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六年级,17篇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3-06 21:44:2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在六年级教案中,教师会详细说明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和教学步骤。通过参考这些六年级教案,我们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意。Pdf下载Word下载下载Pdf文档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在六年级教案中,教师会详细说明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和教学步骤。通过参考这些六年级教案,我们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创意。

    Pdf下载 Word下载 下载Pdf文档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一

    2、通过欣赏歌曲《大风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1、复习歌曲《红太阳照山河》的旋律;

    2、认识风车,了解风车的外形;

    3、听赏、跟唱歌曲《大风车》;

    4、风车游戏。

    1、对风车相关知识的认知;

    2、对歌曲《大风车》歌曲欢快情绪的感受;

    3、通过做风车游戏,理解风力大小和风车转速的关系。

    1、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了解风车的相关知识;

    3、让每个学生参与到风车游戏当中来,切身感受风力和转速的关系。

    六年级共6名,相对于其他班级而言,学生普遍对音乐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a类学生1名,b类学生3名,c类学生2名。

    a类学生:赵毅

    b类学生:王雨涵、张继文、王梦妙

    c类学生:张秋雨、郭振豪

    一、课堂常规

    1、教师弹钢琴曲《春江花月夜》的片段,稳定学生情绪;

    2、音乐师生问好;

    3、声音训练:动物叫;《欢乐颂》

    二、复习歌曲《红太阳照山河》,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打开课本演唱歌曲。演唱完教师纠错,提出要求再次演唱歌曲。

    三、利用实物风车导入新课《大风车》。

    欣赏不同的风车,让学生描述风车的外形。(颜色,形状等)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漂亮的风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

    四、欣赏

    1、初听歌曲《大风车》,老师播放视频。

    2、看着大屏幕跟钢琴试唱歌曲《大风车》。

    3、老师带情绪范唱歌曲《大风车》,学生带问题聆听。

    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歌曲的速度是慢的还是稍快的?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带情绪演唱歌曲《大风车》。

    4、歌曲中重点部分的引导及纠正、教唱。大风车三个字是八分音符,后面是个八分休止符,一定要唱出来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趣;明天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拍,一定要拖够;最后一句的好朋友的友字是四分音符,后面紧接着是个空拍,一定要表现出来,给人一种全曲的结束感。

    5、跟钢琴或视频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大风车》。

    五、风车游戏

    引导:1、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风车会转吗?

    2、那么风力大的时候风车转的快还是慢呢?相反风力小的时候风车就会转的慢一些。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来做个风车游戏好不好?

    老师放《大风车》的音乐,开始游戏。

    六、课堂结束,小结。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二

    1、学习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蒸融徘徊、旋转挪移”等词语。

    2、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3、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无奈惋惜和不虚度此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三

    根椐新课标对六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和认知、感受、技能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根据新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置画面情境,激发审美动机,形成初步印象。

    2、音乐素材类比,获得音乐技能,展示表现形式。

    3、了解人物生平,感受音乐形象,审美情感升华。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打击乐器

    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歌曲是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a+a1+b+b1,6/8拍子,弱起节奏。歌曲感情真挚纯朴,乐句中可按歌词的分句进行呼吸。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

    (3 6 1)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4)完整的演唱全曲。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关于贝多芬的生平你都了解什么?

    2、贝多芬的作品赏析(多媒体展示)

    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地贝多芬的其它作品,我在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重点欣赏。

    要求:说出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表演形式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你最喜欢哪一句。

    a.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部分,说说听后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此作品的战斗性和号召性,了解作曲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b.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第四乐章片断。说说听后的感受、乐曲的创作背景、演出盛况。主题部分大家来演唱,体验这部作品的恢弘气势、不同的演唱形式及乐曲所表达的作曲家的理想:亿万人民成兄弟和自由、平等、博爱。

    c.弹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主题部分学生们进行哼唱,并请学生说说关于乐曲的传说。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丰富情感。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四

    1、培养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演,提升学生自信心

    3、使学生大致了解历国人飞离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于航空航天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掌握相关的词汇。

    1、对句子的理解: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板书: 梦

    3、同学们,大家有梦吗?说说看你们都有什么梦?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们一直在做一个梦,这个梦是――

    对,飞天。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代才由航天人员们圆了这个梦,那就是,神舟飞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板书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梦”是什么(飞天的梦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圆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个别回答,3-4个,答案不一定,与内容有关即可)

    6、那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古代的飞天梦想,神舟飞船的上天2-4个,答到即止)

    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飞离地球预备,起

    9、那么,古代的这些想法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1-2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想象)

    “(但是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直到明代才有个人真正地尝试了飞天,他的名字是――”

    万户

    很好,虽然万户的飞天尝试很遗憾地失败了,但是他的科学精神却遗留至今,大家阅读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预备,起――

    10、大家说,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12、大家能举个例子说明是什么代价吗?

    万户

    13、嗯,那开启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14、这体现了怎么样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坚持不懈

    15、对,那我们的航天人最终成功了没?

    16、哪件事情证明他们成功了?

    神舟五(六)号上天

    嗯,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圆了飞天的梦想(板书圆),但是这过程极为艰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来读,1992年9月21日,预备,起――(齐读)

    17、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困难?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内容,则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价)

    18、嗯,很好,请坐,那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任务,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铺盖搬到工厂车间;

    等等全段剩下几句

    21、这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引导,他们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体现的航天精神有,热爱――祖国,由三千多个单位合作,这个需要怎样的精神?团结合作,很多人还没看到梦想的实现就猝然长逝,一心奉献不求回报,这体现了――默默奉献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园,(ppt)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梦坚守岗位,拼命工作,直到最后牺牲生命。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们。他们没有歌手明星的光鲜亮丽,也没有政客呼风唤雨的权力,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神五神六等等飞船的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祖国的强大与富强,在酒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属的单位。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22、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航天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现在就让我们把内心的情感,化成我们的热情,一起来读这段话。载人航天工程,预备,起(齐读,领读)

    23 、终于是成功了,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航天梦,在这个时刻,终于是圆满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发射的画面呢?(播放视频)

    24 、回过头来,我们神舟五号也就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5、嗯,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好,你认为该怎么读?好,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来读。

    多了两个人

    对,神五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载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则说明我们的飞船可以承载多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在太空的环境下,多一个人都需要诸多的变化和调整。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两段,完成我们的千年梦(齐读,领读)。

    回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中华民族的千年航天梦想,谁来总结一下这中间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对,正是这些航天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钻研,默默奋斗,直到最后圆梦。而载人航天之后,我们还将发射空间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好的,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五

    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添画人像。

    二、新授。

    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

    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

    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

    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

    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

    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4、添画指导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

    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

    学生答: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

    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四、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4、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重难点:

    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学习作者简练传神的人物语言描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歌曲导入,引出人物。

    2、齐读课题,抓住题眼,理解“侠”的涵义。

    3、针对课题质疑。

    4、介绍鲁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检查生字词。

    3、说说鲁智深为什么行侠?怎样行侠?行侠的结果如何?相机渗透“长文读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学习。

    先默读课文3――7自然段,想一想,从鲁智深的哪些语言能感受到他的“侠义”形象?接着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写下批注后与小组交流。

    (出示自学提示)

    2、反馈交流

    (1)细品三“问”

    抓住“故意说”,他心理本来想说…… 他却故意说……

    抓住“打搅”,刘太公会认为是打搅吗?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分角色朗读。

    (2)细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创设情境,品味语言中刻画的人物个性。多种形式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3、对比语言

    (1)他对善良的刘太公一问再问,而对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却只说了一句话。浏览课文8――11自然段,找出鲁智深的语言描写。

    (2)品味“大喝一声”中人物的个性。

    (3)在对比读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拓展鲁智深语言描写。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简介《水浒传》,激发阅读兴趣。

    2、升华感情。

    板书设计:

    鲁智深行侠桃花庄

    粗中有细

    听 语言 智勇双全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七

    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

    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

    教学“习作训练”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确定要写的人和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1.抽读“习作要求”,提问:本次习作要求,从选材方面来看,重点是什么?(选一件事或者选几件事反映老师的思想品质)从写作方法方面来看,重点注意什么?(注意详略)。

    2.联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认为哪些课文是通过—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哪些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分别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生讨论回答)。

    3.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各是怎样安排详略的?(生讨论,回答)。

    三、

    1.抽读“习作内容”。

    2.提问:写老师,应该选写:—位你最熟悉、最了解或最尊敬的,你准备选写哪一位老师?(生思考)。

    四、

    1.确定了要写的老师之后,要认真想一想:怎么写好这位老师?请大家自学下面的“习作提示”,思考以卜几个问题:

    (1)你准备选一件事,还是选几件事来写这位老师?准备写什么事?

    (2)你准备反映老师一方面的品质还是几方面的品质?准备反映他(她)的什么品质?

    2.生思考后,教师抽答,点拨指导。(学生可以把(1)、(2)两题连起来回答)。

    五、

    1.学生们己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2.抽答:交流,点拨肯定。有外貌描写的,可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略写。反映老师主要品质的,要详写。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八

    今天儿童的游戏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所接触到的几乎都是现成的玩具。手工玩具可以让学生感受制作的乐趣,“吹气投篮”利用环保的素材制作,使玩具的功能呈现出简单又好玩的面貌。

    1、认知目标: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利用不同素材制作有趣的手工玩具。

    2、操作目标:学会运用身旁日常生活中可再利用的素材进行创作。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贯穿“绿色常识”,做个保护地球的“小卫士”。

    重点:理解“吹气投篮”的'原理,制作出形态各异、造型有趣的“吹气投篮”玩具。

    难点: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联想和创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绘画制作工具、做好的玩具。

    ——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课前仔细预习。

    ——讨论。

    尽可能利用回收物品的做法对地球妈妈有什么有益的地方?

    ——导入。

    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一下课本,看看收集了哪些材料,引入。

    绿色环保”的感念。

    ——思考。

    分小组,将收集到的物品展示出来,一起想一想、说一说,它为什么要这样做。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

    ——游戏。

    ——发展。

    思考并交流,说说你准备怎样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让学生拥有充分思考、动手、想象、创作的空间。学生中有独特性的想法应及时鼓励,即使无法立即做到,也应该保护创造的积极性。教师巡视时,多关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示范。

    一个小小的“吹气投篮”,就是一个小小的童话世界,创设有趣的情境,更符合儿童爱玩的天性。怎样才能使“篮筐”的造型更美更特别呢?预习了书本上的范例后,学生们会有更加跳跃的思维方式:水果、昆虫、花草、动物。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身旁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及材料都是随手可得的,用点心思及创意,会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

    ——作业。

    自己制作玩具。

    ——评价。

    让学生展示作品,来做一个比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比赛规则。

    略。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九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学生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3、引出新课。

    师:这是一道平均分的问题,生活中,很多问题运用到了平均分,但有时为了分配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分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54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例2)。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

    我便凑了过去,说:“谢了。”

    谁知这俩异口同声地说:“咋谢啦!”

    在我沉默时,颖走过来说:“让她请你们吃烧烤。”

    那俩大叫:“ok”我转过身去捶颖。颖笑着躲开。我们身后,琪叫道:“颖,你也要请我们吃烧烤呀!”我大笑起来!颖直跺脚。

    这时,铃声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响起来,我们连忙跑到自己的位子上去。老师还没来。第一节是语文课。我在书包中翻来翻去,完了!我语文书没带,这是第一节课呀!我转过头去告诉了他们这个坏消息,帆对我说:“琳,你还是和李子一起看吧!他还不错的!”“可——”我还没来得及说,老师就来了。

    老师让我们自己读读书,我没听帆的,却往螳螂的书上看。螳螂感到了,抬起头,笑着,把书借我看了。却说:“男女授受不亲。”自己转过身去和石肥一起看。

    我感到特有趣,心想,这男生!

    没想到,还没放学,琪就叫苦连天,原来石肥总是拿他的东西,不告诉她,害得她找了半天。而且,他总是上课拉着她讲话。我真可怜她。但也无可奈何!我不会和她换位子,我也不想自找苦吃。人还是有点私心的嘛!嘿嘿!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一

    溪水在笑语中欢唱。

    在那棵松树下。

    似乎还残留着我们的声音。

    门前的梧桐树。

    似乎又增添了六个年轮。

    每一个年轮。

    都似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老师脸上的皱纹。

    老师头上的白发。

    似乎总是有那么一根。

    为我而生。

    以前的歌谣。

    现在是否忘却。

    老师手心的温度。

    似乎还残存着。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

    何时再能见到你。

    但是你的音容笑貌。

    早已深深地刻进我心。

    也许不久后。

    我将会离开这个家。

    离开这个我生长了六年的地方。

    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

    您的严厉。

    您的温柔。

    您的无奈。

    您的开心。

    您的骄傲。

    从前,我会因您而骄傲。

    现在,我让会做您的荣耀。

    似乎雨下了起来。

    是在为离别而伤心。

    一滴滴雨水。

    深入骨髓冷。

    钻心的冷但是还有一个地方更冷。

    那就是左心腔的位置。

    从此,我们将分道扬镳。

    但是,我是不会忘记的。

    那微笑。

    那泪水。

    那门前的梧桐树。

    似乎都在描绘着。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二

    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师:下载并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学生: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学生猜测,大胆假设。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了解什么是光源。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3)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墨翟)。

    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假设。

    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1、谈话: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关于光传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件把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光导纤维等高科技,以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变光传播路线的新方法。

    1、谈话: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资料,我们怎样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呢?请各小组利用文字、图画或者图结合的方式,分组设计解决方案。

    2、交流展示:我们的方案设计好了,请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提出好的建议。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4、改进方案: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结合科学自助餐里的启示,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实验验证我们的方案能否成功。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三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口答应用题。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四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对领袖深切的赞叹之情。

    二、学会在朗读中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

    三、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

    四、学习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文章内容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感悟。

    多种形式的朗读。

    一、初步感知。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都要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有自己的思考。讨论时,还要把组内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及答案简要记录在小卡片上。

    3.汇报讨论结果,并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可将小卡片贴于教室四壁,组员对其予以介绍,其他组可要求对一些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或帮助解答该组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下一步教学。

    二、深入阅读。

    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

    1.细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你能讲讲有关毛泽东的一些故事吗?

    哪些语句表达对领袖的赞美之情,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你能说说“视若珍宝”的话外之音吗?

    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2.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组发给大白纸和彩笔,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到纸上。

    3.展示讨论成果,要求同学将讨论结果贴于教室墙壁上,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向大家讲述(或轮流讲)。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必要讲解,引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词句,学习某些生字,纠正学生理解中的某引起偏差等等。

    三、朗读悟情。

    上一步的讨论、学习,可能有点琐碎,以至于造成孩子们对课文整体印象的模糊,因此,通过朗读将零碎的印象整合起来,是很必要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同学认真体会,怎样读,才能把作者的感情表现出来?

    2.朗读比赛。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启发,达到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四、读后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本文学习的得与失。这一步是必要的,它使孩子有机会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所反思,温故而知新,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

    五、课外引伸。

    1.提供一些写骨肉之情的文章供大家阅读,,让他们自己去收集,并把其中的好段落抄写下来。

    2.为父母做一件事,并把它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五

    教学目标:教学一~三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题,问: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

    (2)学生根据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来回答。

    (3)这句话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广泛)。

    (4)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叫俗语,它是为群众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的语句,有着具体的含义。

    2.教学第二部分。

    (1)生读五个俗语,听说过吗?看看各自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

    (3)教师适当补充。作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语,请同学回忆生活中知道的当地俗语。(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评议。

    (3)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

    1.诵读词语,指导读准字音。

    2.讨论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3.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明白这些都是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4.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5.学生练习背诵。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指明这段话选自《姥姥的剪纸》。

    3.指导观察书写格式,指名说说书写时哪些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4.练习描红,及时小结。注意行款布局。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六

    统计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

    【重点难点】。

    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例3。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统计与概率(1)。

    (1)统计表。

    (2)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篇十七

    杠杆的科学》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的第二课时。本课专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是认识杠杆、轮轴、滑轮及斜面等几类简单机械中的一部分。它分为两部分:1、认识杠杆;2、研究杠杆的秘密。其中第二个活动是重点,活动选择了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杠杆尺开展实验研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认识杠杆省力与不省力的规律,并在探究中认识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发展学生利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本课教材的安排正体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教科书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杠杆的工作规律,而是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等,这就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展开活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得以提高。

    在生活中,学生使用工具来完成一些事情的经历也是很多的,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经验的积累。在学习本课前,通过前一节课《使用工具》的学习,学生在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已经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简单机械,但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或者没有思考过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课教材利用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运用最广泛、最直观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有类似的生活经历,利于学生观察并引发思考。书中示意图对杠杆的用力点、支点、阻力点很较直观,很清晰。两个活动安排有梯度。一是认识杠杆,先由撬棍引入杠杆的概念,然后分析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了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工作时发挥作用的位置,并标出它们作为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而后利用书中的图,对于身边的常用工具进行观察、分析,使学生对杠杆类工具有初步的认识能力。二是研究杠杆的秘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础后,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学生通过实验,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杠杆工作的规律也就水到渠成。

    1、从知识与技能:(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3)利用杠杆解决身边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整理数据,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教学难点:(1)杠杆在生活中的变形应用;(2)能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小学六年级生涯体验教案范文(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