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三年级,18篇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 文秘知识 ]

    文秘知识 发布时间:2024-01-04 09:41:2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三年级教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接下来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三年级教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参考价值。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一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铁罐与陶罐的对话,体会理解 “奚落”一词的意思。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

    4、理解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师生读、分角色读等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4、抓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态度。

    5、通过搜集信息和听取信息资料的途径,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6、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各人有各人的长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要正视自己的弱点。

    通过学习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通过陶罐说的:“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理解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体会陶罐的谦虚却不软弱,并能够有感情的朗读陶罐的语气。

    :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引出新课。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这两个朋友吗?

    出示图片:陶罐、铁罐

    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7课。齐读课题

    2、师:请你读读这些词:

    1)谦虚、恼怒、朴素、傲慢、骄傲、轻蔑

    根据我们对课文的初步了解,它们哪些是用来描写陶罐的,哪些是用来描写铁罐的?

    看来,我们对陶罐和铁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

    2)奚落:课文中写的是谁奚落谁呀?

    读读这句话: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除了铁罐奚落陶罐,你还读出什么了?

    二、 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一)细读2-9自然段

    1、师:这一天,铁罐又来奚落陶罐了,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请你默读2――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2、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管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3、铁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

    陶罐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 )。

    好了,快打开书,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学习吧!

    2、师:最初让你感到铁罐傲慢的是哪一句呀?

    [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指名读。

    师:怎么样问的?你能读出铁罐的傲慢吗?

    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却是怎样说的?

    [课件]“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你听出什么了?

    你能把陶罐的谦虚读出来吗?

    同桌同学分角色试着读一读。

    3、谦虚的陶罐使铁罐停止了对他的奚落了吗?

    铁罐又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这一次奚落和前一次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把它的不同读出来吗?

    4、它这样奚落陶罐,可陶罐还只是 “谦虚”的回答吗?

    读一读。

    [课件]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1)你从哪看出来的?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师:它想向铁罐说明什么呀?

    板书:就是 不是

    (2)“再说……”陶罐子还想说些什么呢?(不会生锈、美观)

    (3)陶罐是怎么样说这些话的?(争辩)

    如果我们把“争辩”改成“争吵”好不好?为什么?

    师:如果你就是陶罐,你要怎样向铁罐争辩呢?试着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我来做铁罐,谁来和我争辩。

    5、师:“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6、你们来做陶罐:该怎么说:“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7、师:“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8、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奚落陶罐的,它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傲慢到更加轻蔑到恼怒而越来越恶劣。

    可陶罐却始终那么的谦虚!最终它不再(理会铁罐)了。

    9、 你们能把它们不同的态度读出来吗?同桌同学分角色试一试。

    请1-2个小组汇报。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二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高尔基图片)。

    师:高尔基是世界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板书:小摄影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2、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基、侧、辆、卷。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3、检查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三、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上的自学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体验。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画出相关的语句。

    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过渡:这么一位聪明有礼貌的小男孩,高尔基打心里喜欢上了他,所以就让他进去了。

    要求:默读6—8自然段,思考:进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用“——”画出来。高尔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来。

    (提示: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的惊喜,他要好好看看高尔基是什么样子,同时也说明他很崇敬高尔基,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学生讨论。

    4、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2)小男孩哭着说。

    (3)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5、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6、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7、师:刚才说的是小男孩的表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提示: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停当后,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关心、爱护小男孩。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巩固延伸。

    如果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身边,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三

    1.以“保护环境”为主题展开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加强对比喻句的认识。

    3.积累反义词。

    4.背诵描写景物的优美古诗句,培养对古诗的领悟力。

    3.讨论:以“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为题,对改善家乡的环境提出几条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各调查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推选出代表在全般介绍,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出谋划策。

    习作

    1.同学们,大家围绕“环境保护”做了很多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一定对保护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吗?可以写自己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几年后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写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使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3.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就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1.学生自由读两组句子和学习伙伴的话。

    2.发现了什么?第二句话好在哪里?

    3.你能仿照例子说一组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自渎,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抽生读、同桌互对、师声互对、齐读。

    3.拓展:列举一些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的反义词。

    读读背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句,读准字音。

    2.采取多种形式读古诗句。

    3.采取多种形式背古诗句。

    安排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可以采取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牌、保护环境的建议书、保护环境的手抄报等形式,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多人一起制作。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四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二)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培养热爱劳动、自立自强等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8分钟)。

    自学指导一:大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学检测:

    1、开火车领读下列词语。

    花苞柳梢觅食入药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缕缕炊烟满载而归随风飘动惹人注意。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20分钟)。

    (四)当堂训练巩固学习目标(10分钟)。

    1、我来辨一辨,再组词。

    苞()耷()缕()炊()。

    包()奋()数()欢()。

    2、我会填。

    ()而归()炊烟()柳梢惹人()随风()()的微笑()的钩刀()的清香()的劳动。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1、朗读不到位,缺少个性化朗读;

    2、小组讨论部分显得过于形式化,应让学生多加讨论交流。

    3、忽略了课前的阅读提示。《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1、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朗读背诵《日积月累》。

    2、班上只有十九个人能按要求写作文,有十个人在习作中存在不会划分自然段、不会使用标点符号等常识性错误。

    3、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班上有十四个后进生,需要从基础开始严格抓起。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五

    认读7个字。

    选择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能用冒号,引号写一句话。

    懂得在生活中,学习之中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

    分角色朗读,在熟练朗读中体会大山说的话。

    体会冒号引号的用法,并试写一段对话。

    结合具体内容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准备图片,课上写话练习。

    学生准备

    巩固复习冒号引号用法。

    课前分组,准备练习分角色朗读。

    一、课题导入。

    二、自学生字、新词。

    自由学习生字生词(借助字典等。)

    三、学习交流。

    1、到题目你想问些什么?

    2、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次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话的方式: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次细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注意收集问题

    5、读课文,说一说课文都介绍了谁?

    (出示课件,分角色朗读)(课前分组)

    四、分角色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读。然后选择较好的小组展示,大家评议。要读出语言行动,形象,活泼,有感情地朗读。指名答,写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间的对话。

    五、让学生说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到了什么?

    六、指导学生进行写话练习。

    全文运用了冒号、引号,在写句子前,可让学生自选一两句,读一读,体会用法,然后再写。

    1、一看,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片。

    2、一想,这幅图中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挥想象,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充分利用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象力,并且引导理解较慢的同学,给他们做示范,时间要给足。先让擅长发言的同学说,之后让理解较慢得说,实在不好的要复述别的同学发言,做到学说,学写,以促进全面协作)

    4、它们之间的对话写出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然后查字典注意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小组内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体展示。)

    七、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写话。

    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刻的体会到小河的快乐,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了小河的坚强与勇敢。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六

    1、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3、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新词。

    能试着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看图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你知道图上的人物是谁吗?(大禹

    2、简介大禹。

    3、今天咱们就去学习关于大禹的故事。揭示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2)指名逐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3)理解“叮嘱、开凿、欣欣向荣、敬仰”等词语的意思。

    (4)重点指导书写:野、塞。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作业布置:

    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资料。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七

    1、认识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

    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能力。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浪》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考你,看你对本课的生字掌握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开上小火车来读一读吧。

    2、指生分节读诗歌。

    二、感情朗读诗歌,品析词句,感受诗情。

    同学们读的真好,下面就让我们踏着这美丽的浪花走进诗歌,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博大吧。

    学生汇报诗歌写了哪几个人?教师板书:爸爸、妈妈、我

    爸爸把海浪装进录音机,你知道他喜欢的是海浪的什么吗?

    师:是啊,大海就象是个调皮而有善变的孩子,它时而轻柔、舒缓,时而又波涛汹涌、巨浪滔天…爸爸又怎么能不喜爱它呢?你能读出爸爸对海浪的喜爱之情吗?(相机指导朗读)

    2、爸爸对海浪是如此的喜爱,那妈妈呢,她又钟情于海浪的什么呢?

    你们想的真美啊,那就让我们带着美美的感觉去读出海浪的美来吧。朗读第二节。(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发散思维训练:爸爸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对海浪的喜爱,那你能想像一下:我们还可以把海浪装进什么里呢?用谁,把海浪在他的里,说句子。

    5、作者喜欢让奔腾的浪花进他黝黑的身体,想象一下:奔腾

    的浪花是什么样?(不断涌起的,向前不断推进)

    6、哎呀,浪花怎么会钻进我的身体里呢?

    7、查字典理解“坚毅”的意思。

    8、什么叫“无穷无尽”?还可以用“无穷无尽”形容什么?

    “无”--“无”—的词语都是表示没有的意思,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9、想像:于是,我有了……

    小结:在海浪的洗涤之下,小诗人得到了锻炼,他有了强健的体魄,塑造坚韧了品格。让我们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与赞美来读读3到5节诗吧。

    三、欣赏美丽的大海。

    大海是博大的,大海也是宽广的,下面就让我们乘着海浪去感受一下大海的浩瀚无边吧。课件欣赏美丽的大海。学生说感受。

    四、欣赏儿歌

    五、仿写:模仿本文诗歌的形式,写出你对大海的喜爱。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八

    默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通过两张账单的对比,懂得妈妈的养育之恩是无价的,应该孝敬父母。

    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一、导入

    1、板书“060”,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2、(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3、出示课题,读题,理解“账单”。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再停止。

    2、出示难读的词: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指名读,结合理解

    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3、默读课文,用上“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师:课文所写的这件事中有两份帐单,那么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份帐单。

    1、学习彼得账单。

    a、出示彼得账单。

    b、请你仔细看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读,指读。

    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句式:我觉得他是一个()的孩子,因为他()。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妈妈当时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读“妈妈的账单”。

    (1)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师: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呐!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呢?这是一份()的账单,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

    (3)、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妈妈每天做的饭菜都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时,妈妈()

    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想起了(),妈妈()……

    (妈妈为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妈妈不要你的钱;母爱是无法用价钱来衡量的。)

    4、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吧

    师:妈妈的爱,记不清,也数不尽。当小彼得感受到妈妈无处不在的爱时,面对这份自己开给妈妈的账单,你一定能猜到小彼得此时此刻的内心。

    出示:羞愧万分。什么叫“羞愧万分”?

    5、你们从那些词句中知道小彼得羞愧万分的?

    四、联系生活总结。

    1、我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的爱陪伴着我们长大的,此时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呢?

    2、师小结:一句真诚的祝福,一杯浓浓的热茶,都是回报妈妈的一种好方式。老师希望,大家对妈妈的回报不仅是表现在今天,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九

    1、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叫做“方位词”(板书)。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口语交际和习作。

    课件

    4课时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一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二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第五册第六单元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围绕“富饶”展开,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而具体。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并运用知识树的形式教学。这种板书在本课中给学生知识脉络的整体形象,回顾了全文的写作顺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之处,没有将写作的方法及特点,在知识树中呈现,使得构建不充分不完整。 2、本课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三个自学指导,让学生分层次来学习和体会文章。自学指导一,整体扫描,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自学指导二,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自学指导三,细读品位。学习前提出了明确学习要求,然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非常高。在讲到西沙群岛物产的时候,我反复让学生朗读,学生在练读中积累、运用语言。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三

    1.观察例图,学习例文,揣摩例文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作的。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3.写作时,学生会用通顺连贯的话,按一定的顺序来写。

    重点:初步感知习作所包含的内容,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起习作的欲望。

    难点:要求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好的外貌、性格爱好等。

    多媒体课件、学生习作稿纸、小镜子若干。

    (课前激趣)用镜子里美美地欣赏了自己,找出自己的一处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做竞猜游戏,猜猜老师描述的是谁?(课件逐句出示)

    1.出示一段文字描述。

    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很想听听你的理由。

    (好,难度升级,继续挑战。)

    2.猜另一段文字描述。

    写是班上的谁呢?(学生可能猜不对)

    (继续猜起来,出示武建设的文字描述。)

    二、欣赏例画例文,学习写作方法。

    1.(出示武建设的文字描述)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2.边看边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伍建设的外貌的?

    3.提示学生写人物外貌时不要面面俱到。

    4.出示"第一招"——抓特点 写外貌

    5.说说写人物外貌时一般按什么顺序。

    6.写人物时,除了抓住外貌方面的特点,还可以写什么?

    7.出示第二招。(图片出示,抓性格、爱好……的特点)

    8.师引导学生交流:我想请谁来当写作模特,谁愿意?快瞪大双眼仔细瞧瞧,她(他)的哪些部位最具特色?同学之间互相了解兴趣爱好。

    三、迁移运用,尝试写片断。

    1.学生习作,轻音乐起。

    2.讲评作文。

    3.试着修改下自己的作文。

    四、写作方法总结。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四

    设计理念: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师生演读4~6自然段后进行分角色朗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使祖冲之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的形象树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重点:理解“坦然”等词语,进行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老师特别想了解同学们,很你们成为朋友。说说你最佩服你们班谁?从那件事看出,说具体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为什么能得到别人的佩服?得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

    老师也特别佩服一个人,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这个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还能准确预测什么时候发生月食,他是谁?怎么猜猜出来的?(从哪知道的?你真会学习!你对课文内容很熟悉。)

    你们说祖冲之值得我们佩服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冲之吗?佩服他什么?从哪儿看出来的?

    2、全班交流汇报:

    预设回答:

    a、 祖冲之很勇敢。(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a 勾画出这句话。

    b 读读,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相机引导理解“听凭”“处置”“坦然”的意思。

    c 读出“心情平静,没有一丝顾虑”——坦然。(板书:坦然)

    d 在什么情况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刘延孙要过五十岁生日问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气如何,祖冲之说将有月食发生,刘延孙很生气,拍着桌子说“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师:对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们认为发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预示着将有大灾大难降临,所以当然生气了。在这种情况下坦然面对,就可以看出祖冲之很勇敢。

    e为什么不害怕呢?你怎么知道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

    师引读:所以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课件出示)

    h、读出勇敢。

    难怪祖冲之这样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读出来。(课件出示:祖冲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学生指读:“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勇敢,无畏)

    i、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了自信,为什么这么自信?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里所发生的四次月食,和祖冲之预测的完全一样。)

    师过渡:哦,事实证明了祖冲之推算的准确无误,难怪他这样自信。

    j (引读:课件出示)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这样坦然,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自信,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面对生死状,祖冲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勇敢,是因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他对月食产生的原因越来越清楚了,也能准确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

    b 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一会儿,云彩飘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点点儿。

    从哪句话看出来?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结果和祖冲之预测的一样。

    再读这句话。

    c、我佩服祖冲之预测的准确。

    语句是:祖冲之说:“现在已经开始了!”(说明祖冲之推算非常准确,不仅到年月,已经精确到时刻。)

    (简化教法,创设情境演读。因为四、五自然段对话比较多,所以我决定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演读,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枯燥为活泼。

    生:那天晚上将会发生月食。

    师:大胆,你难道不知那晚我过生日吗?还敢用月食这样不吉利的话来扫我的兴?吗?大人我平时待你不薄,你怎能这么不识好歹,与我做对?祖冲之你必须给我解释清楚。

    生:这是自然现象,两个月前我就推算出来了。

    师:(拍着桌子)如果不发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发生月食,听凭大人处置!

    生:现在已经开始了!(如果前边学生说到,次环节就可以省掉。)

    (学生各抒己见谈看法)(精确到具体的时刻,看来祖冲之推算的是多么准哪!)

    师:可是,你说的这话谁信呀,难怪有的客人笑着说

    生:别胡说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还能吗?

    师:随便指学生问:你听出了什么?

    师:还是让事实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齐读第6自然段。

    (这样的演读,既帮助学生很快进入故事情境,又引导学生走进徐州刺史刘延孙的内心世界,为下边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做了铺垫。学生们在角色转换中,以祖冲之的身份来说、想、读,体会更深刻,揣摩人物内心更到位,积极性也更高。)

    1、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读。生评价。

    3、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4、现在相信你们祖冲之认识的更深刻了,说说你现在佩服祖冲之什么?

    师:点评总结到“勇于探索科学,勇敢坚持真理。”

    1、(课件出示:众人全呆了。放飞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交流汇报。(适时用成语“目瞪口呆”“呆若木鸡”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着”“像被孙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里”来总起,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理顺条理。)

    3、拿起笔来写写吧。

    (说完后再让学生写,降低了难度,写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1、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家长、朋友介绍清楚月食这种自然现象,可通过画图或用物品演示来完成。

    2、课下看看“他们推动了历史的车轮”,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名人的故事读一读。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五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六

    教学要求:

    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

    1写词语。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

    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1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1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熟读课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1、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1、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自己试写谚语。

    4、集体评议

    1、启发谈话

    2、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指名反馈、查目录。

    4、教给学生方法。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小结

    3、反馈自检情况。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七

    知识目标:

    认读5个字,能按要求写出词语。

    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的童趣。

    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1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对照课后生字表)仍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学。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用手势表示出,标错的及时改正过来。

    2.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小朋友,你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

    (1)自主识记。

    (2)这些生字小朋友在文章中你还认识他们吗?快试一试吧。

    (3)自己读课文。看谁不丢字,不加字,读音准确。

    (4)读词语卡片,生练习读并扩词。

    (5)识记多音字。读音,组词。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并练习做旁注。

    2.全班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小作者的心情都有那些变化。

    (3)体会小作者的不同心情,自己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美丽的窗花把我们带竟了进了童话世界。想象一下,窗花还可能像什么?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五、作业。

    选做题: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读词语,照样子写。

    轻轻地

    密密的

    (1)读一读词语。

    (2)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自己独立写。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了解“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照样子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

    2、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4、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工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了解书信。

    1、如果要与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交流:打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写信、发短消息等。)

    2、板书课题:信

    你写过或者看到过信吗?信是用什么写的?自由交流。

    3、出示一封信,简单介绍信并小结:信是人际交往、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学会了写信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学习诗歌第一小节:指名读。读出兴奋的心情。

    (二)初读诗歌,学习词语。

    1、观察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自读课文,借助课后音节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反馈:

    (1)字词:指名读词语,指导“巢、雏”的读音与书写

    (2)抽读课文。

    3、指导课前预习的习惯。

    (三)学习2-5节。

    1、复习默读要求。板书相关要求。

    2、默读课文第二节,学会写信后,作者替谁给谁写信,信的内容是什么?

    3、默读并完成填空。

    我想替()给()写信,信中说:()。

    4、变换句式练习说话:因为(),所以我想替()给()写信。

    板书:雏鸟妈妈回巢

    5、朗读第2节。

    6、默读其他小节,选一节填一填。

    7、自学后交流第3、4、5节。

    板书:花朵蜜蜂

    大海小船

    云他的伙伴

    树他的朋友

    (1)随机理解“风平浪静、姹紫嫣红”。

    (2)把词语补充完整。(课后练习)再说几个。

    8、有感情地朗读2-5节。指导背诵。试背。

    (四)学习第6节,体会句子的含义。

    1、指名读第6节,读后质疑。(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意思?)

    2、交流问题。

    这正是写信的妙处。

    (五)读全文并仿写。

    1、读全文。体会诗歌的优美韵律。

    3、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评出最佳小诗人。

    板书设计:

    雏鸟妈妈回巢(家信)

    花朵蜜蜂采蜜(邀请信)

    大海小船扬帆远航

    云伙伴灌溉森林(勉励信)

    树朋友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默写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二星: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星:模仿课文写几句诗歌,可以是一节或几节。

    反思:

    2茉莉花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词语,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奇”和“惊喜”的意思,能正确使用。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4、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和美的享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抓住相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心情的不同语气。背诵课文第4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情感,课题引入。

    1、出示茉莉花图片,音乐轻声播放《好一朵茉莉花》。

    2、揭题:学习“茉”,交流字形。

    3、看图并结合课外知识了解茉莉花。

    4、看看文中的茉莉花是怎样的?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5、抽读课文,正音。

    6、交流,学习生字“蕾、绽”。

    7、默读写茉莉花的重点句子,在描写它特点的词语上作记号。

    8、学生交流。

    9、归纳板书:洁白无暇似雪如玉

    浓郁醉人

    绽开张张笑脸

    10、指导朗读。

    11、尝试背诵。

    (三)联系上下文,体会心情。

    1、读2、3节,思考:我在养花的过程中,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相应的词语或者句子。

    2、交流板书:

    焦急地盼望

    不再关心了

    惊喜

    3、指导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4、选词填空。

    (四)总结全文,积累词语。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2、总结:养花给人带来喜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

    3、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

    4、写话: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板书设计:

    洁白无暇似雪如玉(色)

    2、茉莉花{浓郁醉人(味)

    绽开张张笑脸(形态)

    焦急地盼望不再关心了惊喜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背诵第4小节。

    二星:积累描写花草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学习茉莉花的写法,介绍一种熟悉的植物。

    反思:

    *3.我画什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学习9个生字;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认识以对话的形式为主的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3体会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积累词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不同的语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画入手,激情激趣

    1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出示第一节。

    2轻声读第一节(指导朗读:多带劲啊!)

    3欣赏“神笔马良”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感悟体验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从《神笔马良》这本书引入过来的。

    2初读课文,想:课文写写了哪几个小朋友?作者是怎样描写他们的?

    3出示学习建议: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各自读文交流收获

    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4大组交流反馈

    5指导朗读

    训练1:词语部分(小试身手)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

    一本正经眉开眼笑无可奈何吞吞吐吐

    (出示练习)

    训练2:说话:学了课文,我感触最深的是——

    6假如有一支神笔,但只能画一次,你大家一定先让小丽画是因为——

    7感悟小结,体会孩子们纯洁善良的心。

    三、从说到写,学习表达

    1假如你有一支神笔,只能画一次,你最想画什么?再看文中大家的心愿。出示“心愿部分”2说说你的心愿,动笔写。

    板书设计:

    3我画什么

    卷发的小曼

    戴眼镜的周明

    翘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张小丽

    认真提议的王斌

    作业布置:

    一星:抄写并能正确默写词语,熟读课文。

    二星:积累描写表情的词语,和同学相互交流。

    三星:写下你的心愿。

    反思:

    古诗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识2个生字“慈、毕”。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诵读与想象中,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在颂读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促情,引入课题。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荷花或者荷叶吗?(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同学们说的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看吧。(出示动画:西湖六月的美景)

    师介绍西湖:

    师:西湖,是一首美丽的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去看一看他眼中的西湖又是怎样的景象。(出示古诗题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学习生字:“慈”上面部分比较难写。指导书写,有爱心的人是很慈祥的,所以慈是心字底。

    齐读古诗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知意境

    1、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古诗,把这首诗读通读顺。

    2、读通古诗:(指名朗读、齐读)注意正音:慈、毕

    3、读懂古诗:

    (1)能说一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

    学习第三四句:

    师: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画面。

    从课题中的“晓”字我们知道,当时的什么时间?(晓:早上)

    所以“映日”的“日”——就是指,早上的`太阳(也就是朝阳)。

    师:“映日”的意思也就是在朝阳的映照下。

    “别样红”说明这荷花——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红

    师:瞧,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

    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学习第一二句:

    师: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么美丽清新的画面就发出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句。

    齐读、指名读

    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毕竟:到底四时: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季节。

    三、想象画面,赏读悟境。

    师:同学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

    1、早上,太阳出来了,杨万里和友人走出净慈寺。在湖边,诗人看到这满湖的荷叶荷花,不禁诗兴大作,脱口而出:(学生朗读古诗)

    2、他们边走边欣赏。杨万里突然眼睛一亮,指着湖中一朵开得正艳的荷花,激动地对学生友人说:(学生朗读古诗)

    3、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林子方渐渐走远了,他还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正在向他挥别的杨万里,看看荷叶荷花,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这首诗:(学生朗读古诗)

    4、看着友人远去的背景,此时的杨万里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你能把杨万里此时对朋友那种不舍眷恋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的题目叫——(生答:《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从标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从内容上来看这

    是一首写景诗。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

    (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的荷叶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或许正是杨万里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吧!同学们,请用上你的声音、表情和动作一起来诵读这首古诗吧!(生齐读)

    四、课外扩展,布置作业

    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含义。老师向大家推荐几句写荷花很出名的句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采莲曲》)

    3、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清.曹寅《荷花》)

    三年级版语文教案(热门1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