暗示了这个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

    师:除了结尾处的复寻而迷,还有什么地方有暗示?

    生:开头的桃花林,是纯一色,很少见。

    师:对,桃林中无杂树,年号、地点含混,渔人也没有名字。

    生:还有他们穿的衣服,也暗示了这不是真实的故事。桃源人与外界隔绝600年了,还和东晋人穿的一样,既然不通音信,怎么会一样?这也说明是个神奇的地方。

    生:当时的东晋是历史上比较动乱的时期,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向往。

    生:为了让劳动人民看到,虽然当时社会黑暗战乱,以后还会出现好社会的,不让百姓失望。

    师:两位同学谈得都有道理。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请看下面一段资料(出示字幕):请学生齐读。

    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晋书 刘毅传)。

    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宋书 荆州蛮)。

    生接:“男有分,女有归”

    师:可是,当时的现实是男子没有职业,女子不能婚配。由于常年的战乱和繁重的赋税,土地荒芜,民不聊生。这是陶渊明构想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另一个现实就是黑暗的门阀士族制度。(出示资料,并读出)。

    士族制度就是以人出身高低作为评介的唯一标准,出身名门叫士族,出身寒门叫庶族,士族地位显贵,庶族得不到重视。

    生:老师,那时没有科举制度吗?(学生一脸愤慨)。

    师:还没有。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成熟于宋朝,东晋时期还没有形成。在那个制度下,出身成了评判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只要出身名门,就算是个是庸才,也会得高官厚禄,,如果出生在寒门,即使才高八斗,也不会得到重用和发展。陶渊明生活在这样一个政治黑暗的时期,“大济于苍生”的壮志难酬,他的心中是悲愤的。就文学创作而言,作者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揭露现实,如《礼记》中的《苛政猛于虎》,出示:

    孔子适齐,过泰山,有妇人哭于墓,使子路问之。答曰:昔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也,今吾子又死也。子路曰:何不去乎?妇曰:无苛政。子路以告。孔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生:虚构,幻想。

    没想到学生立刻喊:不——愿——意。

    师:都不喜欢吗?喜欢的举手。

    师:有两位。不喜欢的呢?(其余都举手)你们先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先请两位喜欢的同学来谈。

    生:那里的环境好,主要是可以不写作业。

    生:是。

    师:你可以找老师同学解决,可千万不要逃到桃花源里去,那里的人也要学习的,现在是学习化社会。(笑)。

    生:我不喜欢。现在我们多先进,有电视,有汽车,他们连个马路都没有,都是田间小路,那么窄,怎么走啊。

    师:你不喜欢那里,是因为落后对吗?

    生:是。

    生:我也不喜欢,桃花源里不与外界联系,学不到外面先进的技术,他们发展太慢,科技不会太发达。

    师:你的眼光很高远喔!只有开放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不过当时能对外开放么?

    生:不能,当时他们进入桃源时在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外面的社会不如桃源里面,所以他们不能开放。

    生:能开放,后来又经过西汉,很强盛呢,他们隔几年就应该出来看看。(大笑)。

    师:他们远不如我们的同学有远见卓识哦!他们一直不出来,进去时是秦朝,外面是动乱的,渔人偶然进入时是东晋,外面还是动乱的,也不知道外面有过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也没有经历过强盛的时期。看来,闭塞是有许多弊端。

    生:我不喜欢,就那么一小块地方,每天看见的都是那几个人,太无聊了。

    师:你觉得不断地更新,才有乐趣是吧。

    生:我不喜欢长期住在那里,可以想象他们的人口质量也不会好高。

    师:怎么说呢?

    生:人少闭塞,发展慢,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口,因此优秀的人不会太多。我不喜欢死气沉沉的地方。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才有进步,我喜欢竞争。

    生:当时的外界很动乱,现在我们的社会非常和平,就不喜欢到哪里去了。

    师: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小小年纪都成社会学家了!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课后反思:

    亮点:一是从课程观出发,将文学、哲学、历史知识恰当揉在一起,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背景,在比较宽阔的平台上展开师生互动,课堂上时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出现了精彩的生成。

    二是解读课文有深度有广度,打破了对桃花源常规性的理解,将古典与现实结合得非常完美。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七

    一、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背诵全文;对韵文和韵脚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的写法。

    2、布置预习,首先让学生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

    3、体会刘禹锡安贫乐道、高洁伟岸。

    三、教学重点:

    1、让学生反复送读短文,在诵读中品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

    3、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四、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阅读教材、教参,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认清字词,并在疑难处作出标记。

    六、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山村图景图,请同学用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同学们认真欣赏图片,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描述。

    (二)、认识“铭”。找同学根据预习回答“铭”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八

    桃花源生活环境美理想社会。

    风俗人情美矛盾。

    现实社会。

    拓展阅读:课文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的主题。

    2、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3、珍视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内容:

    文章记述了作者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历史和现实的场景交织,贯穿其中的是作者强烈的爱恨和严肃的思考,对被*的孩子们的深深同情更是震动人的心灵,使人们不禁产生一个和作者同样的愿望,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表达了“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的主题。学习本文,还要体味一些意味深长的句子的含义,探究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2、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了。

    3、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西德作家真诚忏悔,日本作家进行自私的狡辩。

    4、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二、重点研讨。

    阅读一、三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三、品味语言。

    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限度的发挥出表意功能。这里不仅写天气,也是在表明作者的心情,渲染气氛,使人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氛围。

    2、“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一句中“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幸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是令人悲哀的;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的荒谬。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

    八年级语文同步备课教案(优质19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