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七年级,语文课,14篇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时间:2023-11-04 11:02:47 热度:257℃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写作参考而收集的一系列优秀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详细介绍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总结。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一1 春(朱自清)2 济南的冬天(老舍)3*雨的四季(刘湛秋)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范文范本是为了提供写作参考而收集的一系列优秀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来详细介绍如何写一篇优秀的总结。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一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雨的四季(刘湛秋)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6 散步(莫怀戚)

    7*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8 《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咏雪(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

    写作: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0*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1*窃读记(林海音)

    12 《论语》十二章(孔子)

    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4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15*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6 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第五单元

    17 猫(郑振铎)

    18 鸟(梁实秋)

    19*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0 狼(蒲松龄)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第六单元

    21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2 诗二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3*女娲造人(袁珂)

    24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

    蚊子和狮子(伊索)

    穿井得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吴承恩)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潼关(谭嗣同)

    替换课文

    蝉(小思)

    贝壳(席慕容)

    白兔和月亮(周国平)

    落难的王子(周国平)

    夏感(梁衡)

    我的老师(魏巍)

    我的早年生活(温斯顿·丘吉尔)

    王几何(马及时)

    风雨(贾平凹)

    虽有嘉肴(《礼记》)

    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二

    不懂就问

    字典大楼(聂鑫森)

    语文天地一

    第二单元妈妈

    *妈妈的爱(刘丙钧)

    儿子们(奥谢耶娃)

    语文天地二

    第三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第四单元植树

    植树的季节

    *杨树之歌

    一片树叶

    语文天地四

    第五单元青青的山

    *山寨

    美丽的武夷山

    语文天地五

    第六单元讲信用

    我必须去

    小山羊和小灰兔(钱欣葆)

    语文天地六

    第七单元远行

    *早发白帝城(李白)

    南辕北辙

    远行靠什么

    语文天地七

    第八单元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

    第九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第十单元动脑筋

    称象

    狮子和兔子(凡夫)

    语文天地十

    第十一单元清清的水

    *瀑布(叶圣陶)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语文天地十一

    第十二单元小英雄

    歌唱二小放牛郎(方冰)

    歌声

    江凡(刘杰)

    语文天地十二

    第十三单元快乐的生活

    *雨后(冰心)

    一件好事(莫柯奥夫)

    语文天地十三

    第十四单元立志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女娲补天(《淮南子》)

    语文天地十四

    第十五单元夏天

    迷人的夏天(张怡菁)

    看瓜

    语文天地十五

    生字表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三

    第一组

    1 草原 (老舍)

    2* 丝绸之路

    3 白杨 (袁鹰)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第二组

    5 古诗词三首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林海音)

    7* 祖父的园子 (萧红)

    8 童年的发现 (费奥多罗夫)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 (高洪波)

    童年的水墨画 (张继楼)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之子 (刘义庆)

    11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 再见了,亲人 (魏巍)

    15* 金色的鱼钩 (陆定一)

    16 (谈歌)

    17* 梦想的力量 (江菲)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司马迁)

    19 草船借箭 (罗贯中)

    20* 景阳冈 (施耐庵)

    21* 猴王出世 (吴承恩)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路甬祥)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路甬祥)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曹雪芹)

    23* 刷子李(冯骥才)

    24* 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

    26 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27* 与象共舞(赵丽宏)

    28* 彩色的非洲(彭仁)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 拉萨古城(次多)

    2 故事两则

    加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3 一件运动衫(马克·哈格)

    4 丰碑(李本深)

    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赵明)

    6 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7 孔明智退司马懿(罗贯中)

    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冯骥才)

    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1

    生字表2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四

    1、忆读书(冰心)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3、*山中避雨(丰子恺)

    4、风筝(鲁迅)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与提问 写作--记一件事

    写字--楷书与行楷

    5、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6、小巷深处(林莉)

    7、*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8、*“两弹”元勋邓稼先(顾迈南)

    口语交际--采访任课老师 写字--写一个人

    综合性学习-学会利用图书馆

    9、春(朱自清)

    10、*济南的冬天(老舍)

    11、竹林深处人家(黄蒙田)

    12、*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

    口语交际--说家乡 写作--描写景物

    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情况

    13、空城计(罗贯中)

    14、*美猴王(吴承恩)

    15、心声(黄蓓佳)

    16、*勇气(狄斯尼)

    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 写作--写童年的故事

    写字--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17、犟龟(米切尔 恩德)

    18、小溪流的歌(严文井)

    19、*基因畅想(漆孝诗)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坎斯 彼勒)

    口语交际--讲故事,评故事 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学习: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1、《论语》六则

    22、《世说新语》二则(刘义庆) 期行 乘船

    23、*伤仲永(王安石)

    24、木兰诗

    25、*诗五首

    回乡偶书(贺知章)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口语交际--交谈学习体会 写作--改写《木兰诗》

    26、卖油翁(欧阳修)

    27、三峡(郦道元)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 戴震难师(段玉裁)

    29、*陌上桑

    30、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江南春(杜牧) 登飞来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观沧海(曹操)

    口语交际--古诗文朗诵 写作--我将这样度过寒假

    附录一:名著引读(一)

    附录二:汉字的形体

    附录三:常用标点符号用法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五

    1草原(老舍)

    2*丝绸之路

    3白杨(袁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牧童(吕岩)

    舟过安仁(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6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

    7*祖父的园子(萧红)

    8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

    9*儿童诗两首

    我想(高洪波)

    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杨氏之子(刘义庆)

    11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再见了,亲人(魏巍)

    15*金色的鱼钩(陆定一)

    16桥(谈歌)

    17*梦想的力量(江菲)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将相和(司马迁)

    19草船借箭(罗贯中)

    20*景阳冈(施耐庵)

    21*猴王出世(吴承恩)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路甬祥)

    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路甬祥)

    网上呼救

    把握自己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奇怪的东南风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徐光耀)

    临死前的严监生(吴敬梓)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曹雪芹)

    23*刷子李(冯骥才)

    24*金钱的魔力(马克·吐温)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

    26威尼斯的小艇(马克·吐温)

    27*与象共舞(赵丽宏)

    28*彩色的非洲(彭仁)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拉萨古城(次多)

    2故事两则

    加了一句话

    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3一件运动衫(马克·哈格)

    4丰碑(李本深)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赵明)

    6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7孔明智退司马懿(罗贯中)

    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冯骥才)

    9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1

    生字表2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六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2、只拣儿童多处行

    3、早

    4、古诗两首

    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神奇的'克隆

    8、海伦房

    9、二泉映月

    10、郑和远航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2、精读和略读

    我读书 我快乐

    13、秦兵马俑

    14、埃及的金字塔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16、爱如茉莉

    17、月光启蒙

    18、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19、谈礼貌

    20、七律 长征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2、大江保卫战

    23、古诗两首

    24、望月

    25、灰椋鸟

    26、水

    学和做(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层次。

    一、导入: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锨镐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七

    1、《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作于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1938年,诗人艾青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坚定地汇入人民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一名时代的鼓手、吹号者。全诗共六节。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并运用一系列意象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借助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献身之意。第二节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捧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2、《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了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

    (二)学法引导。

    1、《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把握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并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学习时要着重理解两节诗之间的联系,以及“鸟”的形象对表现主题所起的作用。

    2、《乡愁》这首诗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概括出诗中提到的人生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着重理解诗人的乡愁是怎样升华为家国之思的。课外阅读余光中其他的诗,如《乡愁四韵》等,体会这些诗歌中的思乡情绪。

    (三)审美鉴赏。

    1、情浓意深的形象美。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救亡最艰难的岁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但他没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由鸟儿生前的歌唱,写到它死后的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此外,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具体说来,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通过具体、真切的形象,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2、鲜明强烈的音韵美。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四)重点难点突破。

    1、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析]朗读诗歌要注意语气和语调,注意停顿和重音。一般地说,标点是停顿的书面标志,但有时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方,也可以作适当的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将完整的语义分开。朗读时的重音,多指逻辑重音,即根据表达感情的实际需要,重读部分关键词语。

    [参考答案](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析]诗歌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要用形象思维,即使是有议论,一般也依赖具体的形象。所以阅读诗歌时要特别注意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

    [参考答案]诗中出现的形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在它身上寄予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形象,联系它们前面长长的修饰语“被暴风雨所打击着”、“汹涌着”的“悲愤的”、“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以及“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等,可以想见,它们象征了祖国、人民、民族的苦难与灾害,他们不屈的斗争和对未来的美好的希望与坚定的信心。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所经历的坎坷、辛酸,以及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的那种深深的爱。

    [析]此题意在引导读者理解这首诗歌上结构上的独具匠心,进而加深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我爱这土地》的两节诗,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这一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那么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这两句诗,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它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析]这道题的训练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加深对诗歌总是借助形象抒情言志这一特点的认识;二是,帮助读者学会怎样将诗歌要表达的抽象情理具象化。

    [参考答案]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八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九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风雨场景,梳理文章内容。

    2、在阅读中积累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体会修辞手法及侧面烘托的运用。

    3、掌握和练习一些写景技巧。

    一教学流程:

    1、导入首先,展示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得出“风雨”这一信息。几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将自己的情感寄托风雨中。或喜或悲,或忧或荣,或清或雅。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名家的文章,看看他给我们描绘了一番怎样的景象。

    2、作者简介贾平凹(讲解“凹”字写法)

    3、检查预习,给生字注音。

    4、“感”风“悟”雨。

    (1)、朗读课文,并找出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风雨怎样的特点?

    第1段:树林全貌(像面团,形态扭曲);第2段:垂柳(乱得像团麻)、杨叶(千万次变得模样)、芦苇(倒状破裂出声);第3段:断绳羊(惊跑跌倒)、女孩(牵羊回不了家);第4段:葡萄蔓(脱落)、苍蝇(集中在电线上);第5段:鸟巢(掉下)鸟(尖叫落地);第6段:废纸(乱飞乱粘贴)猫(全身精湿)瓦片(像树叶飘落)

    第7段:浮萍(凸起被冲上塘岸)鱼(被冲上塘岸);第8段:油灯(点不着)老头(捶腿)小孩(叠纸船)。

    明确:作者通过对事物情态的描写来展现风雨之猛烈。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十

    1、指导学生观察风雨中的景象,在观察、体验、感受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使学生乐于习作,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尽情表达各自内心世界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和描写,字里行间渗透情感。

    教学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和描写,字里行间渗透情感。

    教学准备

    预习,搜集例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这节课下我们走进风雨的世界,去聆听风雨的声音,去感受风雨的魅力。!

    二、述说风雨

    (一)引导学生述说观察到的景象与感受。要求如下:

    1、抓住特点

    2、有序表达

    3、大胆想象

    4、语言生动形象

    (二)拓宽思路,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风雨现象。

    三、拟写初稿

    师:让我们把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四、确定内容,编写提纲。

    1、想一想,你想写什么景象,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2、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自拟习作提纲,围绕“抓特点、有顺序”进行指导。

    五、动笔习作。

    1、想一想写风雨景象的要求。

    2、学生自读文章,然后自主修改。

    3、同桌互改习作。

    六、欣赏习作,师生评议。

    出示例文互读互评

    例文:春天的`雨

    听,那淅沥淅沥的响声,听那噼噼啪啪的撞击声.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春雨所演奏的交响乐.春雨,给予了我们勃勃朝气,它给予了世界以活力.

    春雨,滋润着大地,大地吮吸着春雨.

    在春雨的淋浴下,小草冲出大地的束缚,探出脑袋,来迎接着又一个花季.

    在着牛毛般的细雨中,柳树小姐也禁不住春雨的诱惑,也婆娑而来,为大地增添许多生机;它挥动着舞裙,让人们来评比春姑娘与他的舞姿.

    在着晶莹剔透“珍珠”下,花儿更是少不了自己独有的一份魅力,这针细般的春雨落在花朵上,在花朵上滚动着,不禁让人们端目详观.

    松衫这些四季长青得树木,也在春雨沐浴下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他们换上了新的绿装,严肃的面对着前面,自己监守着自己的岗位。

    春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粉色给了桃树,粉色的桃花像一个个女孩的脸,在那微笑。它把白色给了梨树,白色的梨花像一个个很小的白手绢挂在那里。迎春花姑娘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金黄的、淡黄的、橘黄的......漂亮的迎春花姑娘在春雨里频频点头。

    第二课时

    一、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回顾习作要求

    2.小组评改。

    3.班级交流。

    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4.提出修改意见。

    5.学生修改。

    6.学生互改作文。

    二、抄写到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一、赏析习作。

    1、选几篇好的习作赏析。

    2、指名读习作。

    3、欣赏好的写法、词句、片段。

    二、点评。

    三、不满意自己作文的学生可再修改。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十一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本篇课文的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离开家的经历,都有过想家的时候,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的一草一木。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1、带领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景图”和“海天图”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写。

    3、带领学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本课小结

    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一、 重温课文。理清情感线索

    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线索,弄明白海上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的联系。

    二、辐射阅读,探究主题

    2、老师发放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蟀》。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咏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点。

    三、短文写作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

    你是否也有过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触发了某种情感的经历?试写一篇短文,记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四、本课小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海燕》一课全文以“乡愁”为线索,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运用倒叙的手法对故乡小燕子进行了描述。通过对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故乡的春天再现了出来。后部分作者从遐想回到现实,并带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对海上的小燕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感受妈妈的爱,懂得感恩,用行动报答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摇篮曲》。

    2.与诗歌内容匹配的图片、创编所需的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摇篮,提问:看,这是什么?

    幼:摇篮。

    师:对了,是摇篮。摇篮有什么用呢?

    幼:小宝宝睡觉的。

    幼:我们小时候可以睡在里面。

    师:摇篮是小宝宝的床,睡在里面有什么感觉呢?

    幼:很舒服。

    幼:感觉很暖和、很温暖。

    不自觉地做出一系列身体摇摆的动作,很好地感受到了睡在摇篮里舒服的感觉。)

    2.师:睡在摇篮里软软的,很舒服,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像摇篮一样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

    3.欣赏课件(没声音的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你觉得什么像摇篮呢?它摇着谁?

    幼:我看到了星星,我觉得白云的它的摇篮。

    幼:妈妈是宝宝的摇篮。

    幼:花园里有很多的小花,风吹起来,它的摇篮。

    师:小朋友说的真不错,这段动画当中还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完整欣赏诗歌,加上配音)

    (评析:一开始出示课件,让幼儿欣赏诗歌中漂亮的场景,没有加上配音,让幼儿根据看到的内容猜测生活中的一些摇篮,第二遍加上配音朗诵,让幼儿欣赏画面的同时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熟悉诗歌的内容,为学习、朗诵诗歌作铺垫。)

    (二)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好听的话,用诗歌中的话来说一说。(出示相应的图片)

    (评析:请幼儿试着用诗歌中的话来说说,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来加深对诗歌的印象,熟悉诗歌内容,并看着图完整地复述句子。)

    (2)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3)为什么说蓝天是星宝宝的摇篮?(为什么说大海是鱼宝宝的摇篮?花园是花宝宝的摇篮?)

    (4)分析句式,这首诗歌中有哪些一样的地方?

    幼:都有摇篮。

    幼:最后一句一样,它们都睡着了。

    幼:小宝宝都睡在摇篮里。

    (评析:让幼儿看着图片来进行句式分析,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内容的同时,更加便于幼儿去分析整理句式,发现四句诗歌的共同之处。)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白云摇着它,它就睡着了。

    幼:到了晚上星星就睡着了。

    (2)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评析:动用作表现白云、浪花、风和歌声的轻柔,去体验这些摇篮的特点。)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看着图把这首诗歌完整地朗诵一遍)。

    (2)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幼:轻轻的声音。

    幼:不能太吵的声音。

    幼:好听的声音来朗诵。

    (4)引导幼儿用轻轻的声音来朗诵诗歌。

    师:那我们就用轻轻的、好听的声音来读读这首诗歌吧!

    4.表演诗歌: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评析:通过讨论,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朗诵这首诗歌所要注意的声音,用轻轻地声音进行朗诵,意境很美,感受诗歌意境美的同时也体验到了诗歌轻柔的热点。)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蓝天里出了有星宝宝以外,还会有谁?

    幼:蓝天里还有太阳。

    师:那我们试试,把太阳编到好听的诗歌中去。(插卡的形式,把原来诗歌中的白云图片替换为太阳,连贯地看图朗诵整句话)

    2.大海中除了鱼宝宝,还会有谁?

    3.花园里出了花宝宝外,还会住着谁?

    4.把创编的内容看着图完整滴朗诵,提醒幼儿用轻轻地,好听的声音进行朗诵。

    (评析:用插卡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创编故事,幼儿能看着图片完整地进行创编,既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也使得幼儿朗诵能力得到了提高,能够进行完整地句子创编。)

    (四)感谢妈妈。

    1.妈妈很辛苦,把小朋友照顾地很好,妈妈平时都做哪些事情呢?

    幼: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要喂我吃饭。

    幼:妈妈生宝宝的时候,要去医院动手术,很痛的。

    幼:妈妈要给我洗衣服,做饭给我吃。

    幼:妈妈每天都送我上幼儿园。

    2.妈妈这么辛苦,你想怎么感谢妈妈呢?(和旁边的幼儿讨论,说说自己的感谢方法)。

    幼:上课认真听讲,考试得100分妈妈就会很高兴。

    幼:我画一幅画送给妈妈。

    幼:妈妈回家的时候我给妈妈拿拖鞋。

    幼:我帮妈妈扫地。

    幼:我给妈妈唱首好听的歌曲。

    3.幼儿讲述感谢妈妈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感谢妈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送给妈妈一句好听的话,亲手做礼物送给妈妈,帮妈妈干家务等。

    4.布置感恩小任务: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谢自己的妈妈。

    (评析:回忆妈妈平时做的时候,很多的小朋友都能说出妈妈的辛苦,有的幼儿还想到了妈妈生宝宝时的辛苦,都说要上课时认真听讲,考试得100分来报答妈妈对自己的爱。报答妈妈的方法很多,没有局限在送妈妈礼物这个方面,思维很活跃,能说也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延伸:

    1.将图片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己练习朗诵诗歌。

    2.回家后用自己的方式感谢妈妈。

    附内容:摇篮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

    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十三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动词,贴上。

    出门看火伴:通“伙”,同伙,伙伴。

    二、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为“父亲的父亲”。

    但闻黄河流水:古义为副词,指“只”;今常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指“外城”;今多作姓氏。

    双兔傍地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三、词类活用:

    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动词用作名词。意为:战马。

    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意为:记功。

    四、文言句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句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这两句是顶真句。顶真,又称“联珠”。“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甚工整的对偶句。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秭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秭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这几句是排比句。“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一节四句,也是排比句。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篇十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批注:开篇写木兰辍机叹息,为下文设置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批注:指出叹息的原因,表明木兰替父从军的决心])。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批注:置办从军必需之物])[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批注:从军途中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批注:概写木兰的军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批注:胜利归来的木兰朝见天子,不贪求荣华,请求返回故里])。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批注:一家人为木兰的归来而高兴])[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批注:木兰重归女儿身])[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批注:看到一身女装打扮的木兰,伙伴们惊讶不已])。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机杼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问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呢?(木兰回答道)姑娘我并没有思念什么。昨夜我看见征兵文书,知道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我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去买来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替代父亲去应征。

    在东市上买来骏马,西市上买来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南市上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北市上买来长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兵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象飞过去那样迅速。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年之后才得胜而归。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天子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这样的官,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借助它的脚力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闺房东面的门,坐在我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整理象乌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都说我们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最新七年级上语文课文目录(模板1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